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元整合与高职护理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接受的是护理技能的培养,将不同层次的护理技能项目渗透到文化基础课程中,利用项目教学的跨学科性特点,形成连续的“项目链”,在项目化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内容、情境、空间、师资等多元整合,构建符合高职护理专业培养方向的课程模式,从而可避免文化基础课与护理专业课的脱节,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关键词:多元整合;高职;护理专业;项目教学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模式的改革。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办学方针。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当接受的是一种职业培训,获得的是一种职业技能。但是,目前主导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仍然是学科课程模式,仅仅从学科出发,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三段式进行课程设置,其功能定位也只能是学术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并非着力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对高职护理专业实施项目化多元整合很有必要。
  高职护理教学改革现状与分析
  资料表明,在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与专业方向等四个方面明显脱节。尽管以往针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有众多的设想,但无论是结构模块型设置,还是系统模块型设置,都很难脱离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这三段式学科框架,课程改革也往往局限于专业课程内部,很少关注文化基础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所强调的“够用”或“整合”理念也只停留在课程内容的缩减或简单组合上,很难体现护理实用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高职护理项目化多元整合的特点与要求
  项目课程教育模式是立足于职业岗位要求,基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个典型的“项目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在职业情境熏陶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纵向和横向的知识整合,更好地掌握技能形成过程。其突出的优点在于将实践与研究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综合职业技能。项目化多元整合旨在立足于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能力培养这一总项目目标,利用学校以及社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内容整合、空间整合、师资整合、资源整合、情境整合等多元整合,从文化基础知识开始,将不同层次的护理技能“项目”贯穿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连续的“项目链”,在项目化的基础上构建课程的多元整合,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设置合适的项目化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三段式的学科型设计模式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并且也有利于在项目教学中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移。所谓合适,就是要合理地将项目任务渗透并贯穿至整个课程内容中,以避免课程与课程之间、文化基础与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脱节。就项目教学而言,其项目导向性往往也体现在其特有的跨学科性上。而要充分体现跨学科性,将不同层次的护理技能项目渗透在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必须根据各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有选择、有区别地进行包括课程内容设置、情境设置、空间设置、师资设置等在内的多元化整合,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中相关护理技能的项目导向作用。
  多元整合体系的构建方案
  多元整合体系如图1所示:
  情境整合情境整合是通过空间整合、师资整合以及内容整合等多方面进行立体整合,来创设并展示情境,营造职业氛围,促使学生能尽快进入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一种情境设置。例如,在高职护理第一学期语文课程教学中,我校就设立了语文与护理导护的整合教学公开课,由语文教师、护理专业教师同堂参与教学,教学场地设置在学校附属医院内,分别从内容、情境上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氛围,使学生从文化课开始就对“护理”有了感性认识,并因此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十分成功。
  课程内容整合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但是,课程内容整合并非单纯的内容组合和删减,课程内容整合与实施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的综合。例如,将基础课程《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与专业课程《传染病护理学》整合成《免疫学基础、病原生物与传染病护理》,其整合的依据在于两门课程间具有紧密而又特殊的内在联系性,表现在病原体感染是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中最基本且首要的条件,传染病有着传染后免疫等特点。整合后的课程增加了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增加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性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并充分体现出项目教学的内涵,把专业护理知识贯穿在病原生物学的基础内容中,强化了护理能力培养。
  建立共享资源整合平台高职护理人员的技能培养是一种渐进式的项目教学过程,除了注射等常规护理操作等硬技能培养外,还包括一些软技能的培养,如人际沟通、角色适应、口语表达、人机对话、观察、判断、计划、分析等技能。这些技能犹如一个“项目链”,彼此关联,相互渗透。将这些项目分层贯穿于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中,对于护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目前某些软技能的教学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很难实际应用。因此,除了运用情境整合以及课程内容整合来营造职业氛围外,还必须建立一种项目资源库作为师生共享平台。例如,建立一个常见疾病网络共享资源库,将其作为各项目课程共同的“健康问题源”,各任课教师根据各课程所需在疾病资源库中提取相关的健康问题,并在不同层次的健康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资源库所特有的项目纽带作用,实现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接轨,为项目化多元整合提供良好的共享平台。
  总之,多元整合可以改变以往的单纯课程内容整合或某些形式整合的局限性,使课程改革能根据实际课程特点和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充分体现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特色,更好地利用学校实训基地、附属医院以及院校合作医院等的设施、环境、师资以及疾病资料等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内涵,顺利实现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林杰,周冰,关晓明.黑龙江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教学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10):23-24.
  [4]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3,(3).
  [5]宋爱民.提高软护理技能的探索[J].齐鲁护理杂志,2003,(10):177-179.
  
  作者简介:
  袁俐(1964—),女,江苏南通人,南通体臣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护理学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界定行政检查的性质应以行政法的终极价值追求为指导,并结合中国的行政执法现状。据此,应将行政检查界定为行政事实行为,同时针对事实行为不可救济的现实,设立专门机关予以救济,依
从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培育大学生诚信品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
以菊花品种“霞光四射”嫩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剂对菊花接穗扦插成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各种消毒剂对接穗的平均根长和根条数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提
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和宣扬孔孟儒学,并在文化、教育、乡里制度、宗族制度等领域的积极运用和渗透,顺康雍乾时期的封建思想文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当时人们的社会
框架结构房屋同砖混结构一样,也是房屋主体承重结构的一种,而在框架结构施工质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本文将着重就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筋
以某型号军用便携式终端在GJB151A~19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的RE101和RE102测试中暴露出的超标现象为例,针对不同结构方式下的超标,分别采取了嵌套式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