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 美术鉴赏课 体验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7】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93-01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侧重于欣赏,学生主要从教师的讲解中了解作品、认识艺术家,很难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从情感上理解作品,对美术作品产生深入的认知。
  一、情感体验式
  情感体验是用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情感是美术作品的灵魂,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可以让欣赏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学生只有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理解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比如,欣赏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呐喊》。在这幅画作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情感的注入,单纯看作品的形式,学生看到的是阴暗的色彩、扭曲的线条,其直观的感受是这幅作品不够美。于是,笔者先请学生回忆自己感到孤独和苦闷的时刻,然后再带着那种情绪去体验这幅画,欣赏作者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高超技艺。有很多同学表示,自己有过被朋友孤立的经历,因此可以体会到画面中的那个人的孤独和恐惧的感受。又如,欣赏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学生很难理解画面的含义。于是,笔者先让学生看一些战争的新闻图片,加深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欣赏《格尔尼卡》时更容易感知作者内心隐藏的悲愤之情。
  二、实践体验式
  实践体验是通过让学生从事一定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体验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验有关理论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比如,欣赏中国古代书法时,笔者让学生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感受书法作品中所蕴涵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有很多同学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对书法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特别是狂草,很多同学认为就是随便写。于是,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随便写”,然后将学生的作品与名家的作品相比较,再引入课题:什么才是书法?书法的精髓在哪里?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优秀的书法作品要以技巧过关、功力到家为基础,加上艺术家本人的人品、修养、思想、情感等等,才能使书法作品充满意境与神韵。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听教师讲解所获得的知识要深刻得多。
  三、身份体验式
  身份体验是一种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假想自己在特定时期的身份,感受艺术家在特定时期、特定身份下进行创作的状态,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领会不同时期、担任不同社会角色的艺术家对美术作品的处理方式,能够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不同身份的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是完全不同的。在欣赏任何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试着用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而不是仅凭作品样貌就作出判断。比如,欣赏原始人创作的雕塑作品《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时,有学生说:“这么丑也叫维纳斯?这是什么审美眼光啊?”这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假设你是一个在原始森林中居住的原始人,住在山洞里,穿着兽皮、树皮做的衣服,没有药品,靠打猎和采摘野果获取食物。你怎么生存?答案是只能群居,以人多取胜。那么,部落中拥有强大生殖能力的女性自然就是最美的人了。”有了这样的身份体验,学生理解起美术作品来就更透彻了。
  四、探索体验式
  探索体验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从事一定的课堂探索活动,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这种探究性体验的方法,真实、实用,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表演等方式开展教学,给予学生探索式体验。例如,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波提切利的《诽谤》,可以让学生表演画作的内容,体验画中所蕴涵的象征主义思想。又如,讲解后现代主义时,笔者要求学生自创剧本进行深入理解。这样的全面探索式体验,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课必须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才能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信息,产生美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丰富学生的体验,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
  (责编 雷 靖)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概述了当前网络调研的现状,接着引入K均值和基于模型的EM聚类方法来分析网络调研数据,进而研究了影响网络调研聚类分析的各种因素,最后通过引入案例进一步解释同一数据应用两种方法得到不同分析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调研 K均值 期望最大化 聚类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066-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
本文从胡塞尔的思想发展和影响的角度,较为详细地分析研究了《逻辑研究》一书。通过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创立过程的分析,清楚地表明了胡塞尔是如何从表象进入意识领域的;通过对胡
企业职工遗属补助问题已经成为城镇企业改制后的一个信访热点。文章分析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改制后职工遗属补助情况,提出了解决企业职工遗属补助问题的若干建议。
文章并非提供解读范例,旨在提防误读大众文化。借用文化理论与解读西方作品都为佐证一个观点:浅白与通俗只是“相对性特征”并非“绝对性指标”,大众文化也需要丰厚的内涵和精致
阳戏"三圣"指川主、土主、药王,他们是阳戏类型的标志。清吉镇宅、降福还愿是阳戏"三圣"信仰的宗旨。"三圣"由世间"人"向天上"神"的演化过程,浸润神秘性,并呈多样化的特点。文章采用文
[摘要]阐述“工学四合”和CBEDUCAM情景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基于“工学四合”的CBE-DUCAM情景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和评价。  [关键词]工学四合 CBE-DUCAM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80-02  一、“工学四合”和CBE-DUCAM情景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念  “工学四合”是指将学
本文从突破性、时代性、人民性、规律性、方向性以及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党如何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