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的教育家——魏书生

来源 :家庭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毛志成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教师应具有五个层次:一是大教师,二是教书匠,三是以教谋生者,四是因教误人者,五是恶教师。大教师是教师中的大者,是可歌可颂可褒可扬的教育家,而魏书生正是这样的一位大教师。自学成才的魏书生
  做一名普通的教师,这就是魏书生的理想。他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而为了实现这教师梦,魏书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求索。
  1969年,19岁的魏书生当上了民办教师。在学生们身上,他看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心灵世界,一个十分纯洁美好的世界”。两年的教师生活,使魏书生“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教育。在此后的6年工厂岁月中,厂里派他读大学他不去,要他当厂长接班人他不当。为了能圆教师梦,他努力工作,先后写了整整150次当教师的申请报告。1978年2月,魏书生终于夙愿得偿,到盘山县三中教语文课,当班主任。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魏书生“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教书育人之道很快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瞩目。
  1979年,他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除统考外,他没搞过测验、考试。一学期的教材,他只用30多节课就讲完了。但这届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县里遥遥领先,参加县里中学语文能力测验,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县30所中学听说读写竞赛,获第一名;升学考试成绩比重点中学平均分还高7,8分。六步课堂教学法
  魏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方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即“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提出新课的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找到答案。如果仍不能解决或者存在分歧,便再请老师“答疑”。问题解决后,学生自己出题或相互出题进行“自测”,检验学习情况。“六步课堂教学法”是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把握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书生这套教学法是以信息论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其结构主体是建立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他还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作出调整。例如:易懂的文章以学生“自学”解决问题为主,“讨论”“答疑”为辅。如果“自测”的效果很好,就可以略去“自结”的环节。这套教学法,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他说:“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如果学生把探求科学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乐趣,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利益,还有什么能阻挡住他们学习的步伐呢?”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
  1983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三次年会”在北京召开。在与会者中,有叶圣陶、吕叔湘、苏灵阳、白介夫等声名显赫的教育权威,也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专家,还有香港地区的特邀代表,共约百人。
  年仅33岁的魏书生,也出席了这次群贤毕至的教育盛会,讲的是德育问题。尽管这似乎是一个又老又旧的话题,难出新意,难获共鸣,但在小组里却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大家一致推举为第二天全体大会上的发言代表。
  在第二天的全体大会上,魏书生的发言进一步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每个人在大会的发言时间是有限制的,最多只能讲20分钟,连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不能违规破例。但是,在他讲了10多分钟后,会议代表便纷纷向会议主持人递条子提建议,要求延长魏书生的发言时间。他获得了整个会议的最大特权,讲了30分钟。
  当魏书生走下讲台时,那热烈持久的掌声和情不自禁的赞叹,便是最真实的评价。
  会议发言仍在继续,可魏书生已经被数家报刊的记者、编辑和一些省市的代表围了起来,约他写稿,请他讲学,与他探讨他在台上未能展开的诸多问题。
  上午的大会刚刚结束,大会主席团便召开了临时会议,经过研究,中午将一纸顺应代表之意的临时通知贴了出去:当晚原定的活动取消,改由魏书生同志详细介绍教育改革的经验。
  于是,当天晚上魏书生更为详尽细致地给全体与会代表又讲了两个小时。他的发言引起了整个大会的轰动,并被语文教学的行家们称为“爆炸性的经验介绍”。
  从此,魏书生的授课示范、教改报告、育人经验介绍、人生哲学漫谈,一发而不可收地向全国的每一个省市区辐射开了。把教书当享乐
  弹指一挥间,廿载流逝。时至今日,魏书生总结创造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语文知识树、班级管理自动化”等教学教改经验,业已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典范,其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表彰他在教育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全国劳动模范、模范班主任、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十佳师德标兵。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但当有人问他,在所有的角色中,现在更喜欢哪个7魏书生仍然这般袒露心声:“还是班主任!”
