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bscan Ⅱ辅助无病史Double K法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准确性的临床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Orbscan Ⅱ辅助无病史Double K法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香港养和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20例患者,采用Orbscan Ⅱ测量患者角膜7~10 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利用角膜前后表面比率推算角膜屈光手术前角膜屈光力;根据计算所得角膜屈光力、植入的IOL度数、白内障术前检查的屈光状态、IOL–Master数据,应用SRK–T公式联合Double K法计算术眼的预留屈光度(无病史法)。同样应用临床病史法SRK–T公式联合Double K法计算本研究中20只眼预留屈光度。比较预期屈光值与术后实际残留屈光值的差值绝对值,即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

结果

(1) 无病史法:MAE在0.5 D之内11只眼(55%),MAE在1.0 D之内15只眼(75%),MAE在2.0 D之内20只眼(100%);(2) 临床病史法:MAE在0.5 D之内10只眼(50%),MAE在1.0 D之内14只眼(70%),MAE在2.0 D之内20只眼(100%);(3)无病史法与临床病史法比较:无病史法MAE(0.61±0.59)D,临床病史法MAE(0.68±0.55)D,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8,P=0.227)。

结论

Orbscan Ⅱ辅助的无病史Double K法可较准确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度数,在无法使用临床病史法时可以用其替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早期全身血流动力学与肾血流评分及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室早期复苏阶段(1、6 h)分别进行心脏超声、肾脏超声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肾血流评分及肾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共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39例。根据复苏后CVP的变化,分为CVP不升组和CVP上升组。CVP不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滴鼻诱导孤独症患儿行CT检查时睡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13年9至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拟行脑部CT检查的34例孤独症患儿为观察对象,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右美托咪啶滴鼻的方法诱导患儿睡眠后行CT检查。根据上1例患儿的入睡情况,按上下序贯法确定下1例患儿右美托咪啶滴鼻的剂量,以右美托咪啶滴鼻60 min内睫毛反射消失和Ramsay评分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