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怪兽、怪物为主角的影片相继问世。从童年阴影“大白鲨”到人气之王“哥斯拉”,从国产影片《长城》中的“饕餮”到美国大片《环太平洋》中穿越虫洞来到地球的外星克隆怪兽,可以说科技在变,怪兽也一直在变。
   “在经历最初的震惊和恐惧之后,人类正在从怪兽身上寻找自己。”我们对怪兽电影的喜爱,大概是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现实的焦虑,因而它才会经久不衰,不断被翻拍,被创新,被添加更丰富、更新潮的元素。
  荒 诞 的 未 来 , 永 恒 的 悲 剧
   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以两部作品闻名于世。一部是战争小说《桂河大桥》,1957年被拍成电影;一部是科幻小说《人猿星球》,1968年被搬上银幕,成为“人猿系列”怪兽电影的开篇之作。
   《人猿星球》这部较为古老的影片,算不上是科幻巨作,倒像是一个关乎宇宙人生的寓言,讽刺了人类的贪婪、欲望和邪恶,具有明显的时代隐喻和警世色彩。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蔑视生命,践踏自然。所谓的“众生平等”,在绝对的权威和能力面前变得不值一提。
   “地球上的生活毫无意义,我早就腻味透了,宇宙中定有比人类更好的种类。”幻想有多么真切,痛苦就有多么深刻。影片的第一重反讽是假设一个倒置的进化链,将人和猿的位置互换:曾经不可一世的人类变成了低能儿,他们不会说话,不会写字,被捕杀,被奴役,被用作科学研究;人猿则是智慧生物,他们有等级,有信仰,有知识,有权力,主宰着人类的生杀大权,以人类之道,还治人类之身。影片的另一重反讽则带有某种宿命感:强者统治弱者,似乎是一个宇宙真理。人猿世界的暴力和阶层划分,愚昧和守旧,俨然是人类社会的翻版和缩影,它们所在的时空,不过是对人类世界的重蹈覆辙。
   假如人类咎由自取,最终走向灭亡,疮痍满目的地球,还有能力承载一个新文明吗?
  如 果 世 界 可 以 温 柔 以 待
  
   1933年的老版《金刚》,可称为所有怪兽电影的开山之作。“金刚”的名字从此载入影史,在怪兽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2005年,拍摄过《指环王》的大导演彼得·杰克逊让这头巨兽再次雄踞帝国大厦之巅,譜写了新一曲壮丽的悲歌。猩猩还是那只猩猩,但故事却是彼得·杰克逊心中的模样,常规的恐惧经过蜕变,多了对人性更为丰富的刻画,多了温情、壮美和浪漫。
   骷髅岛的日落,帝国大夏的夕光——2005版《金刚》对人性中的贪婪、自大和无知进行了讽喻和反省。站在世界之巅,在战机的呼啸声中,在枪林弹雨的袭击中,这个丛林之王用其力大无比的一双拳头,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金刚死了。死于对原始精神的捍卫,死于对现代文明的绝望,死于自然与人类的鸿沟,死于人性的凶险和可怕。当这个庞然大物从帝国大厦的楼顶纵身一跳,你能感受到它喷薄欲出的情感和粗犷饱满的生命力量。在波澜壮阔的奇景背后,留给观众的是对残酷现实的唏嘘,是对人性之善的呼吁,是对未知自然的敬畏,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金刚的死,无疑是人类的悲剧。
  生 命 总 会 为 自 己 找 到 出 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今年6月下旬,北美电影的周票房榜冠亚军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包揽,而且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电影。冠军是首映于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亚军是首映于1975年的《大白鲨》。当人们受疫情影响,只能通过汽车影院观影的时候,最想看的竟然会是怪兽电影。
   斯皮尔伯格总是擅长在影片中找寻各种出路,而《侏罗纪公园》并非单纯的绝处逢生,更是一个基于硬核的科学构想展开的怪兽故事。世界很疯狂,侏罗纪公园的建设竟是源自蚊子血中的DNA,当已经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当地球曾经的主宰者降临,其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可想而知。
   公园中再造恐龙,是别出心裁的,也是极其狂妄的。影片在丰富的娱乐元素表象下,表达了对人类滥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深切担忧。“遗传力量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力量,但是你们摆弄它就像小孩子玩大人的枪。”质疑科学探索的边界和展现科技失控现象已经是老生常谈,人类若试图改变自然规律,不论是滥用克隆技术,还是生化武器,结局都将是遭受惩罚,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升温和电影特技的逐步完善,电影中的怪兽也越来越真实、可怕。透过恐惧的阴影,我们也在反思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科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寻找通往光明未来的出路。
其他文献
一个杭州女孩到北京上大学,同宿舍7个人。其中有个北京女孩,热情开朗。温婉的杭州女生一开始很为北京女生的性格所吸引,新生军训时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可是等军训回来杭州女生就受不了了。情形有点像你所说的,杭州女生为之苦恼,北京女生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是呀,她要是有一点点感觉,就不会这样了。  但杭州女生与北京女生的友谊还是持续下来了。现在,大学毕业了,她们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仍是经常打电话,发短信,俨然闺中密
