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应如何对待呢?我认为,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改错课”这一课型,即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作为新的信息源,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现根据我多年的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教学中参考。
一.“改错课”课堂结构的设计
一个课型的课堂结构的设计必须以寻求课堂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因此课堂结构的设计也有个最优化过程,改错课作为练习课的一种,安排再几节新授课后,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我认为“改错课”的教学模式应是:根据这一教学模式考虑到练习课以学生为主,我认为“改错课”的课堂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五步:
1.思维定向,激起改错欲望,教师进行启发谈话,交代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定向,并鼓励学生做一次小医生、小老师,以激起他们改错的欲望。
2.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改错设计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
3.集体讨论,师生交叉反馈,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找准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反馈作用。
4.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改错课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现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防错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综合练习,检查改错效果有针对性地把与改错的练习题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做一次火力侦察,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应注意的是以上5步是个较完整的系统,学生主动地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可以由这5步组成一节课,也可以压缩成练习课中的一部分即改错练习。
二.“改错课”练习的设计
“改错课”练习设计直接影响着改错课的课堂效果,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练习。
1.练习内容的选择,“改错课”练习的内容绝大部分应选自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批改作业的同时做好错题卡片,对错误的类型、错误者、错误出现的频率等作详细的统计,在选取其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典型错误作为改错练习的主要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做个错题本,把自己每次作业中的错误摘录到一个本子上,以便在改错课上使用。这些错误题再结合不同的练习形式就可成为“改错课”上的练习题。另外,也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改正,以便预防类似错误的发生。
2.练习形式的设计。“改错课”上练习的形式应结合具体内容而定,原则应是灵活多样,切忌单调。“改错课”上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应是一个有坡度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练习形式的设计也应围绕这一系列要求安排得有坡度。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误题印在作业本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人轮流当“小医生”,给别的同学作业中的错题进行“诊断”、改错等。
安排“改错课”的好处是:可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错误订正,更有利于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同时改错训练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和影响。此外“改错课”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即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作者通联:627850四川省乡城县热乌中心校)
一.“改错课”课堂结构的设计
一个课型的课堂结构的设计必须以寻求课堂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因此课堂结构的设计也有个最优化过程,改错课作为练习课的一种,安排再几节新授课后,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我认为“改错课”的教学模式应是:根据这一教学模式考虑到练习课以学生为主,我认为“改错课”的课堂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五步:
1.思维定向,激起改错欲望,教师进行启发谈话,交代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定向,并鼓励学生做一次小医生、小老师,以激起他们改错的欲望。
2.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改错设计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
3.集体讨论,师生交叉反馈,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找准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反馈作用。
4.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改错课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现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防错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综合练习,检查改错效果有针对性地把与改错的练习题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做一次火力侦察,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应注意的是以上5步是个较完整的系统,学生主动地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可以由这5步组成一节课,也可以压缩成练习课中的一部分即改错练习。
二.“改错课”练习的设计
“改错课”练习设计直接影响着改错课的课堂效果,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练习。
1.练习内容的选择,“改错课”练习的内容绝大部分应选自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批改作业的同时做好错题卡片,对错误的类型、错误者、错误出现的频率等作详细的统计,在选取其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典型错误作为改错练习的主要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做个错题本,把自己每次作业中的错误摘录到一个本子上,以便在改错课上使用。这些错误题再结合不同的练习形式就可成为“改错课”上的练习题。另外,也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改正,以便预防类似错误的发生。
2.练习形式的设计。“改错课”上练习的形式应结合具体内容而定,原则应是灵活多样,切忌单调。“改错课”上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应是一个有坡度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练习形式的设计也应围绕这一系列要求安排得有坡度。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误题印在作业本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人轮流当“小医生”,给别的同学作业中的错题进行“诊断”、改错等。
安排“改错课”的好处是:可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错误订正,更有利于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同时改错训练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和影响。此外“改错课”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即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作者通联:627850四川省乡城县热乌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