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不同区域比较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给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以传统大田种为对照,于2012年、2013年研究了定蓝1号新品种在4个不同区域的产量及抗病性。结果表明:定蓝1号平均产量达16 650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27.7%,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根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选育的新品种定蓝1号产量高、抗病性强且表现高产和稳产,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板蓝根;定蓝1号;高产;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567.23 9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74-01
  板蓝根又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均可入药[1]。板蓝根常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流感、腮腺炎等,是公认的有较好抗病毒效果的少数中药之一[2]。
  近年来,随着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日趋增大和国家对中药的重视,板蓝根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3]。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定西市农科院选育出了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为了探索其丰产性、稳产性,2012年和2013年进行不同区域布点试验,为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的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定西安定凤翔镇西川、渭源县清源镇北关村、漳县三岔镇寺崖头村、岷县秦许乡泥地族村。每年4月上中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
  1.2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对照材料为当地大田种植的农家品种(下称“大田种”)。
  1.3 试验设计
  以定蓝1号为试验品种,以大田种作对照,分别在各试验点种植(表1)。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5 m2 [4-6]。
  1.4 试验方法
  播前结合整地基施磷酸二铵187.5 kg/hm2、尿素150.0 kg/hm2,田间撒施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 3%辛硫磷颗粒剂15 kg/hm2,以防治板蓝根根系病害。采用人工开沟按行种植,行距30 cm,采用条播方式,沟深3 cm,覆土厚度与沟相平。
  1.5 观察记载
  定西安定凤翔镇西川试验点收获时进行根腐病统计,计算发病率和病指。收获时每小区单独计产,收地下根,去掉泥土称重。以测得的小区产量为基础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所有试验点上新品种定蓝1号产量均高于大田种。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西川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7 333.3 kg/hm2, 高于对照30.7%;在渭源县清源镇北关村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8 133.3 kg/hm2, 高于对照27.1%;在漳县三岔镇寺崖头村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5 533.3 kg/hm2, 高于对照25.3%;在岷县秦许乡泥地族村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4 333.3 kg/hm2,高于对照22.9%。4点试验折合平均产量16 333.3 kg/hm2,较对照增产26.6%。经方差分析可得, 定西安定凤翔镇西川和渭源县清源镇北关村试验点定蓝1号与对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漳县三岔镇寺崖头村和岷县秦许乡泥地族村试验点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3年所有试验点,新品种定蓝1号的产量均高于大田种的产量。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西川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5 266.7 kg/hm2, 高于对照30.1%;在渭源县清源镇北关村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9 933.3 kg/hm2, 高于对照27.2%;在漳县三岔镇寺崖头村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6 866.7 kg/hm2, 高于对照32.5%;在岷县秦许乡泥地族村试验点,定蓝1号的产量达到了15 800.0 kg/hm2,高于对照25.4%。4点试验折合平均产量16 966.7 kg/hm2,较对照增产28.7%。经方差分析可得, 定西安定凤翔镇西川试验点定蓝1号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渭源县清源镇北关村和漳县三岔镇寺崖头村试验点定蓝1号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岷县秦许乡泥地族村试验点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2.2 抗病性比较
  板蓝根药用部分主要为根系,板蓝根一旦感染根部病害,根部自皮层向内部腐烂,仅残留部分侧根,药材质量将会明显下降,不符合国内外药材市场要求,商品价值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2012年发病率为19.3%,低于对照6.2个百分点;病情指数为9.2,较对照降低4.6个百分点。2013年发病率为25.5%,低于对照4.2个百分点;病情指数为16.1,较对照降低3.4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产量在2012年和2013年4个不同区域试验中,均高于对照大田种。选育的新品种定蓝1号抗病性强,产量高,平均产量为16 650 kg/hm2,比板蓝根大田种平均增产27.7%,且表现稳产。总体来看,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经过多年系统选育,抗病性提高,适应性、抗逆性均大大增强,综合性状明显优于板蓝根大田种。
  4 参考文献
  [1] 杨薇靖,王兴政.定西半干旱区板蓝根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3(5):66-67.
  [2] 胡兴昌,郑伟强.板蓝根粗提液抑制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12(5):34-37.
  [3] 肖深根,钟灿.中药材采种与种苗繁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 肖珊珊,金郁,孙毓庆.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6):455-459.
  [5] 崔树玉,薛原,杨建莉,等.板蓝根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7):670.
  [6] 李楚源,曾令杰.板蓝根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3):51-55.
  [7] 吴建繁,贺建德.京郊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吸收分配规律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4):409-416.
  [8] 李吉进,宋东涛,邹国元.不同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10):300-305.
其他文献
研究循环增氧方式对培育烟草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与常规育苗相比,循环增氧育苗烟苗长势强,根、茎、叶发育较好,根系活力强,叶片内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高,丙二醛含量低,解
针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开展在不同介质中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探讨温度及不同介质浓度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低碳钢的腐蚀影响大小依次是温度、Cl、
摩阻分析对水平井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大位移井而言,因其具有长水平段、大井斜角等特点,摩阻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完成大斜度井修井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本文在归纳总结前
在塔河油田非均质性极强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中,缝洞型储集体在地震剖面上有相对应的反射特征,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不断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总结了五类地震响应模式,依据此五类模式
摘要 结合嘉鱼县再生稻生产的发展现状,从播插期、管水、病虫防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促进该县再生稻的发展。  关键词 再生稻;制约因素;发展建议;湖北嘉鱼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83-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本文展望了未来房地产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和问题,从物理层、基础平台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五个层次的安全提出了解决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方法,最
本文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应用分析,浅谈如何应用测试技术,对分层注水管柱有效性进行判断,并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理对策,以实现准确判断分层管柱有效性,实现精细注水。
以中籼两优343和丰两优四号为材料,研究穗肥不同施用期对2个中籼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丰两优四号倒2叶施穗肥增产较显著,新两优343倒3叶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