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确诊的真菌球型蝶窦炎病例(病例组)及同期273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真菌球型蝶窦炎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左侧较右侧常见,病程在半年内的患者约占40%;主要症状为头痛、鼻塞、涕中带血、异味涕、眼胀、鼻根胀痛、溢泪等。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相比,蝶窦炎头痛、眼胀、溢泪更常见(P<0.05)。CT表现为病变窦腔软组织影中有钙化影,可伴局部骨质的增厚、硬化、缺损。50例真菌性蝶窦炎中仅1例有二次手术史,手术治愈率高达98%。结论:真菌球型蝶窦炎临床症状多样,头痛、眼胀、溢泪具有相对特异性。CT诊断特异性较强,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的第一单元是解决问题,其中例2有个应用题“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一组的小朋友买走了8个面包,另一组的小朋友买走了22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遵循
本文以韧性较高的4,4′-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3′-二烯丙基双酚A共聚双马树脂(BMI/DP)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用刚性热塑性树脂PEK-C共混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树脂韧性。结果表明,少量的PEK-C能提高BMI/DP树脂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