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生活化的理论研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程教育在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从学生进入学校伊始,在众多的课程中便开始有思想教育课。然而,审视今天的高中政治教学,可以看出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理论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出现断裂。因此,怎样进行高中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是本文将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关键字:高中,政治,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高中政治教育从德育教育和法治、经济社会教育两个方面进行课程的开设和展开。高中的课程开始,学生要在建立思想道德的基础上,运用法治、科学,从经济文明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建立更加完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用生活化教学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真地将高中政治理论教育进行下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具体实施和教学启示三个方面阐述“生活化”教学法的概况。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常会教导学生要“学以致用”。换句话说,学生学到的知识终究是会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运用的;而生活中的智慧通过提炼、提升,汇聚成精华,才有了今天广为众人吸收、传播的知识。高中政治一个很大的部分是经济市场和货币原理,这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可以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类分析、了解社会的。因此,教师需要以新课程理念引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用生活化教学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以实现“知识与实践、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与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生活化教学”的教学实践
  高中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归其原因在于,高中教学其中一个很大的目的是应对高考。高中阶段,教师、学生双双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偏重于知识的“填鸭式灌输”,注重学生应试的解题技巧性练习,因此,课程教学活动便会显得严谨而刻板,没有活力。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只能是课本中的固定语句,应试时的“生搬硬套”。因此,为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教师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实践:
  1、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播,更是教师透过课程知识向学生展示社会百态、家国天下的平台。通过政治课堂,学生不仅仅要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更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及各国在世界舞台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追求。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教学姿态,和灵活机制的方法进行教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摒弃“一言堂”的旧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相互切磋、共同协作,慢慢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同时也给政治课堂增加了不少的“活力”和“新生”。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政治题目变得越来越灵活多变,越来越与实际紧密相连。但是,学生在高考政治中的表现却不尽如意,对于是那些注重能力考察的题目,学生变得束手束脚、无所适从;有的学生更是连题目中出现的事实资料都闻所未闻,就更别谈对事情的分析与思考了。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可以讲政治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在考场上却下笔无神,考出来的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一塌糊涂。所以,在现在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知识教授、能力培养、科思维方法的训练多管齐下。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较强劲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培养,让学生掌握系统性和整体化的知识,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三、“生活化教学”的教学启发
  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家长和社会都过分的注重学习的知识性和单一的笔试检验方法。这就造成了,教师片面的以学生考试分数来判断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甚至是以成绩分数来断定学生的品行和道德修养。
  针对这一现象,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反馈机制。教师需要在政治教学活动中,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主张建立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向上、提升道德修养、陶冶情操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政治生活化理论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实现,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用的人才,才能真正地实现全民素质提升的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扭转高中政治教学低效、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严峻局势,需要充分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并及时地转换教学思维模式,改善教学手段,大力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全面的教学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思想道德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将传统应试变为“活学活用”考察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强大的心理支持下,从容、愉悦地进行课程的学习。只有这样,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毅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伍菲菲,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生活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袁娜,论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卢惠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摘要:在新课改中,物理知识的教学目标是提升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为了真正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对教育进行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然而,不管如何改革,都必须通过信息的获得和理解,这是因为科学过程就是获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思维过程。所以,通过物理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分类号】G633.7  0引言  物理教学改革的核心标识是重点研究科学过程,也就是说在物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地图技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地图技能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图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22-01  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与政治、历史组成了文科的三大科目,在地理學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地图,不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认识地图是学习
【摘 要】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物理课堂中学生学习被动、重识记轻探索的消极学习状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被越来越多地运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大量成果,可是也凸显出相应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现下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课堂呈现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运用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要:对于幼儿来讲,入园初期普遍存在着不适应、不情愿的情况,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对幼儿教师如何帮助教育幼儿,解决入园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體会。  关键词:不良 反应 入园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6  两三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自然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有的幼儿开始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有的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独占玩具、打闹等;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独来独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
[摘要]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日渐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信息化教育时代已向我们走来。正因为这样,传统的课堂数学进一步解放,数字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凸显优势,将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数字化初中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的实践,与同仁们交流,使数字化教学尽善尽美。  [关键词]数字化 初中数学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字境下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优点:学习者可根据个别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23-01  职高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职高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强调为专业服务的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一堂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导入,让导入起到影响全局、辐射全课堂的作
摘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是针对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所开辟的一门以动手为主的实验课程。多年来,各高校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均进行了实验课程的创新,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电工电子专业学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的概念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