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补沥青混合料处理路面坑槽病害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冷补沥青混合料对季节没有过高要求,按量取用实现对路面病害的及时修补,节能、快速以及及时是相对于其他材料来说冷补沥青混合料所具备的明显优势,现阶段已经逐渐实现在路面病害修补中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冷补沥青混合料;路面坑槽;施工技术
  一、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特点分析
  1.绿色环保
  温度较低是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显著特征,因此在实际进行生产与使用时不会有较多的粉尘以及黑烟出现,这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与破坏。
  2.社会效益显著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特性促使其可实现对路面的及时修补与养护,在这种情况下路面使用性能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路面使用品质进行保证。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道路使用寿命的延长,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科学使用,最终实现对服务水平进行提高的目标。
  3.使用广泛
  黏附性较为优良是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显著特征,可实现在不同等级路面坑槽中的广泛利用,尤其是针对病害修补与养护方面有显著效果。冷补沥青混合料在形成粘结力时对基质没有过高要求。
  4.生产工艺简便
  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也是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明显优势,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生产设备所采用的主要形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型拌和设备进行选择。
  5.施工工艺简便
  在修补工作中也可对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应用,但在实际修补过程中可不利用大型机械,最好的拌合料是其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修补作业面大小对是压实方式有决定作用,冲击压实、压路机压实以及人工水压实都是在修补工作中利用的主要方式,实际施工之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作业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6.修补效果佳
  改性作用是冷补添加剂的又一作用,抗老化以及抗黏结性能就是将冷补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料中取得的成果。在施工时混合料可实现坑槽四周的紧密结合,不仅可有效防止脱落现象的产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次修复的出现。对相关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7.修补成本低
  使用冷补沥青混合料对路面进修补可起到快速以及高效的效果,有效避免坑槽进一步扩展现象的出现。修补时也无需对其进行再次加热,可实现随时取用。修补工作完成后无法避免剩余材料的出现,为实现对材料的有效节约,可对这一部分材料进行良好的保存然后下次使用。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有效降低,对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8.通车迅速
  对于较大面积养护作业,可暂时封闭交通,修补完成后可立即开放交通。在对路面的小坑槽使用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时无需全封闭交通,修补后可立即开放交通。
  9.适用于多种天气和环境
  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在雨雪天气或者是处治过的积水坑槽条件下也能够进行施工。冷补沥青混合料在进行坑槽修补时,对于使用温度无严格要求,可适用于多种气候和环境条件,其使用温度范围可达-30℃-40℃。
  二、冷补沥青混合料处理路面坑槽病害施工技术
  1.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
  (1)调试拌和设备
  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应对拌和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沥青、矿料等材料能够达到使用的基本要求温度范围,以此保证矿料级配稳定,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2)稀释添加剂
  由于添加剂初始粘度较大,所以在混合料生产之前需要进行添加剂的稀释工作,稀释剂柴油用量应根据添加剂最终粘度要求和试验路现场环境温度进行确定,对已一般的试验路柴油添加量为添加剂用量的40-60%左右。
  (3)混合料拌和
  根据设计要求设定沥青和矿料用量和沥青与矿料加热拌合的温度等基本参数指标。根据采用的沥青标号不同使得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有所不同,选取的试验路使用的沥青为AH-110号克拉玛依,一般要求加热温度控制在120-125℃左右。根据含水量的大小要求矿料成分的加热温度也不同,如果矿料较湿,加热温度则要求达到90-100℃左右,以保证矿料充分干燥;如果矿料较干,加热温度则不需太高,一般为75-85℃即可。
  (4)出料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一般为90-100℃左右,沥青混合料在搅拌到预定的时间后就可以出料。
  2.处理路面坑槽病害施工技术
  (1)坑槽开挖
  坑槽开挖的操作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设备进行,对于试验路采用切割机进行坑槽的开挖。开挖前先沿画好的修补线切割出一个整齐的切割缝,然后再使用破碎机将坑槽内旧混合料破碎松散。开槽时首先确定路面坑槽各个边界和坑槽深度,再按照“圆洞方补”原则,画出大致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开槽修补线,在开槽时每边应至少进入完好路面8cm左右,成型的坑槽壁面应尽可能保持与路平面垂直,坑槽底部要求具有一定的平整性和稳定性,最后将挖掉的旧混合料清理出坑槽。
  (2)坑槽清理
  清理坑槽一般采用手动工具清扫。将坑槽内及四周的碎石、废渣清理干净,坑穴内不得存有泥浆、雨雪和冰块等杂物。对于高速公路、市政掘路工程的修补,被修补的洞穴、沟槽应有整齐的切边,废渣的清除要见到固体坚固面为止。
  为了使冷补沥青混合料与坑槽壁面和底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利于提高摩阻力,使铺筑上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同原路面结合的更牢固,应当清理出坑槽的松散颗粒和其它残余物,并对坑槽壁面和底面采用凿毛处理。
  (3)喷洒粘层油
