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报教育辅助学校教育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09年1月2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日本教育界担心新一代沉迷于动漫和网络的世界,会繁殖现代“文盲”与“闻盲”。为了不让新媒体霸占学童的小脑袋,作为“精神粮食”的报章在校园内特别活跃。教师们将报章内容改编成教材,给学生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素养,丰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引导学生走入“新闻世界”的同时,教育界发现,读报教育也能开拓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让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有更多共同话题。
  
  一、效仿美国推广读报文化
  
  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效仿30年代的美国,结合报界和教育界的力量,成立一个称为“读报教育”(Newspaper in Education,NiE)的非营利机构,负责推广读报文化。每年,该机构都会挑选出约500所小学和中学作为实验学校,鼓励教育界从实践中去设计各种与报纸有关的教育课程。此外,为了更了解学生的媒体适应能力,联合大学内的新闻研究会,从事研究学生的媒体认知问题。
  日本新闻协会3年前发布一项报告调查显示,高中生每天浏览互联网的时间平均为119.8分钟,读报时间仅仅12.5分钟。这个信号让教育界开始关注“读报教育”的重要性。
  曾担任东京市新闻教学指导的东京NiE事务局长岩上熏,家中收藏了日本六大报自战前就出版的“精装版年度新闻”。他受访时说:“我出生的那个时代,没电视也没电脑,报章是我最先接触的媒体。至今,不管我在教育界还是学术界,报纸都是我最基本的参考资料。我认为,报章应当是人们学习了解新闻的一个入门师傅。先有读报技术,再去接触新媒体,学生比较能够辨别是非黑白。对于培养学生判断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二、报章成学校教育活教材
  
  近来,有关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报道,被不少日本学校拿来当教材。小学高年班的一堂课,老师就剪下不同报章的头版,让学生们发表观点并做比较。年纪轻轻的他们通过细看奥巴马的每张照片和报道,到了讨论时所涉及的话题比较广泛。有学生关心起日美关系,有些还意识到了种族问题。最后,还指出A报社和B报社的报道重点有何不同。
  负责挑选题材的中林义胜在分析成果时说:“给学生上这堂课,深深体会到阅报确实能协助学生学习如何过滤信息。不管学生将来从事哪种行业,这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色彩鲜艳的广告也成了教材。有中学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收集汽车广告,目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到日本在环保车方面的新成就。妙的是,报上的统计图表经常被数学老师看中;音乐课、保健课也一一和报纸攀上了关系。保健课老师说:“讨论一则著名运动员喝酒被开除的新闻,让他们牢记未成年人喝酒是不对的,总好过我在黑板前面说上老半天。”
  
  三、鼓励学生会“活用报章”
  
  日本教育界鼓励学生读报的运动中,“活用报章”是一个座右铭。东京北区王子小学的教师们为了完成报章教学任务,时不时地自发举行研讨会,探讨更有趣的教学活动。北区教育委员会指出:“有了一定年纪的老师天天得去面对比他们小数十岁的学生,难免有代沟。引进报章教学后,学生与老师们的距离拉近了。他们有了共同讨论话题和一起了解社会时事的平台。”一名四年级学生家长说:“近期,孩子经常会拿一则剪报来问我,‘你知道这件事吗?’这让我多了一个与她共同聊天的话题。因为她每周都有一堂课与报纸有关,这让我近期也多看报纸。”一名老祖母也说:“看到孙子能看报纸,我真高兴。若只是一味玩电脑,他和我之间肯定有代沟。”
  东京北区王子小学自两年前全心全意推行“阅报运动”后开花结果,被选为日本读报教育的“冠军校”。日前,该校举行了发表会,吸引了将近1000名教育学者,报界人士以及家长前往观摩。小学一年级教室里,许多孩子拿着比他们身躯还大的报纸互相追逐,犹如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儿童乐园。这堂课被命名为“剪报乐”,用意是让低年级的学生习惯翻报。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片、人物图片剪下来,贴在册子上。到了年底,学生们还可将累积一年的剪报册当成是一本故事书,在班上讲故事给同学们听。班主任石原爱子说:“虽说小学一年级懂得的汉字不多,但是报上抢眼的标题和有趣的图片却吸引了他们。这堂课的一个特点是能让孩子们培养想象力,并能够与报上报道的事物对话。”
  
  四、为学生读报“排忧解难”
  
