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根据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20年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建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疼痛护理质量培训、加强环节质控。两组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VAS评分、焦虑、抑郁情况和睡眠质量。采用调查问卷观察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VAS、SAS、SDS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
其他文献
1904年济南开埠,此为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时任山东当局主要官员推动下,济南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主动开埠的内陆城市,从而开启了古老济南的现代化进程,济南由传统的省域政治中心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可谓晚清中国城市现代化转型的典范。
在政府主导的农村环境治理中,如何动员农民参与始终是基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治理难题。农民为什么不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动?行动的“嵌入性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在这种解释框架下,农民行动是嵌入在多重依赖关系之中的。农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强,越能回应国家(通过地方政府)需要的参与行动,农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弱,越容易陷入自主性行动。通过NN市乡村清洁运动的案例深描,揭示国家主导与农民参与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是形成利益一致的依赖关系。因此,实现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互动共振,必须重建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关联
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期望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量快速增加,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加快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