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充电的手机电死人?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充电时,千万不要打电话。”前不久,在微博上,这句话是被重復最多的告诫。因为,微博上有消息称,一名23岁年轻漂亮的空姐,因为在手机充电时打电话,结果触电身亡。但网上部分专业人士,对此事产生了质疑,认为手机输出电压很低,不会致命,这名空姐的死,可能另有原因。后来据核实,该空姐确定为触电身亡,但当时是否正在用充电手机通话,还有待考证。手机专家表示,手机充电时电压高于待机时的电压,如果同时进行其他操作如通话等,电压会超过平时很多倍,容易使内部零件受损。而且不合格的充电器、手机电池,可能会因为设计缺陷、散热不好等原因,过热有爆炸的危险,这种事故在网上能搜到不少。专家提醒,在手机充电时,最好不要拨打电话。
其他文献
2004年7月31日,黄昏。我们这批军校毕业学员结束了教导队的集训,按照名单下了连,我也光荣地成为一名排长。  吹号,起床,出操,一切还是那样的熟悉。我紧跟在队伍后面开始了下连的第一天。早上战备教育,下午放假。教育前,指导员让我先做个自我介绍。虽然早就准备了几个“版本”,但一上台,几十双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我,顿时就蒙了,只剩下“临场发挥”。  “我是咱们连队新来的排长,我叫王超……”我用力捏了捏手心
期刊
我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因此我从小就听大人们讲了许多“最可爱的人”的故事,那时,我所崇仰的军人像是无法摧毁的铜墙铁壁,又像是气势磅礴的黄河泰山,我怎么也无法把神勇无比的军人与平凡的人联系在一起。当我考进了国防科技大学,叩开军旅之门,并在一个美丽的日子里因缘分收获了牵手之约后,我才真正读懂军人的情感,并渐渐意识到了我的幸福……  假设:如果没有那么多心中的“种子”  推论:爱是长在心里的藤蔓  我与陆
期刊
本期《名人连线》我们连线到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的武警8750部队部队长王毅。王毅,1963年10月出生,1980年9月入伍,大校警衔。入伍33年来,他先后带领官兵圆满完成“7·01”四川广元、“8·02”陕西宁强抗洪抢险,“5·20”利州山林大火扑救,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抗震救灾,参与组织多项执勤、处突演练。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先后被四川省表彰为
期刊
主料:白条鸭8千克,鸭嘴干燥、有光泽、无异味,  鸭眼不凹陷、角膜有光泽,肌肉结实、富有  弹性。  调料:盐100克,白砂糖100克,植物油3千克(实  耗200克),料酒400克,葱、姜各100克,  香菜50克,干辣椒、花椒、桂皮、茴香各10克。  烹飪流程:  1.用清水洗去白条鸭表面的污物,焯水备用。  2.将姜整个拍破,葱挽结,香菜切5厘米长的段。  3.锅内放水10千克,放所有调料,
期刊
浮雕、圆雕、镂雕、线刻、毛刻……一个个技法展现在眼前。时而细腻如春雨,时而快速如闪电,刻刀在手中既像刺刀,刀刀剔出骨架,又似细针,针针秀出表里,在竹筒上留下或浅或深的印记,1个小时后,一件成品笔筒出炉。看着这个印有“傲梅吐芳”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雕刻这个作品的就是96167部队中士罗求荣。在去年6月罗求荣才接触雕刻这个艺术形式,他从看竹雕录像开始学习,到自己动手制作,在短短的1个月内他凭借刻苦
期刊
第一步,器材泛水。随着门桥长一声令下,陆上器材卸载正式开始。对于舟桥架设来说这是第一步,一切作业都要从器材卸入水中开始。
期刊
第一代:79式特种舟桥  学名:GZQll0型特种舟桥 服役时间:1980年4月至今  兵器简历:我军1979年定型的一种制式渡河器材;全套器材由舟、上部结构、门桥附件、运输车辆、附属设备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开设浮桥和漕渡,战时用于保障重型武器装备和车辆的战略机动,保障长江南北贯通,可输送人员和机械装备通过江、河、湖等水域。  个性特点:人工作业量大,主要依靠人力搬、扛钢板架设,战士每天每人负重十
期刊
仔细看看,下面两幅图中有5处不同的地方,你找到了吗?如果你已找到,请来信告诉我们,来信请寄: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生活》老兵收,邮编100081,或者发电子邮件到313253037@qq.com,每期抽取8名答对者,我们将赠送一份精美礼品,答案和获奖者名单我们将在下期公布,赶快行动起来吧!  前不久,著名軍营民谣歌手小曾的“2013全国巡回演唱会”海口站成功落下了帷幕。在海口能见到小曾是
期刊
采访陈大民政委时,正值省军区师团干部集训,由省军区党委常委为干部授课。据说,这样的集中学习每个季度都要开展一到两次。采访安排在下午四点课后进行,陈政委夹着笔记本、端着水杯匆匆赶到了接待室。1米8的高个头,目光炯炯,笑容谦和,这是陈大民政委给我的第一印象。接下来的谈话,更多让我感受到的是这位曾多年战斗在野战部队的政委思想的深度。尤其是,他前不久发表在《求是》和《军事学术》上的文章,更是让我看到“后备
期刊
《解放军生活》可能会荣获首届解放军出版奖期刊奖——这条新闻早已以小道消息般的热度和速度在编辑部传播了一阵子。“下期《军营典范》又有得写了,这次解放军出版奖期刊奖出了个典范刊物叫《解放军生活》!”刚从新疆出差归来的王主编忍着得意的笑在编辑部例会上宣布消息。全军政工网首页上,《解放军生活》的封面下写着专家评审、评委会的评语:“基层官兵的益友、‘三贴近’的模范。”在《军营典范》里自吹自擂当然是笑谈,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