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甲骨文中的“臣”字如右图,像一只闭合的人眼以表达对主人顺从。又据《尚书》记载:“马牛其风,臣妾逋逃。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我们基本认定商周时的“臣”“臣妾”是指( )

A.大臣 B.贵族 C.奴隶 D.平民
2.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在图中Ⅰ期,南进的民族是( )
A.山戎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3.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的权力不及其他部门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利制衡的原则
4.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持棍相助,不料却误伤己父,按照西汉时法律应予枭首。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是其天性使然,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对其应该无罪释放。董仲舒观点特别看重( )
A.法治思想 B.仁爱之心
C.中庸之道 D.血缘关系
5.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6. 梁启超诘:“哥伦布之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情,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世纪,而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殁以具逝”对以上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大力鼓励航海贸易,推动了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
B. 中国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 郑和下西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
D. 西方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灾难
7. “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家。”([清]平步青《霞外裙屑》)这一场景的出现表明( )
A. 清政府改变了外交礼仪
B. 外国礼仪取代了
C. 列强取得了在华的外交特权
D. 清朝统治集团彻底放弃了排外观念
8.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2009年2月底举办的专场拍卖会上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件拍品拍卖估价高达2亿人民币。中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认为,鼠首和兔首铜像根本不值2亿元的天价。无论是从手工艺还是欣赏角度,这两个铜兽首都没多大价值,它们的价值是因为掺杂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佳士得利用这次拍卖,如同当年他们的祖先从圆明园抢走文物一样,再次伤害了中国人的情感。鼠首和兔首铜像流落海外是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中法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9.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 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共内战政局混乱,影响了欧美在华投资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1.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2. 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欢庆胜利”是指八一南昌起义的胜利
B. “这里的军队”是指中国工农红军
C. 在此之前依靠的军阀是西南军阀
D. 这里的“反革命”是指张作霖
13.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是“天意”。毛泽东却说是“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 “民意”指反将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 中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14. “60、70年代自行车,80、90年代摩托车,2000年来小轿车”。这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老百姓出行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应了( )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 ③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下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浮夸风的严重泛滥
B.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C.经济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D.大跃进的大力开展
16.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 是推动中美关系趋于解冻的因素之一
D. 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
17.“粉丝”是现代中国年轻人中流行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中国的语言(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中国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是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18.布罗代尔写道:“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这一历史叙述相吻合的是( )
A. 英国工业化的天然市场只是在英国农村
B. 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原料
C. 农业的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D. 农业经济成为英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19. “恐怖主义”这一概念源自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大革命,罗伯斯庇尔说:“没有恐怖的美德是软弱的,没有美德的恐怖是邪恶的。”雅各宾派统治期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采取的恐怖措施主要是( )
A.废除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
B.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特权
C.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
D.通过关于惩治嫌疑犯的法令
20. 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这说明( )
①进化论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②进化论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改造国家的理论武器 ③进化论动摇了封建神学的根基 ④进化论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22.以汽车生产为例,在众多的美国汽车上都能够发现日本生产的引擎,而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日本汽车中大约有三分之二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丰田公司在美国已经有三个大的汽车制造工厂,六个汽车零部件工厂,此外还正在墨西哥、德克萨斯与田纳西这三个地方兴建三个制造厂。日本的本田、日产、马自达等主要汽车公司都在美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韩国的现代等品牌在最近几年也在美国设立工厂。这说明经济全球化首先是( )
A.生产的国际化 B.资本的跨国流动
C.世界市场的存在 D.科学技术革命
2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传奇总统。他也是在位时间最长,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有( )
①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稳定社会秩序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③出席德黑兰会议,讨论对德作战问题 ④在位期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25.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了体现残疾人的尊严和价值,呼唤人道主义,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首次设立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思考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帮助残疾人解决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从残疾人群体这一角度诠释“和谐城市”的理念。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体现了孔子提倡的平等的爱
C.是“仁者,爱人”的思想的发展
D.是对“人生而平等”观点的诠释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6分,28题9分,29题15分,共50分)
