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史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步骤。目前,中国党史文化研究工作还不够成熟,进一步探讨党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对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仅有利于创造的整个党的精神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
  【关键词】:党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前言
  在和平与发展主题的背景下,文化的变革和创新是各国在大发展时期和大变革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国际角度来看,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的作用,在许多国家的文化更为突出,尤其是主要国家促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策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中国有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的。从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到十八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史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推广中国特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化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当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历史,在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必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平稳,政治体制改革相对缓慢,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有利于铸就全党的精神力量和凝聚力
  文化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的历史瑰宝、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党史精神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换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并由此激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活力,对于整个党的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是双重的发展理论内涵和表现,时代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通过电影、书籍、等多种手段来增加党史的趣味性,与其他文化相比,它更加具吸引力。
  其次,党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党性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并提出的属于党,属于人民的精神,人民对其认同度较高,相对于其他文化更容易激励和凝聚全党的力量。
  党史文化是全党共同创造的文化,随着党的发展,指导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历史文化,进一步细化和弘扬历史精神,它有助于指导中国共产党吸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它有助于加强对历史文化发展的理想信念和信念,从而有效地凝聚全党的力量,有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
  二、有利于执政党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历史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主导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首先,党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养料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并找到中国的发展方向,国家的繁荣,以避免在执政党的过程中多走弯路。江泽民在《论加强和改进学习》一文中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中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繼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党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有利于从思想上建党,以党的先进历史文化活动为指导,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突出位置” 党史文化的发展史,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增强全体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抵制一切腐朽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各种党史文化学习和党史教育,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腐败、腐败等不良思想,从而保持党员的完整性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文化的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共同理想,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持和精神需要。在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多元文化、价值观、世界观等各种文明冲突的激烈冲击,加强党的文化建设有助于广大党员学习和学习文化的历史,有利于全体党员共同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更有利于形成大致相同的人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的相互承认。从而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目的。
  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史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建设更为突出。推进党的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党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党在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实践证明的先进文化,是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发展方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进步有利于民生建设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方向。
  其次,党史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代进程中的文明与地域文化,它是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具体体现,引领人民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最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文化历史,中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史文化在精神文明史上的内涵不仅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更是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起到的促进作用。认真研究文化史,吸收历史精神,对改善整个社会,提高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
  党在新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的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了和谐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其中党史文化在新时期也是属于和谐文化其中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历史创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导思想和价值导向。
  首先,思想文化史的指导作用,通过文化的先进性来决定,和谐的历史文化构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发挥历史文化的指导作用,也是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抵制和淘汰落后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培育共同的理想,一个强大的社会向心力的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保证。
  其次,党史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是指历史上的精神文化史上的文化精华,引导人们适应社会发展,价值观普遍接受,从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结论
  党历史文化的发展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 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由于其自身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民族性,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资料,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这是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现实社会为载体,为民族的振兴和繁荣的国家,为国家的未来的精神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党史文化建设[J].传承.2012(19)
  [2] 厉敏萍,衷小菊.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生产力研究.2012(09)
  [3] 汪洋.认识党史文化的意义 发挥党史文化的功能 是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J].观察与思考.2012(09)
  [4] 陈晋.深化文化自觉 弘扬党史文化[J].观察与思考.2012(09)
  [5] 朱健.革命历史遗存与党史文化的传承[J].观察与思考.2012(09)
其他文献
【摘要】:邓小平群众观的应用,能够积极妥善的提高社会各项事物的解决能力,从而有效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创造优质资源。本文主要针对邓小平群众观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具体应用困境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邓小平群众观;应用困境;解决对策  引言: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指导思想,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民心所向。刘少奇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
期刊
【摘要】:科勒是瑞士的语言学家,本文根据其德语著作整理其翻译等值思想。翻译等值是翻译标准的核心之一。等值概念的引入,推动了翻译学研究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译者翻译实践。  【关键词】:翻译标准;翻译等值;科勒  科勒认为等值基于三个基本原则:  一.等值表示两种文本存在翻译关系,进一步说是存在等值关系。等值涉及翻译的要求:“这种关系必须进行额外的阐述”。就原文而言,翻译
期刊
【摘要】:色彩在美术绘画领域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广泛的,是美术绘画的重要元素,又是美术作品的灵魂。好的色彩静物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能快速、生动和正确的传达出色彩的信息,成为美术绘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色彩;属性;色相;明度;纯度;造型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素描和色彩是最基础的教学,只有这两门基础学科通过了才能进行更进一层的学习,如何把色彩学好,特别是色彩静物学好,在学习色彩静物中会遇到
期刊
【摘要】:沃尔特.惠特曼是第一个走向世界文坛的美国民主主义诗人,他有着独辟蹊径的勇气和远见,被称为“美国经典的核心”。惠特曼创作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全面体现,而其中的《自我之歌》则是主干和中心。文章将从诗人对“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死亡”和“上帝与自我”等同一与对立有机结合的关系出发,结合文本,深入探讨惠特曼对美国精神的探索。  【关键词】: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对应;对立
期刊
【摘要】: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正派市民和新派市民,而《离婚》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三类市民形象,以此揭示北平特有的市民性格特征和市民文化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离婚》;市民形象  《离婚》是老舍自己较为钟爱的一部作品,在西南联大讲课时,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最好的小说是《离婚》。同时,老舍在其《我怎样写〈离婚〉》一文,如此描写当时畅快的写作状态:“……原定于8月15日
期刊
毋庸讳言,三峡人文绘画在当代艺术创作的现状中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新现实主义精神价值取向。问题是透过不少的艺术家、画家其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揭示三峡人文绘画题材中的新现实主义精神,但却似乎没有将其完整意义表现出来。这样看来,要想让三峡人文绘画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全部表现出来,必然要与三峡这块土地以及它几千年人文历史的精神性相联系起来考量,特别是要与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三峡百万移民的历史语境
期刊
【摘要】:现阶段的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人缺乏保护文物的意识,一些文物保护机构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了文物的流失和损坏,尤其是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加强基层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将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文物保护的对策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文物保
期刊
【摘要】:对一所高校尤其是一说具有较长历史的知名高校来说, 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和办学传统,已经成为学校精神层面上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上已构成了相当的影响力。同时,校园文化纪念品就像大学的一张名片,透过这张名片,我们可以读到大学的历史和传承,也正是这张名片作为承载着校园浓厚历史底蕴的向导,纪念品设计就担负着向外界传播文化的使命。  【关键词】:毕业纪念品;纪念品设计;校园文化  引言  
期刊
【摘要】:摘要:歌曲与伴奏的关系就像是红花与绿叶,钢琴伴奏对作品性格的把握、音乐氛围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和声选配的恰当与否则是伴奏创作的关键所在,占据着“灵魂”的地位。将《我爱这土地》、《昭君出塞》、《断桥遗梦》三首女高音作品作为范本,对其钢琴伴奏中的和声进行分析,了解到五声调式与西方的和声体系之间虽有所交融,但五声调式仍是区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根基所在,是中国民族歌曲的韵味之魂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必然要求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文化逐渐趋于大同,已经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衰落、乃至于消失;彝文信息处理是传承、弘扬彝民族文化和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服务信息化工作建设的重要工具,本文试着探讨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在彝语言现实应用中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彝语言文字;彝语言应用;信息化;彝文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