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i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性和探究性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取情境创设的素材,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方向,以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
  对于物理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往一般做一个单纯的知识讲述者,还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及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合理巧妙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与作用
  1.在新课导入中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物理的学习是与问题分不开的,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考虑到问题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物理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更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精彩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之心,在较短的时间内沉入问题的世界中,引发积极的思考。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新课导入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教师提问法、实验演示法、物理名人介绍法等。如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时,笔者就采取了一个“铁球碰鼻”的实验,利用它进行新课导入。笔者上课时将一个重铁球拿到了教室里,实验时,利用一根细线将铁球悬挂到教室的天棚上,一名学生将铁球往后拉,放到自己的鼻尖处,当铁球静止时放手让铁球自由摆动。在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开始不自觉地躲避铁球。在铁球停下来时由教师再次进行实验,当学生看到老师毫不畏惧迎面砸来的铁球,脑袋一动不动时,都为老师捏了一把汗。当他们发现铁球根本不会撞到老师的鼻子时,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感受到了物理实验的神奇之处。利用这一实验让学生看到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的导入进行得非常顺利。
  再如进行机械波的学习时,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几个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一不小心球踢到了水里。为了使球随着水波的震荡漂到岸边来,小朋友都纷纷往水里扔石头。看完视频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问题:这几个小朋友的办法可取吗?球能够被水波震荡冲到岸边吗?在学生进行了简短的辩论后,我们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当完成了机械波的学习后,笔者继续为学生播放未完的视频,只见时间过了30分钟,球仍然在水里。这样做就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学生对机械波的特点——机械波传播的是震动形式,质点并不随波逐流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记忆得更牢固。
  2.创设探究性的情境,促进课堂互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发现、获取与理解。物理教学的重点主要是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难点的形成多与学生自身情况相关,如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认知结构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在重难点上倾注一些时间和精力,重难点掌握不好,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思维水平也会受到限制,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提高。教师要联系新旧知识,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结点与生长点,针对具体知识的规律,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情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使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的刹车问题进行讲解时,笔者先以一道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在某一时刻,汽车开始刹车,受阻力的影响,汽车以大小为15m/s的加速度进行减速运动,问刹车15s之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学生经过计算后得到了两种答案,笔者就根据他们的答案将学生分为了两组,分别根据自己的计算方式与所得答案展开辩论。辩论进行得非常精彩,通过辩论,学生的思路更开阔了,从中掌握了刹车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有了正确的思路,他们对此类问题的印象更深刻了。
  二、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情境的创设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学生选取最有效的情境,利用情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用来创设情境的素材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挖掘,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他们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等,将教材内容中蕴含的能力价值与情感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情境的创设。这些知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问题更具代表性。
  2.掌握好情境创设的方向。
  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设置相符的问题,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冲突。当学生经过自己探究解决了问题时,就会觉得豁然开朗,有一种“柳暗花明”之感,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后,就会对探究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情境创设中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在情境创设中,问题的提出是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探究的,因此,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简单了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兴趣,过难则会使学生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他们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也会失去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利用趣味浓厚的物理情境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充分地激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通过物理现象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最终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徽.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2]徐芬芬.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08.
其他文献
摘 要: 比较法即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需要引起重视。比较法的恰当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项教学技巧。  关键词: 比较法 地理教学 思维能力  1.比
摘 要: 初中地理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起步阶段,对学生往后地理学习水平和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只依托教材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可能因为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实现知识内化,无法充分提升其地理学习水平。生活化教学提倡在进行理论传输的同时,积极结合与地理知识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都以书本理论灌输为主,这样虽然能够将地理原理、概念等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
摘 要: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做好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科学思维方法和品质教育的衔接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探讨如何让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认识 衔接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学。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类的一门物理学基础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
摘 要: 数学知识具有工具性及基础性特质,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数学知识起到推动性作用.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存在关联性,合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是有效解决物理习题的必要前提.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物理教学实际,重点分析数学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物理 数学 习题  物理学发展受数学知识影响颇深,无论是物理学数量分析、运算,还是物理理论概念定义、推导换算,数学知识都起到不可替代的工具性作用.由此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合作学习”法是目前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最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合作学习”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物理习题课 教学运用  1.引言  物理是一门比较偏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现代金融服务专业群包括金融、理财、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业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手段。本文结合中职物理实际课堂探究教学,着重探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中职物理 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智能”的传统教学仍未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