26.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二 在美国,……担任秘书工作的99%仍是妇女,注册护士工作95%为妇女……妇女在做与男人相同的工作时得到的却是不同的职位,于是工资也少。……到20世纪初,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身体力行,设计并试穿了合身适体的短裙,却受到了舆论的责难。……19世纪末,由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妇女在健身和运动时穿着短裙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和希望”发生“陡变”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3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妇女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3)结合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政治史、思想史的历史背景,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在最初10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
但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伴随着其易获得性而来。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酿成今日的危机。
——《当代金融家》2007年5月文章《美国次级房贷危局探析》
材料三 2008年以来,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已演化为一场金融危机。危机迅速向欧洲甚至全球蔓延,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了股市、楼市的不景气和工厂停产、裁员等现象。专家们断言全球经济已进入寒冬时期。
材料四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仿效他的偶像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由美国《独立宣言》发祥地费城出发,坐火车前往首都华盛顿准备宣誓就职。他在就职演说中说:“现在我们都深知,我们身处危机之中。我们的国家在战斗,……但是我们要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
(1)图一、图二、图三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曾有哪两种应对此经济现象的政策?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了次贷危机,而后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原因?(2分)
(3)奥巴马一上任就遭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波及全世界。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为解决金融危机你认为奥巴马可能会仿效美国历史上哪位总统?这位总统的做法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3分)
(4)2001年12月,中国历尽艰难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如今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你认为中国积极投身全球经济的做法是否错误?为什么?(3分)
(5)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分)
28. 阅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回答相应问题。

图一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是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条约的场景。
图二 这是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1)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会选取《马关条约》中的哪两条史实加以说明?(2分)
(2)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
(3)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从如今再度紧张的中日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3分)
29.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席间距为两个半剑身……温斯·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 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三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身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3分)
(4)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4分)
1. 甲骨文中的“臣”字如右图,像一只闭合的人眼以表达对主人顺从。又据《尚书》记载:“马牛其风,臣妾逋逃。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我们基本认定商周时的“臣”“臣妾”是指( )

A.大臣 B.贵族 C.奴隶 D.平民
2.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在图中Ⅰ期,南进的民族是( )
A.山戎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3.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的权力不及其他部门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利制衡的原则
4.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持棍相助,不料却误伤己父,按照西汉时法律应予枭首。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是其天性使然,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对其应该无罪释放。董仲舒观点特别看重( )
A.法治思想 B.仁爱之心
C.中庸之道 D.血缘关系
5.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6. 梁启超诘:“哥伦布之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情,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世纪,而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殁以具逝”对以上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大力鼓励航海贸易,推动了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
B. 中国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 郑和下西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
D. 西方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灾难
7. “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家。”([清]平步青《霞外裙屑》)这一场景的出现表明( )
A. 清政府改变了外交礼仪
B. 外国礼仪取代了
C. 列强取得了在华的外交特权
D. 清朝统治集团彻底放弃了排外观念
8.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2009年2月底举办的专场拍卖会上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件拍品拍卖估价高达2亿人民币。中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认为,鼠首和兔首铜像根本不值2亿元的天价。无论是从手工艺还是欣赏角度,这两个铜兽首都没多大价值,它们的价值是因为掺杂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佳士得利用这次拍卖,如同当年他们的祖先从圆明园抢走文物一样,再次伤害了中国人的情感。鼠首和兔首铜像流落海外是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中法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9.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 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共内战政局混乱,影响了欧美在华投资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1.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2. 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欢庆胜利”是指八一南昌起义的胜利
B. “这里的军队”是指中国工农红军
C. 在此之前依靠的军阀是西南军阀
D. 这里的“反革命”是指张作霖
13.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是“天意”。毛泽东却说是“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 “民意”指反将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 中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14. “60、70年代自行车,80、90年代摩托车,2000年来小轿车”。这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老百姓出行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应了( )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 ③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下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浮夸风的严重泛滥
