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在水泥工程建设项目的应用

来源 :水泥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智能化平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的必经之路.根据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要求,我们从人员管控、集中监控、现场标准化管理等方向开展安全智能化平台建设,运用先进的智能技术对项目工地的人员、材料、设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等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要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智能管理,将“智慧工地”全面融入项目的 建设过程,实现工地安全可视化,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其他文献
根据哈萨克斯坦油田对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实际应用要求,公司通过配料方案调整、熟料煅烧、水泥比表面积与生产储备等多方面研究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质量控制方法,达到降低与稳定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初始稠度目的 .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哈萨克斯坦国内多家油气开采公司,产品具有初始稠度低、强度较高、游离液低、抗硫酸盐性能好等优点,质量指标符合油气固井工程技术要求.
0 前言rn水泥的质量与工程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水泥的粒度(颗粒级配)对最终混凝土商品的耐久性、适用性、强度,以及其施工性和经济性都起着重要影响.不仅水泥的粒度,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煤粉和生料的粒度也对水泥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勃氏比表面积法和筛析法可以获得水泥(生料、煤粉)整体粗细和部分不同粒径段的信息;现代激光粒度分析仪能够24h连续工作,就像安装在生产线上的一双眼睛,可以对生产现场管道中水泥、生料、煤粉颗粒的粒度分布以及变化趋势作全天连续的实时追踪和监控,是先进水泥企业日常分析物料颗粒级配的利
期刊
针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将废弃混凝土破碎、清洗、分级处理成再生骨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这种骨料制备透水砖,同时,考虑了粒径、水泥用量、砂率及水灰比等因影因素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骨料粒径为10-20m,水泥用量为420 kg/m3,砂率为9%,水灰比为0.31时,满足再生混凝土透水砖的标准要求;分别建立了粒径、水泥用量、砂率及水灰比等影响因素与透水系数、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最后,建立了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二次曲线拟合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