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成就门户影响力

来源 :V-MARKETING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举重选手陈燮霞夺取首金到张小平拼下第51 金,16 天的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挥汗拼搏的竞技场,亦是企业品牌建设与推广的舞台,当然在赛事传播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各类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也都借助奥运比拼着各自的影响力。
  
  门户媒体影响力直线上升
  
  整个奥运期间,各大门户网站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博客、播客、论坛、留言板实时互动,电子杂志、手机报等方式全方位报道奥运赛事,力图通过互联网这一跨越时空界限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着奥运会的欢乐。
  每天门户网站的浏览量数以亿计,网民通过门户获取奥运信息的比例大幅提高,奥运报道的影响力都明显增强。单以8 月17 日夺金高潮日而言,据艾瑞“关于中国网民通过网络媒体对当日赛事关注情况”的调研显示,当天在四大综合门户网站上( 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获取赛事信息的网民比重达到81.81%。
  另据艾瑞在8 月份展开的关于“网络媒体报道奥运情况”的专项调研显示,约60%的网民首选新浪来观看开幕式或了解相关资讯。第一金产生后,有83.8% 的网民对新浪的“首金”报道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
  此次奥运报道当中,比较突出的是网络新媒体在原创与互动方面的优势。最引人注目的刘翔退赛事件发生后,高达95% 的网民通过四大门户参与了互动讨论,由新浪发起的刘翔调查24 小时内吸引了60 多万用户投票,新闻评论更是在12 小时内一举突破25万大关,刷新了多项互联网行业纪录。
  各门户网站对奥运报道的倾力投入,则是达成这一可观局面的重要原因。仅新浪一家,就组建了前后方共近600 人的强大奥运报道团队。借助博客、视频、论坛、手机新浪网等多种方式,新浪对奥运赛事进行24 小时不间断的全方位追击。而与世界三大通讯社( 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Getty 图片社的独家合作,更使新浪如虎添翼,打破互联网在奥运报道中的局限。
  
  营销能力因奥运提升
  
  在新浪的报道实力深入影响社会的同时,其营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依靠对大型事件营销的运作能力,新浪再次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同。奥运期间,新浪的博客营销、视频广告、社区营销等营销方式都借助奥运契机走到了网络营销舞台的最前列。基于这些营销手法的众多经典案例也纷纷涌现,如博洛尼再次通过新浪博客开展了“抢沙发”活动;联想也通过新浪开展了“我记录”博客评比活动;必胜客更是巧妙地将企业LOGO 植入新浪论坛表情。
  此外,新浪对营销互动产品的创新能力也被业界津津乐道,例如,新浪针对用户开发了“奥运许愿瓶”、“奥运博文树”、“奥运明星卡”等多款社区产品,增强了网民的互动体验,提升了企业营销的关注度。而针对奥运视频,新浪开发了视频插片广告、视频点播及直播页赞助广告、播客拉幕广告等多种广告形式。新颖的表现手法,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为企业带来了海量的眼球关注。
  据悉,奥运开幕仅5 天,新浪奥运视频广告的总播放时长已经超过30 万小时。视频直播页的鼠标响应栏目条广告,为中国移动带来了超过10 万的平均日点击,而播客拉幕广告则让世纪佳缘在投放第一天就获得了近8%的点击率。
  新浪营销中心兼华东分公司总经理葛景栋指出,奥运应该作为门户网站的一次试炼,也应该是一个过程。对于门户网站来说,无论有没有这个大事件,都必须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加人性化、互动性更强,进而提升平台的广告效果、互动效果以及再传播效果。可以说,新浪的营销能力及创新能力,在为客户创造营销价值的同时,也为后奥运营销开
  辟了一条新思路。
  奥运会的成功召开,促使门户网站地位提升,而新浪在奥运期间对营销执行及营销创新的表现,深化了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从中我们也得到这样的启示:门户新闻报道“硬实力”的提升固然最为重要,但营销模式的超前和营销手法的创新,在网络营销过程中新浪奥运频道成为网友了解奥运详情的首选平台也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他文献
李大伯,开门,我向您借一件东西!
期刊
物流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快递企业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快递企业都在为扩大自身的市场规模而不断改善自己,因此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了当前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