  “应该说我最擅长当班主任,当班主任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发现每个学生人性中最美的地方,启发激励他让他成才,在我眼里从来没有差生的概念”,魏书生说。
  有一次,魏书生班级转来了一名学生,语文考试才得了8分。他没有批评学生,在了解学生上课不听、回家不看书和不写作业后,他反而表扬说:“你看,你一不听课,二不看书,三不做作业,还考了8分,证明还是有基础嘛。”
  魏书生给这位学生计算期末成绩能涨到26分,学生不服气:“老师你也太瞧不起我了,肯定超过26分。”结果,期末考试出来,学生得了35分。学习兴趣被调动后,这名学生语文成绩逐步爬升,最后也能及格了。
  魏书生说:“曾经有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但我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就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相互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的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代替学习的动力。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教语文极为轻松,根本原因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编辑 王娜)
其他文献
艺术贵有感觉。倘若画家不是深深地被自然所感动,不是在艺术表现中超越自我,又怎么能以天地之心而为,舍其小我,写自然之美之象。画家张国亮直接面对龙门石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独特的个人感受,在历史与现实的撞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责任与能力的考量的矛盾体系中寻找到既属于自己,又吻合形象艺术表达的语言和方式。作品以水墨为主,打破传统绘画的一些成规,强化了“笔随气运,随机生发”的一面,从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是过去山里人生育观念的写照,也是造成贵州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然而历经30年艰苦跋涉,向来与贫穷落后划等号的贵州,却出人意料地把计划生育工作做在了全国的前面。这不仅让人有些疑惑,贵州这项工作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之一:蛋鸡养殖富苗寨  麻山,贵州最贫困的边远山区之一,历史上,经济文化落后伴随着群众的自然生育,以至计生工作开展之初,“一胎刮、二胎扎、三胎又刮又扎又罚”的
2016年5月24日至2016年6月19日,由《青春期健康》杂志社、《中国家庭报》联合举办,2016年“中华好父亲—微信随手拍”公益活动圆满结束。  父爱像是一座山,给我们以安全感;父爱是一片海,让我们在辽阔的海洋中尽显纯真……是父亲让我们懂得了坚强,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责任。总之,父亲,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深远的影响。在父亲节来临之际,表达对父亲的感恩,呼唤家庭成员、全社会对于父亲这一家庭角色的重
中国“客家人”通常来说.是指古代秦始皇时期开始流放的各国贵族、文人、徒人、探险家、戎边的军人和那些不愿受异族当权者奴役的名人志士,以及中原北方战乱饥荒等灾难被迫迁徙到南方的古汉族人。但随着后来各朝代的变迁在千年历史潮流中,中原北方各民族不断动态融合,而南方地处边远荒凉之地的一支汉族先民而则相对静止。在保持古中原文化原态风貌和血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精华,成为具有新特质文化和古汉族人基因
大连市友谊街道共有流动人口约13000人。友谊街道地处金州老城区城北地带,属于城乡结合部,针对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友谊街道加大了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力度,强化并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扎实有效地为流动人口、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解决流动人口办证难的问题,友谊街道利用四月份“流动人口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贵州世居各少数民族历史上形成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作者以广阔的视野、深厚的人口学素养和少数民族身份的体验,将其概括为十一大类型,并作了丰富而精彩的展演;更为重要的是,《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一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传统文化与人口发展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剖析,揭示了传统文化在人口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及其制约人口发展
根据预测,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到2020年,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人口素质不断改善,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全国总人口达到14.5亿人左右。  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总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离不开传统法则,这是艺术规律所决定的。就书法艺术而言,创新更需要传统功夫。可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是叶。如果离开传统法则,凭借离奇的想象,单在笔画上搞些乱踢乱跳,结构上搞些东倒西歪,在视觉上寻找一时的刺激,即使冠以所谓的创新,赢得了喝彩,也只能是面目夸张的鬼脸效果,那绝不是艺术。充其量是急功近利动机下的,带有自我性情的胡乱涂鸦。同时,创新又是一场或大或小的革命,真正的创
乡愁这种情感,就跟中国诗歌中的“意境”一样,个中滋味恐怕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切体会。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传达的这份乡愁,跨越历史的长河,仍能撩起我们情感的波澜;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则表达的了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乡愁是一种文化,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坚守。来自不同
今年以来,河池市以实施的“大人口管理”工程为抓手,通过“四个强化”,全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开展信息化工作倒逼机制,将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录入情况利用LED电子显示屏进行跟踪和公示,对进度慢或差错高的情况进行提醒,解决基层漏报、瞒报、入户不勤、底数不清、信息化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提升了人口计生干部的执行力。  二是强化长效管理。制定下发了《河池市全员(流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