【摘要】为了解学生的听力学习现状,帮助教师提升教学实效,在普高开展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中发现问题,寻求教学突破。  【关键词】普高英语听力 学习现状 学习策略 问卷调查  近年来浙江英语听力高考改革成为社会化考试,难度等同于公共英语三级。广大师生为此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学生的真实学情,笔者对笔者所在的普通高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内容涵盖日常听力学习的各
【摘要】为了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为了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需要我们用心、用爱、用智慧做教育,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身心健康、聪明活泼、富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儿童。  【关键词】全人教育 精致教育 幸福童年  2013年11月,我们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幼儿园名教师培养对象赴台湾考察学习。本次考察共听了七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五所名校、观摩了十多节示范课。此次考察学
“为爱找方法”的神秘答主:   您好!我很困惑的是,都2019年了,为什么生活中还是充斥着各种不合理现象?我说的不合理,并不是那种“为什么地球非要绕着太阳转”之类宏大而不可改變的不合理,而是和人们息息相关,且常常是能被改变的不合理。   先说和我有关的不合理吧。夏日炎炎,当别人家中空调常开时,我家的空调却少有运行的时候。如果我去开了,往往会遭到家人的痛骂,怪我又浪费钱,只知道自己享受,不知道家
【摘要】英语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重视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以及英语考试成绩的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演变成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的灌输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大降低了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将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有效课堂的内涵,并探究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能力导向 有效课堂 高中英语 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英语晨读过程中存在的现象,说明了晨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阐述了在晨读时教师如何正确引导,激发学生晨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晨读习惯,进而提高晨读的效度。  【关键词】小学英语 晨读 有效  一、小学英语晨读的现状分析  近期,我校三至六年级整班英语口语朗读比赛落下帷幕。从整体朗读水平而言,大多数班级的语音、语调、停顿、节奏、连读等各方面都体现除了对课本内容的再思考,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系统,是一种具有多层次的艺术结构;它不是教学环节的简单拼接,也不是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的基础上,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规划自己的教学过程,使之不断优化且走向有效。  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摘要】笔者从参加2013年秋季高级口译笔试千名考生的“英译汉”部分里析取五类典型高频错误:记忆错乱、借词发挥、跨文化意识缺失、无视事实和汉语表达能力不足,并逐个分析错误原因,并据此提出若干合理建议,以期对即将参加高级口译考试的考生、相关辅导教师以及翻译实践的训练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指导。  【关键词】高级口译 翻译 英译汉 错误分析  笔者参加了2013年秋季高级口译第一阶段的阅卷工作,批改约10
【摘要】《英語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诚然,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老师足够的关注。  【关键词】“隐形”关注 体验成功  《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教师,会关注特别优秀的孩子,因为他们是班级里的领头雁,是
一年后,当我身处异国的土地  远离亲人好友,故乡的云  我要在三尺书桌前挂上《赤壁赋》  每当我孤独空虚,绝望思念  只需抬头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清风即会掠过儿时门口那条河  从回忆中来到我身旁  提醒我,我不是凭空出现于此的人  漫长的历史中,和我有相同血脉的人承载我的过去  我从他们那里走来,继承人类留传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