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员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李晓霞(1977-),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河南 焦作 454000)
  
  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使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员队伍中,毕业于图书情报专业的本科以上的专业人才太少,大多数图书馆员是学其他专业转到图书馆的,这部分图书馆员对图书情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缺乏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因此对图书馆学知识了解的很少,只能在图书馆流通部门从事简单的借还书工作,很难完成较高水平的业务工作。而毕业于图书情报专业的图书馆员,又因缺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外语专业等相关知识,导致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2.进行素质教育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前沿阵地,随着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因此,对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管理过程中的第一能动要素,将对图书馆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图书馆员总体素质水平不高,缺少信息导航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迎接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所带来的挑战。
  3.素质教育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需要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宗旨,为读者服务的成效和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工作水平的标志。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对文献的利用是多方面的,需要提供的情报检索和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仍停留在一般对图书的借借还还上,就无法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准确、有效、快捷的为广大读者提供不同的文献信息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的内容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图书馆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场所,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主体,他们素质的提高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把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馆员素质就是以图书情报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观点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观念。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馆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关键,而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图书馆领导应根据本馆馆员的思想状况,加强馆员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工作不但是较繁琐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而且还是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图书馆工作的对象是读者,图书馆员每天都要为千千万万的读者提供各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既平凡又伟大。在这样的工作状况下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以职业道德为准绳,充分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精神,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业务素质教育
  业务素质是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部分,是为读者服务的最基本条件。只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日益更新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既要掌握图情知识,又要掌握其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水平,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学术和科研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图书馆员可以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博览群书,努力提高学术理论水平。
  3.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能力的最重要的场所,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需要图书馆员的引导和咨询,这样就需要图书馆员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教育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图书馆员才能够更好、更快、更及时为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
  4.心理素质教育
  乐观的情绪、健康的性格,饱满的时代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是馆员良好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是发展迅猛、变化巨大、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因此,馆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馆员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如果存在着心态不平衡、观念错位的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既损害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此,图书馆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处理好人际关系,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努力克服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调整和控制好情绪,做到对读者服务热情,对生活充满信心。
  5.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的高低在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来。高等教育是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地,图书馆员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是为不断发展和丰富人类文明而服务的劳动者,图书馆员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对读者情操的熏陶、感染和启迪至关重要。图书馆员笑容可掬的面容,谦逊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和优美文雅的举止,都会使读者对他们产生尊重和信任,同时读者在这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同时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因此,图书馆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并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三、高校图书馆员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基础
  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图书馆员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图书馆员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推广应用国内外各种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
  2.外出进修
  在对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可以采取有计划的组织学习,外出参观,如选派图书馆情报专业的研究生出国当访问学者或与国外高校图书馆进行交流,扩大在图书馆界的影响,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岗位培训
  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图书馆员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提高,做到学以致用。
  4.专题讲座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的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讲授图书馆业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是图书馆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掌握新技术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5.开展学术交流
  鼓励和支持图书馆员参加一些有创新、重实效的交流研讨会或学术会,这是提高图书馆员的学术科研水平的一种直观的学习方法。可以组织各学科专业人员撰写学术论文,从事专业研究,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向先进、优秀的图书馆学习,组织本馆人员去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这样有助于馆员开阔视野,引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这样就可以深入进行业务改革、并不断研究和创新,激发馆员对工作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馆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他们在图书馆的工作、学术地位也提高了。
  6.实行工作岗位轮换
  让馆员在内部合理、有序流动,可以使大部分馆员都有机会了解图书馆的整体运作,熟悉和掌握各种技能,同时也可以促进馆员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对不同岗位的应变能力,促使馆员由单一型向多能型人才转变。
  7.鼓励自学
  这是提高馆员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提升馆员素质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员根据工作实践和个人需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充电,使他们自身处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馆员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确定自选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图书馆也可以鼓励馆员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网络上自选内容,自定时间,不受时空限制,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比例,使更多的人得到教育的机会。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图书馆员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主动适应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把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樊五妹.关于世纪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7):191-192.
  [2]李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49-50.
  [3]邵莉娟,谷松立.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1):7-9.
  [4]兰荣娟.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论析[J].创新(深圳),
  2008,(2):113-115.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