B.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C.经济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D.大跃进的大力开展
16.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 是推动中美关系趋于解冻的因素之一
D. 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
17.“粉丝”是现代中国年轻人中流行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中国的语言(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中国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是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18.布罗代尔写道:“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这一历史叙述相吻合的是( )
A. 英国工业化的天然市场只是在英国农村
B. 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原料
C. 农业的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D. 农业经济成为英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19. “恐怖主义”这一概念源自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大革命,罗伯斯庇尔说:“没有恐怖的美德是软弱的,没有美德的恐怖是邪恶的。”雅各宾派统治期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采取的恐怖措施主要是( )
A.废除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
B.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特权
C.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
D.通过关于惩治嫌疑犯的法令
20. 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这说明( )
①进化论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②进化论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改造国家的理论武器 ③进化论动摇了封建神学的根基 ④进化论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22.以汽车生产为例,在众多的美国汽车上都能够发现日本生产的引擎,而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日本汽车中大约有三分之二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丰田公司在美国已经有三个大的汽车制造工厂,六个汽车零部件工厂,此外还正在墨西哥、德克萨斯与田纳西这三个地方兴建三个制造厂。日本的本田、日产、马自达等主要汽车公司都在美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韩国的现代等品牌在最近几年也在美国设立工厂。这说明经济全球化首先是( )
A.生产的国际化 B.资本的跨国流动
C.世界市场的存在 D.科学技术革命
2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传奇总统。他也是在位时间最长,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有( )
①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稳定社会秩序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③出席德黑兰会议,讨论对德作战问题 ④在位期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25.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了体现残疾人的尊严和价值,呼唤人道主义,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首次设立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思考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帮助残疾人解决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从残疾人群体这一角度诠释“和谐城市”的理念。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体现了孔子提倡的平等的爱
C.是“仁者,爱人”的思想的发展
D.是对“人生而平等”观点的诠释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6分,28题9分,29题15分,共50分)
26.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二 在美国,……担任秘书工作的99%仍是妇女,注册护士工作95%为妇女……妇女在做与男人相同的工作时得到的却是不同的职位,于是工资也少。……到20世纪初,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身体力行,设计并试穿了合身适体的短裙,却受到了舆论的责难。……19世纪末,由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妇女在健身和运动时穿着短裙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和希望”发生“陡变”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3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妇女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3)结合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政治史、思想史的历史背景,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在最初10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
但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伴随着其易获得性而来。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酿成今日的危机。
——《当代金融家》2007年5月文章《美国次级房贷危局探析》
材料三 2008年以来,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已演化为一场金融危机。危机迅速向欧洲甚至全球蔓延,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了股市、楼市的不景气和工厂停产、裁员等现象。专家们断言全球经济已进入寒冬时期。
材料四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仿效他的偶像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由美国《独立宣言》发祥地费城出发,坐火车前往首都华盛顿准备宣誓就职。他在就职演说中说:“现在我们都深知,我们身处危机之中。我们的国家在战斗,……但是我们要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
(1)图一、图二、图三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曾有哪两种应对此经济现象的政策?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了次贷危机,而后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原因?(2分)
(3)奥巴马一上任就遭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波及全世界。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为解决金融危机你认为奥巴马可能会仿效美国历史上哪位总统?这位总统的做法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3分)
(4)2001年12月,中国历尽艰难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如今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你认为中国积极投身全球经济的做法是否错误?为什么?(3分)
(5)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分)
28. 阅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回答相应问题。

图一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是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条约的场景。
图二 这是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1)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会选取《马关条约》中的哪两条史实加以说明?(2分)
(2)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
(3)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从如今再度紧张的中日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3分)
29.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席间距为两个半剑身……温斯·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 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三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身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
——《大国崛起·美国》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3分)
(4)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