  摊铺冷补沥青混合料之前,应先向坑槽壁面和底面上均匀地喷洒一层粘结材料,浸润坑槽内表面裸露出的石料,从而提高冷补沥青混合料与原有路面材料间的粘结效果。以免槽壁面和底面会因缺少粘结材料导致冷补沥青混合料与原有路面材料之间的粘结力不足,从而形成明显的壁面缝隙,降低修补路面的抗水损害能力的现象发生。
  (4)材料摊铺
  摊铺前要确定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投料量,测量修补坑槽的尺寸,计算其体积,将修补坑槽的体积乘以混合料压实成型后的密度和松铺系数,得出所需的混合料质量,最后将计量好的冷补沥青混合料投入到修补坑槽中进行摊铺,填满后坑槽中央处应稍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
  (5)坑槽壓实
  从坑槽边缘部分进行压实;逐渐移向坑槽中部进行压实,过程中需要确保每次压实时有一定的重叠部分,以防止漏压,压实2-3遍后即可。为了达到有利于车辆荷载对于混合料的进一步压实,能够充分使混合料挤压到坑槽四周,使其与坑槽壁面更加结合紧密,并以防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出现脱落等压实效果,压实后期所达到的状态为中间部分略高于坑槽四周部分。
  三、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实体工程的施工应用,从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分析,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经过后期试验路使用性能观测结果表明,配制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能够完全满足沥青路面坑槽等病害的修补养护要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盖卫鹏.冷补沥青混合料养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
  [2] 梁腾飞,王正永.农村道路病害养护中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6(7):70-71.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不断的丰富国家的基础建设,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工程量的加大,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通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单位为混凝土
摘 要:震荡压实技术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的有效提高。该项技术在实际进行施工时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与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不仅对道路工程自身建设与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振荡压实技术;影响因素  通过震荡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进
摘 要:现阶段社会与经济在不断的进行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实现对时代发展与需求的有效满足,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建筑质量的保障。这不仅对建筑行业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
摘 要:目前公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行车载荷的加大对公路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路基作为公路施工的基础部分,其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关系着公路使用的寿命,为了提高路基结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加筋土施工技术来提高路基的结构的强度,以此来保证路基可以承载上方行车所施加的载荷。虽然加筋土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其相关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标准及复杂性质,因此对其深入研究是保证施工
摘 要:近年来,地震的发生频率越来越多,人们的抗震意识也在逐步加強,建筑防震就是防震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是随机性的,所以对地震的预防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极大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一、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地表的破坏和建筑物、工程设施
摘 要: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路面施工应用的重要基础,對于确保公路施工质量与使用安全性均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体系较为完善,能够为公路施工提供有利保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技术限制,为此需有针对性的开展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应用分析,通过系统化研究来对现有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其在路面施工中的有效性与适应性。  关键词:
摘 要:在明挖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与其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及完善,其中移动模架台车的应用在砼浇筑中所取得的应用效益较为显著,其具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浇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控化及高效化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此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基于此,以下对其进行了剖析解读,提出了在施工中对此技术高效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移动模架;明挖地下通道;台
摘 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与经济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建设得益于此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在真正意义上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势在必行。超厚底板式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一个难点长期存在于建筑施工中,因此必须实现對该项技术的有效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