暖意盎然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加热鞋带
  其实关于为鞋子加热这件事,有很多人都想过了,也做过了。但设计师Alexey Chugunnikov的想法有些不同,他没打算对鞋垫、鞋体设计动刀,而是转而将鞋带与USB快捷充电接口联系到了一起。该鞋带采用一种专门的防火材料,接上可以调节温度的适配器后连接电源,就可以把鞋子加热了。试想,如果再有个预约功能,大冷天的起床后,穿上温暖舒适的鞋子出门,那心情叫一个好。


  便携热饮加热器在漫长且寒冷的冬季,喝杯热咖啡变得无比美妙。而为了让喝咖啡等热饮不受太多限制,设计师们可是绞尽脑汁,为了方便人们随时能够喝到可口的热饮,魔棒加热器应运而生。它的造型就像是一个蓝牙耳机,设计简洁,其加热器是由模具注塑生产的单一用途的设备,需要加热时把它夹在杯子的边缘。其采用是无烟加热工艺技术原理,并带有顔色温度计来显示饮料温度。


  可折叠电热水壶
  喝上热水,泡上热茶,似乎也可以不用受太多条件的限制。Novel是由斯洛伐克设计师Stanislav Sabo设计的可折叠电热水壶,它的壶体由耐热硅胶和防火隔热材质所制,可以折叠成一块平板,放入包内随身携带。而加热底座连接家用插座、汽车插座或是太阳能插座即可使用。如果是我的话,估计会把这个设计感极强的家伙放进家里的柜子里做装饰品。


  前卫室内加热器
  谁说室内加热器就必须是非圆即方,看看这款Panel Heater Triplet,这是一款外观设计性感、前卫、现代的室内加热器。其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各种表面。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需求,选择从一根到三个搭配,来定制自己中意的温度。加热时都会亮起红色的指示灯,科技感十足,同时上面还有发着红色LED开关以及调节热度按钮,非常适合现代的家居风格。


  自热咖啡杯
  让被子中的饮品热起来,有很多种方式,这款“Burning Cup”就代表了一种新的理念。设计师Ryan Jongwoo Choi 设计的这款杯子,利用醋酸钠遇热时会形成液态,遇冷时会变成固态的原理,将醋酸钠内嵌于咖啡杯内作为加热原料。只需按下黄色按钮,醋酸钠就会生成加热的作用,凉了的咖啡就会自行加热,非常方便。这无疑是很多忙于工作或者神经大条的朋友的福音。


  台灯茶壶
  爱喝茶的我,虽说对茶壶没什么研究,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杯子迷,甭管什么紫砂的,高硼硅玻璃的,不锈钢保温的,只要价格合适、造型顺眼的,一定入手一个。但是,我真没想过什么叫灯泡茶壶的东西。由设计师Estelle Sauvage设计的台灯茶壶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个台灯,同时还是一个茶壶,通过小小灯泡发出的热量去加热壶里的水。木座上的灯泡可以把水加热到90℃。与此同时玻璃壶的底部向上凹进去,在套住灯泡的同时使其与水分开。我想说的是,这加热时间短不了吧?耐心点,朋友们!


  磁感应加热饭盒
  在食品安全让人们揪心的年代,人们更愿意自己买菜做饭,至少在心理上会舒坦很多。而对于出门在外或是上班的许多朋友来说,拒吃外卖食物但又没有微波炉可以加热食物的情况下,似乎只能外出找一个靠谱的卫生等级高的餐馆就餐了。产品设计师Liew Ann Lee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这款概念便携式加热器的饭盒,利用磁感应加热食物,配备电池、两个加热碗,相当给力。


  电加热黄油刀
  由英国著名的食品企业B r i t i s h Warburtons设计的电加热黄油刀,让爱好西式早餐的朋友们又可以偷懒了。依靠刀具手柄处的两节干电池驱动,刀锋处带有的加热元件能恰到好处地融化黄油,且可以将温度控制在41.8℃,也不知是谁研究的,据说这一温度刚好能顺滑涂抹黄油的程度,而不会刨起面包表面的空隙,在人们早餐享用黄油面包时提供方便。

