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层状超稠油油水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互层状超稠油油井出水现状,对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油水分布成因进及油层分布控制因素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油井出水原因分析,确定了边、顶、底及夹层水分布区域及范围。针对不同油藏,不同出水类型,形成了机械堵水、管外封窜、大修内衬等一系列综合堵水技术。为曙光油田互层状超稠油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已经形成规模,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互层状超稠油 油水分布 出水类型 堵水技术
  随着超稠油产能建设逐步进入后期,超稠油老井已经进入高周期生产,递减幅度加大,超稠油出水井的挖潜具有很大的潜力,将为超稠油产量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超稠油井油水分布规律研究及防治项目的
  实施将具有重要意义[1]。
  1 油藏概况
  曙光采油厂互层状超稠油油藏,油藏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斜坡中段,主要包括杜84兴隆台、曙127454兴隆台、杜813兴隆台等主体开发区块,纵向上开发沙河街组沙一、二段及沙三上三套含油层段,含油面积6.92km2,地质储量5262万吨。
  兴隆台超稠油自投产以来,各区块都出现过油井出水的问题,主要为单井点出水,平面分布没有规律。超稠油油水关系复杂,分布有边、顶、底水和夹层水,加之兴Ⅰ顶和兴Ⅰ、Ⅱ组间隔层厚度小,极易造成窜槽出水。
  2 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兴隆台油层在曙一区全区分布,但不同油层组油层发育程度和分布不同:兴I组主要分布在杜84块;兴II和兴III组油层分布最广,几乎全区发育;兴IV组油层主要分布在杜32块;兴V组油层只分布在杜32断块;兴VI组油层在构造高位的杜84块最发育,而杜80块不发育。
  2.1 顶水分布规律
  杜84兴隆台以纯油藏为主,纵向上发育兴I~VI油层组,兴I油层组上覆为馆陶组,因而馆陶油藏的底水构成了杜84兴隆台兴I组的顶水;杜810及杜813油藏兴I组油层发育为水层,为杜80、杜813的顶水水源。
  2.2 边水分布规律
  兴隆台油层兴I~VI组油层在纵向上相互叠加形成了多套油水组合,造成油水界面不统一,但是边水一般不活跃,分布范围较小,对各断块主力油层分布区的开发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其中杜80油藏油层集中分布在兴II、III、IV及V,边水主要发育在断块中部及东南部,纵向上存在三套油水组合,上部油水界面:-930~-950m,-970~-980m,-1025~-1040m;
  2.3 底水分布规律
  曙光采油厂互层状超稠油油藏,底水分布广泛,除杜84兴隆台杜67井区及杜203井区发育兴VI组油层,其他区域全部发育有底水。
  2.4 夹层水分布规律
  杜80油藏由于兴III组油藏在东南部变为水层,构成杜80油藏的夹层水。杜813油藏的夹层水主要分布在油藏构造中部位置,位于杜813-46-68井区附近。
  3 出水原因分析
  3.1 油藏因素
  3.1.1 油水关系复杂
  兴隆台油层兴I~VI组纵向上相互叠加多套油水组合,造成油水界面不统一,并且兴隆台油层在不同断块油水界面有差异。
  杜80兴隆台油层纵向上可以看到3个油水界面,构造低部位早期的试采井多因油水关系认识低,高含水而未获成功;杜813块中间部位存在夹层水,导致杜813块中部油井大量出水。
  3.1.2 部分油藏隔层发育变薄,无法形成有效的油水阻挡
  杜813油藏兴I水层与兴II油层组间隔层发育一般为2.4~5m,难以形成有效的油水阻挡,随着采出压力变化,容易造成油水窜层。
  3.2 工程因素3.2.1 固井因素
  由于超稠油兴Ⅰ上,以及兴Ⅰ和兴Ⅱ间隔层较薄,部分井因固井质量差,在经过蒸汽吞吐后,极易造成窜槽出水。
  3.2.2 套管漏失
  超稠油吞吐过程中,频繁注汽造成套管局部应力过大,容易出现套管漏损,同时由于在油层上部固井质量较差,造成了水层内水体沿套管漏损部位流入井内,造成油井出水。
  4 防治对策研究
  通过实施完井套管粘砂工艺技术,提高固井质量,有效封隔油水层。
  其原理是在完井套管表面用特种粘砂胶均匀粘上一层粒径3mm的砂粒,在砂层表面喷上一层喷涂胶,再在加热炉内经150℃高温固化120 min。完井粘砂套管具有选择附着物的特点,可使第1界面的胶结强度比光套管提高3~8倍。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固井质量均合格,合格率达到100%。
  应用多种手段,对出水井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稳油控水
  4.1 通过实施机械堵水技术,加强对套管漏点的机动性治理,实现小成本高回报
  常规的机械堵水工艺是采用封隔器卡在出水点以下封堵水层,但是油井堵水后不能进行油套环空掺稀油降粘生产等管理工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此研究并投入了可掺洗式机械堵水管柱,此方法目前主要的应用于封堵顶水。
  4.2 应用综合堵水工艺,解决层间窜流
  综合堵水技术是指通过找水作业,并结合CBL测试,分析油层间窜流的可能性,通过实施射孔挤灰分割水层与油层间窜流,达到堵水的目的。此种堵水方法主要是针对油套环形空间的改造,可以广泛应用于由于不同水源引起的管外窜槽出水。
  4.3 大修堵水技术
  大修堵水技术是针对井身已经发生变形,无法采用较为简单的堵水技术而实施,在修复井身后,采用挤灰,或者下入小套管,重新固井封隔油水层的堵水方式,该方法投入较大,因此应用范围有限。