  日本媒体办学生报的历史悠久。《朝日新闻》旗下的朝日学生新闻社也有两份学生报,一份是每天发行的《朝日小学生新闻》,另一份是《中学生周刊》。《每日新闻》70年前就有小学和中学生报了。
  《每日新闻》学生报前总编赤池干指出:“社会上每个群体都有它的苦恼,编学生报更有一般大报所没有的视角。1990年,我就是因为跑一条有关日本学生被同班同学欺负的新闻,被调到学生报当主编。在大报,学生新闻只当成是一个社会事件处理。将这个问题搬到学生报来就不一样了。当时在校园里,这类事故非常多,我们接到不少学生的来电,报社几乎成了救命中心。此后,《小学生新闻》和《中学生新闻》就具有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社会意义。”
  日本的学生报多是随母报一起送入家庭,让家长从中了解到子女们的教育生态。此外,日本各校订购学生报,加强校园内的阅读风气。
  《朝日新闻》学生报社负责人中山仁说:“朝日每天发行小学生报,主要是因为意识到每天阅报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中学生新闻》每周发行一次,则是顾及中学生的功课比小学繁重,而这个年龄的学生也能开始阅读每天发行的大报。”
  为增进学生对阅报的兴趣,《每日新闻》以及《朝日新闻》都定期派遣记者或编辑到校内给学生们讲解办报以及采访过程。此外,还设有投稿专栏,鼓励学生投稿,加强写作能力。
  此外,日本学生报社还会不时在各校建立“通讯员制度”,让学生采访首相、球星、明星等名人,加强学生与报纸的联系。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链接
  据美联社2009年1月23日巴黎电,为了让年轻人养成阅报习惯,法国总统萨科齐1月23日宣布,年轻人满18岁的那一年可以自由选择报纸免费订阅一年,政府支付订阅费用。虽然意识到年轻人现在都被新媒体所吸引而成为网络一代,但萨科齐仍强调“年轻人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阅读平面媒体的习惯”,因为读报有助于提升公民媒体素养。
  (栏目责编 王永康)
其他文献
学生调皮捣蛋无法无天,扰乱课堂秩序、打架骂人且屡教不改,怎么办?英国教师早就不许用教鞭吓唬人了。那么,除了叫警察、停学、开除之外,怎样管教问题学生,这是让英国政府、教育和社会工作者头痛的一个老大难。孩子调皮无度,大人一直在寻求整治的招数。  2008年10月下旬,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大臣埃德·鲍尔斯(Ed Balls)宣布启动12个试点项目,投入2650万英镑,改革全国上下长期被人忽视的450个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的教学落实有赖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两课”的必然要求,是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为人师
有这样一则寓言。在一次鸟类大会上,雄鹰遇到了海燕。海燕对雄鹰说:“大哥,咱俩都是在大自然蓝色的怀抱中长大的,你天天背朝蓝天,我日日面向大海,我们有缘啊!”雄鹰说:“海燕妹妹,我最羡慕你了。你不仅每天都有碧蓝的海水可以洗澡,而且有享用不尽的肥美鱼虾。”海燕说:“雄鹰大哥,你可以在碧空之中搏击翱翔,可以在高山之巅散步巡视,在我的心目中,你是最威武、最幸福的啊!”由于相互崇拜,他们决定互换生活。于是,海
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工具日新月异,内业数据处理软解也与时俱进。如何做到内野外一体化,快速、高效、准确得到最终结果是目前测绘内业成图人员终极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PIX4D软件在制作DOM数据、DSM数据过程中,如何高效解决出现的空三分层问题。
早晨,8点刚过,天色才蒙蒙亮。斯特云姆堡低级综合学校(7~13岁年龄段)的学生们陆续到达教室,在各自班级的衣帽架前脱去外衣和帽子。校园管理员已经烧旺了大厅里的火炉,跳动的火苗营造出温暖热情的气氛。走廊里到处响起教师、学生和其他员工相互打招呼的声音。孩子们不慌不忙地找到自己的班级。男孩们在上课之前还抓紧时间玩一会儿游戏。每个班级都由芬兰森林里常见的一种动物来命名:驼鹿、熊、狐狸、猞猁、鹰、鼬、水獭、
针对Anchor-base目标检测算法的预定义边界框尺度、长宽比固定和需要预先设计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叠抑制Anchor-free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舍弃了预定义边界框生成,选择直接回归预测特征层上像素点到对象边界框四边的距离,摆脱了预定义边界框的尺度和长宽比限制,可以实现对任意形状的目标对象的识别和边界框回归。在边界框回归时,将周围重叠遮挡对象的影响考虑在内,在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中增加与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