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分布规律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逐渐被取代,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居民消费水平存在严重不均衡,并且这种差异日益显著。因此为了研究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给全国各地区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探究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区域差异,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比较分析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 TU992.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318-02
  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之,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逐渐被取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观念、民族文化和历史原因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不均衡,使得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各不相同,并且随着各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日益显著。这一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基于这一现实背景,为了研究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给全国各地区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探究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区域差异,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比较分析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分布规律。
  2 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原始数据,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操作性强。
  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资料做区域消费类型划分,比较各区域之间的消费差异,分析各区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分布规律。下面收集了8个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指标,如下表2-1所示:
  3 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R统计软件对选出的代表3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8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3.1 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
  把31个省、市、自治区分别分成三、四、五类,分类结果如图3-1、3-2、3-3:
  整理上述结果如下:
  4 结论
  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北京、上海這两个地区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地区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上海,作为最早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的大都市,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典范城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得突飞猛进的提高,迅速跻身于世界繁荣城市行列,成功与世界水平接轨。这很大程度上都增强了居民的消费信心,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第二、福建、广东、天津、江苏、浙江同属一类,都属于高消费地区,这与他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是离不开的。福建、广东处于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而生活消费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江苏、浙江在中国五千年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经济强省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积攒的经济实力都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天津市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近些年得到迅速发展,消费水平也呈现节节攀升的趋势。
  第三,青海、内蒙古、辽宁、湖南、山东、重庆通过其自身的努力,逐渐归为一类。尤其是重庆,从四川省划分出来后,其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立即得到明显体现,成为西部地区(除西藏地区外)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内蒙古、辽宁等地,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扶持和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其发展速度也极为惊人的,居民消费水平也逐渐与山东、湖南等地靠近。
  第四,而吉林、黑龍江、湖北、甘肃、贵州、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等地由于地处中国内陆地区,对外交流机会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处于中等地位。
  第五,西藏、新疆、四川、安徽、江西、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由于不利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得其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经济发展越好,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同时明显得出,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距离正在不断拉大,老百姓的贫富差距也在随之加大。因此,建议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调控各地区均衡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有效解决区域的协调发展、居民的收入消费均衡等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冯娅萍(1993—),女,山西高平人,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互联网+"的新模式与图书馆未来发展相融合,创建新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并对"互联网+"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互联网+"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发展趋势;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
期刊
摘 要: 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益,本文从作物生长期土壤耕作、肥水管理及植株管理等方面对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农作物;田间管理;土壤  【中图分类号】 DF4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88-01  前言  田间管理是农作物栽培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是保证优良品种生产潜力充分发挥
期刊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校毕业生在护士执业考试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我校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在校毕业生的焦虑情况,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在校毕业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43.85±7.96)分远高于全国常模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37.23±12.59)分,差异显著(P<0.05);自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担心他人对自己成绩差的评价、担心未
期刊
摘 要: 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观察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中实践操作教学一直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开展护理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今后在临床中治疗和护理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操作教学所具有的意义更加显著,不仅能够提高院校护理专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高等院校中如何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护理专业研究的重点问题。本
期刊
摘 要: 针对卷烟工业企业内部多专业管理体系有效融合,探讨适合行业特性的简约化管理途径,以管理实效及流程贯通为最终目的的优化方案,结合企业管理实践,阐述以ARIS流程平台为突破口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精益增效。  关键词: 管理体系;业务流程;ARIS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90-01  企业管理体系,是在战略方
期刊
摘 要: 为满足计算机兵棋运用于军事指挥训练的需要,对经过训练的指挥员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360度量化评估方法对指挥员的判断情况指标进行评分,此方法是构建基于计算机兵棋的360度量化评估模型。  关键词: 指挥训练;训练评估;量化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310-02  1 确定评估指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不断改进舆情的分析方法,将大数据思维及方法运用到网络舆情分析中去。首先要开始关注大数据分析,其次不再仅仅依靠语义分析,而是求诸于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再次要关联不同领域数据进行舆情分析,等等。总之,我們要突破传统,将舆情分析向大数据分析的方向创新。  关键词: 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2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同时,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医疗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比如,移动医疗、医疗物联网、远程医疗以及云智慧处理中心等等,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养老提供O2O模式的综合性服务;“互联网+”智能居家养老等。  关键词: 互联网+;居家养老;发展方向;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期刊
摘 要: 法治往往是现今时代下开展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行政法是公法体系中的重要核心,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对于社会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行政法治能力的有效提升将对社会管理能力起到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利用行政法提高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比如,一些与社会管理类似的政治机构常常被忽略;行政法的实际发展与社会管理相脱节等等。因此,通过行政法来对社会管理中的一些相
期刊
摘 要: 棉田在我国种植范围广,特别在新疆地区,这一类种植物的经济效益是新疆经济的基础,不同耕作方式对棉田杂草影响不同,不断制约着棉田的发展,本文主要概述了不同的耕作方式对棉田杂草的生长的影响,棉田杂草的主要分布地帶,主要类型等等。  关键词: 棉田杂草;化学除草;抗除杂草药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31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