  5 结论
  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及隔层发育厚度为油井出水的根本性问题,在封隔油水流动通道的过程中,固井质量的好坏,起到关键性作用,机械堵水及综合堵水、大修堵水技术在油井出水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
  (1)粘砂套管技术在提高固井质量方面效果很好,有效防止了管外窜槽出水,实现了高含水治理的主动权。
  (2)机械堵水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漏点的确定,即通过找水作业确定漏点位置,上下封隔器及外管与套管之间密封封堵套管出水点,利用较小成本换来高效益。
  (3)综合堵水及大修堵水技术实施难度大,对作业技术要求较高,仍为后期治理管外窜槽井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国民,等.曙光油田勘探与开发[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5-97)
  [2] 雒红梅,等.厚层状边底水稠油油藏水侵规律研究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6,13(1):53-55
  作者简介
  李晓光(1986-),男,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从事油田开发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提升,综合实力也不断加强,教育水平更是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更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与发展空间。目前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存在的重要组成
近来 ,大家都很关心我国的储备管理问题,我想这个题目和金融安全也有一定的关系。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  如何界定一国储备水平的合理规模,迄今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就我国而言,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 至少要满足三个月进口的需要。  二、 我国外债约2900亿美元,要考虑到还本付息的需要。  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成功的国家,迄今累计已吸收约6000亿美元的外资。我们应考虑到外国投资方遣
【摘要】低碳环保随着人们对大自然保护意识增强而逐渐增强,依托环保理念而进行的一系列环保活动已经取得的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天然气市场的开发与选择也许要以环保理念为指导,以环保理念为基础,选择适应天然气运行的市场环境。本文针对环保理念指导下的天然气市场开发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保 天然气 市场  我国作为一个天然气使用较早的国家,在天然气的利用上逐步改善,使其成为了一种满足化工生产的燃料。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运输量的迅速增长,危桥总长逐渐增多。若将其拆除重建,不仅要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工期也较长;若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现有旧桥进行加固改造,桥梁加固后
目前,中国能源的消费现状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在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严峻。中国对矿产资源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和规范化的处理刚刚起步,由于综合利用效率不是很高,使得很多开采项目还没有批就开始干,这种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很多的矿山早早进入中老年时期,很多矿山进入了弊矿、弊山的危机。一方面资源非常紧张,一方面资源又在浪费,从而导致资源危机的局面。  中国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进口。很多矿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内的社会经济及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快速的发展。在交通行业中路桥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施工管理经验,对目前的路桥施工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讨论
2006年7月22日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上,“中国纺织产业安全报告”首次公诸于世。该报告是中国产业安全报告的系列之一,全文约3.8万字,本文概要摘登。 At the
根据中国黄金矿山的实际情况和汽车运输、窄轨铁路运输、架空索道运输、胶带机运输方式的特点,综合考虑矿区地形、运输距离、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和开拓方式等条件,论述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