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提高德育工作效果的同时,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中存在问题
  在小学班级德育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分开。部分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忽略德育教育,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约束,没有发挥德育教育效果,无法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作用。班级管理与德育管理的融合,可以提高管理效果,能够消除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但是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忽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第二,教育方法一单。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忽略学生主动性培养,不利于学生成长。第三,班级管理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在班级德育管理中,教师过分强调自身地位,忽略学生实际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出现脱轨的情况,无法展示德育工作价值。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对德育管理工作的分析,明确教学中存在问题,结合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学习中德育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以此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1.确定德育工作地位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应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将此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以此提升班级学生综合素质。德育工作与文化教育工作不同,其主要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1]。为了提升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学校可以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教学计划中,制定实施方案,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教育内容,以此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小学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实施的主要负责人,加强对德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实施教学行为,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通过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实施。
  2.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工作时,应转变传统说教式的教学形式,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对德育工作形式进行创新,将此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此实现素质教育。首先,课堂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中,规范教学语言,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学习态度,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课外进行德育工作。日常班级管理中,利用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自觉爱护班级文化。再次,优化班级文化氛围。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關键,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载体。利用图书角、班级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品质。最后,组织班会,实现德育工作。班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学生距离的一种有效手段。班主任工作中,可以组织班会活动,利用此活动实现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综合品质。在班会中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主题,引导学生对此探究,说出自己想法。学生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进行德育工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形成好的品质。
  例如,组织一场主题为“小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班会,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思考应该如何学习,怎样掌握学习方法。学生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如同学们,你们认为自主学习重要吗?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影响吗?如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探究,使学生在班会讨论中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习态度培养。
  3.培养学生管理意识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班级德育工作效果,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平台,使学生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管理意识,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班级管理,需要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学生的自我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班集体更好的发展,提升班级团结意识与凝聚力。班主任可以组织选举活动,引导班级学生全部参与其中,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班级干部,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此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采用轮流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管理学生的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管理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德育工作,使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形成责任意识与团结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教育,明确德育教育地位,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管理的平台。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品质,促进小学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榕.“以德载人”——小学班级管理的德育之道[J].名师在线,2019(16):88-89.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教育是具有全民性的。教育应该为生活所服务,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接受同等的教育,而那些教育必须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学中通过各种生活实际体验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
阅读作为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聋生来说也是如此。在当前的聋校语文教育中,聋生阅读能力低下,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聋生由于失聪,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明显的比正常学生缓慢,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很难准确地理解文章中语句的意思,甚至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面对小学聋生存在的这些情况,本文分析了新课标下培养聋生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努力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提升。我们要培养学生内在兴趣,为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进行数学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将直观图形与抽象思维合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同时,数形结合思想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教师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记忆数学知识,降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