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冈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策略,研究样本为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PAH连续性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刻画生存曲线,Cox比例危险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人组40例,共有37例(92.5%)完成随访.其中有7例(18.9%)死亡(阳性结局),随访结束时间是2008年8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6.68±14.79)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有:LVEF减小(HR=15.06,95%CI:1.778~127.64,P=0.013)、NYHA心功能分级(HR=11.805,95%CI:1.628~85.61,P=0.015)、诊断PAH后使用大剂量CTX(HR=0.094,95%CI:0.014~0.65,P=0.017).结论 LVEF减小、心功能差是预测死亡的阳性因子.大剂量环磷酰胺的使用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不论采用何种麻醉方法,要求在围手术期始终保持气道通畅和气体交换良好,这种过程通常称为气道管理.在危重患者的急救复苏中,尤其需要切实做到此点,这是麻醉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每位麻醉科医师必须掌握的重点技能.为达到上述目的,麻醉者需要借助某种工具保持气道通畅,施行控制呼吸.现有用来维持气道通畅的工具各有其优缺点,面罩由于有可引起误吸且不易被发现,麻醉气体渗漏量大,同时还束缚了麻醉医师的双手等弊端,在
本文导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胱抑素C(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  方法: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入选研究组和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血清Cys C及hs-CRP水平。  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HbA1c、血脂、血压、Cys C、hsCRP及I
洗胃是中毒患者的首要急救措施.为达到尽快清除胃内毒物的目的,自2005年1月,我们对洗胃时的插管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型号F24的粗胃管经口插管,插入深度55~70 cm,洗液以清水为主,术中不断改变体位,重复洗胃2~3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