其他文献
本刊编辑:闫孟滢  也许你会认为我后边给3008的评价有些过高,毕竟标致汽车并未因为老款3008车型为新车积攒下多少人气,但如果你因此而看轻它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外观经过了重新设计,其次动力加入1.6L THP、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我只能说,那套内饰很漂亮且实用;悬挂调校是首屈一指的,除了驱动及空间稍显不足以外,3008确实是目前市场上非常值得入手的车型。  东风
期刊
随着快速进入眼帘的汽车和随之而来的巨响,两台第九代雅阁分别以56km/h的车速,呈15°斜角以25%重叠率进行碰撞,两辆车虽然发生了“亲密接触”,但驾驶室结构完整,目标车内假人指标均满足指标,且距限额还有很大距离。  碰撞背景  这场试验可谓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但对于广汽本田而言,车对车碰撞并非首次。早在2006年,广汽本田就以旗下两款热销车型,奥德赛与雅阁进行首次公开碰撞试验,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
期刊
普洱,从来都不只是一种茶  从普洱的酒店前往西双版纳的路上,我们的第一个休息点就设在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这里位于普洱市思茅区30公里处的营盘山。整个景区共有茶地2.3万亩,满山的普洱茶正用其硕大的叶片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即使与绿茶中较大叶片的太平猴魁比起来,普洱茶的叶片也丝毫不落下风,如果单纯论大小的话,跟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叶片应该差不多。偶遇的茶农告诉我,今年采下的茶要到差不多10年后才能上市销售,也
期刊
在经济迅速发展、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的今天,广告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在中美,广告的影响力更是如此,尤其是商业广告。汽车作为常见的商业产品,其平面广告中所包含高度浓缩的事实性和评价性信息,因此本文试图选择中美两国的汽车平面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在中美汽车平面广告的对比之下,对于中国汽车平面广告设计者来说有更多的启示。
  众所周知,汽车平面广告不仅对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很重要,而且对语言研究也很重要。鉴于此,本文将基于视觉语法理论,对100条中美汽车平面广告的多模态隐喻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包括三个研究问
本文从认知视角对中外媒体报道中与中国生态文明有关的话语开展分析,旨在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建构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研究主要以Lexis Nexis新闻数据库上有关“中国生态文明”的中外媒体英文报道为语料,以Lakoff的架构理论为基础,结合语料库研究方法和人工识别标记,对其中的表层架构、深层架构进行分别分析和对比分析,讨论媒体报道如何架构中国生态文明。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媒体生态文明报道主要包括哪些表层架构,激活了哪些深层架构?(2)外媒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报道主要包括哪些表层架构
这是一场有关过去的狂欢,用来描述上海大众汽车品质与人文贡献的“中国杰出雇主”名号,仿佛更适合用于形容它在时光倒转中,带我回到老上海的沥青马路,来到上个世纪末中国汽车发展史开篇的美妙感觉。  传奇的开始——“国民第一车”桑塔纳  近30年的市场耕耘中,桑塔纳早已家喻户晓,保有量更是接近430万辆,上演了车坛常青树的不朽传奇。实际上,桑塔纳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影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号召力,俨然是
期刊
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领导人的座驾自然备受国际关注。一般为了支持本国的汽车工业,大多数都会选择本国品牌。这些专属座驾通常都会拥有一流的性能、极其宽敞的空间以及大量的高科技装备。以满足防弹甚至防炮弹的要求,可谓是坚不可摧。  市售和定制  对于喜欢红旗L5这款车的人来说,只要你手中的钱足够,就可以买到,售价648万元起。并且红旗专为这款车推出了私人定制服务,可以提供10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车漆选择,例如,
期刊
年轻是一种生活,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成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时候,奇瑞看懂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当年轻的艾瑞泽3遇上年轻的消费者,必然会碰撞出激情的火花,这款车俨然一副为年轻人定制的面孔。  造型有“神”  “回到原点造车”是奇瑞战略转型的基础,当初艾瑞泽7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很多人给予了“真正用心造的车”这一评价。而当艾瑞泽3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看到是艾瑞泽基因的延续。  造型方面,艾瑞泽3整体时尚大
期刊
当全世界都在追求“biger than biger”的时候,吉利也为我们献上了一份大礼——豪情SUV。这款曾经被唤作帝豪EX8或GX9的七座SUV,最终被吉利再次启用了豪情的名字。当多年的隐忍终于爆发,到底吉利豪情SUV会为我们带来何种不同?  “大”是一切的开始  如果要为吉利豪情SUV找一个最贴切的特点,毋庸置疑就是“大”。当第一次见到豪情时,我就不由感叹,“真大”,而当坐进去之后,这种感觉就
期刊
对于捷豹来说,开发四轮驱动车型是一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因为它有一个合作伙伴路虎。这套适时四驱系统在绝大部分状态下属于后驱模式,前轮只有10%的驱动能力,但在湿滑路面上,电脑进行计算后,前后轮最高可有50:50的动力输出。  外形上变化最大的是隆起的发动机盖,这是为了将前差速器与传动轴合理安装到发动机的下方。这套四驱系统与XJ的四驱车型类似,在变速器旁边增加了一个将动力输出到前轮的传动轴与差速器,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