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c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林根刚出来打工不久,说实话,一开始他对城市是有些抗拒心理的,总觉得城市高大、威严、冷漠,让他觉着害怕,可很快,他就爱上了这座城市,比起家乡,城市更繁华、更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和善与包容绝不逊色于家乡。
  这天工地提早收了工,下午放半天假,一身灰一身汗的韩林根正要洗澡,几位工友兴致勃勃地喊他:“林根,走,上街逛逛去!”
  韩林根一听十分高兴,忙说:“好的、好的,等我洗把澡,换身干净的衣服就走……”
  可这时,早有工友一把拉住他,这位工友岁数最大,大伙儿都叫他大哥。大哥说:“不用洗不用洗,衣服也别换了,出发!”韩林根一愣,看看同样一身泥灰的工友,心说干吗不洗澡,这时另一个工友开口了:“林根,甭洗澡,也甭换衣服,听我们的,没错!”
  韩林根心里纳闷,可还是听了大伙儿的,没洗澡没换衣服就上了街。走了一会儿,韩林根很不自在,他老觉得路人的目光全集中在他们身上。韩林根又悄悄打量了自己和工友们,个个满身灰尘、衣服肮脏,确实跟环境不搭。意识到这一点,韩林根心里更别扭了!
  等他们上了地铁,这种感受就更明显了。地铁内锃光瓦亮,乘客们个个干干净净,就他们几个与众不同,刺眼极了。这时段地铁里人满为患,甭说坐了,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韩林根心说工作半天,本就累得腰酸腿疼,现在还得站着,这罪可受大了。
  就在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大哥忽然一屁股就地坐了下来,另外几个工友也如法炮制。
  韩林根一愣,他们这是干什么?虽说坐着肯定舒服点,可也太不雅观了,再说也占地方。
  韩林根正发愣,突然有坐着的乘客站了起来,对大哥他们说:“我到站了,坐我这边吧!”
  接着,又有几个人站了起来,他们竟然都起来让座!
  工友们嘴里客气着,可都坐了下来。接下来韩林根惊讶地发现,虽说到了一个站点,可刚才站起来让座的人并没有下去,而是站得远远的,脸上露出一种奇怪的表情。
  这表情是什么意思呢?有点复杂,又有点隐藏不露,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韩林根想了又想,终于读懂了其中一层意思:人家有一点点嫌弃。
  等韩林根他们到了目的地,准备离座时,韩林根发现原本干干净净的座位被他们弄脏了,因为他们的衣服都很脏。弄脏的座位,别人还会坐吗?
  下了地铁,韩林根忍不住问道:“大哥,我们既不老也不小,刚才人家为什么会给我们让座?”
  大哥他们一听,都意味深长地笑了,大哥略带羞涩地说:“因为我们脏吧。看我们坐在地板上,坐在座位上的人会有压力,他们怕有人把这一幕拍下来传上网什么的,然后人家会骂坐着的城市人冷漠、排斥农民工,同时还会夸赞农民工自觉,宁肯坐在地上也不肯弄脏座椅……林根,我们也是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了他们可能会让座的原因,后来再出来也就习惯不换衣服什么的了……”
  韩林根听大哥这么说,心里闷闷的,一路想了好久。
  时间飞快,这天工地又放假,大哥再次叫上大伙儿一起去街上逛逛。韩林根也答应了,不过他一脸坚决地说道:“这次我们洗把澡,换身干净的衣服再出去!”
  见大伙儿没反应过来,韩林根继续说:“上次我们那样做,虽说有了座位,可我清清楚楚捕捉到了人家眼睛里的意思,多少有一点儿瞧不起我们。大哥,城市是城里人的家,現在也是我们农村人的家,我们跟他们是平等的,为什么要靠自轻自贱来换取一丁点儿的便宜呢?我们老怪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可我们自己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
  大哥一下子愣住了,大伙儿也有点不自在,半晌,大哥迟疑着说:“要么,听你一次?”
  大伙儿再次上了路,这回都蛮清爽的,除了一位工友因换下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洗,继续穿着身上的脏衣服。
  走了一会儿,大哥忍不住嘀咕道:“怪了,这回感觉还真有点不同,以前人家看我们的眼光怪怪的,离我们也远远的,现在没有这种眼光了,心里蛮舒服的。”接着,他伸手一指那个没换干净衣服的工友,吆喝道:“现在就数你小子扎眼,下次不弄干净,不带你出门!”大伙儿听了,“哗”的一声笑了起来。
  这次在地铁里,依旧没座,韩林根他们和别的乘客人挨人、人挤人地站着。
  大哥用家乡话小声说:“林根,虽说没座位,可我心里是高兴的,因为城里人没有像以前一样躲着咱。林根,你说得对!”
  这时有个坐着的人到站下了地铁,那个没换衣服的工友动作快,一屁股坐了下来。大哥对他翻了一个白眼,没说什么。很快到了目的地,这个工友站了起来,不过没有人坐他的座,因为座位被弄脏了。
  这时,大哥从兜里掏出几张纸巾,飞快地擦了又擦。
  韩林根见了,心满意足地笑了。等他们走下地铁,地铁上的其他乘客也都点点头笑了。
  (发稿编辑:曹晴雯)
其他文献
胡刚是个惯偷,这次来到北方一个小镇,晚上找了家旅馆,拿出身份证准备登记入住。服务员是一位中年妇女,拿起他的身份证看了看,突然用异样的眼光瞪着他。胡刚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  登记好后,中年妇女还用手机拍下了胡刚身份证的照片。  胡刚住进了房间,他仔细想了一下,自己单枪匹马一个人,做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不可能在网上被通缉。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胡刚还是多了个心眼,打开窗户,和衣躺在床上。  胡
小王刚加入120急救队,跟着老李搭档出车,抢救危急病人。  一天,两人正在值守,一个紧急指令下来,说有独居老人心脏病犯了。记录好地址、电话,两个人上车直奔现场,上楼后 “砰砰”敲门,可敲了好一阵子没人应。  小王担心病人已失去意识,建议砸门。老李想了想,说:“事情紧急,砸!”小王年轻力壮,两脚过去,大门就散架了,两人冲进去把所有房间找遍,愣是没找着人。  老李疑惑地说:“难道不是这里?”小王一愣,
何剑爱喝酒,而且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次都把自己灌得醉醺醺的。妻子小粉很生气,放出狠话说,他要敢再喝酒,就让他滚出这个家!  何剑惧怕小粉,老实了一段时间,可不到一个月,又忍不住了。  这天,何剑从外面喝完酒回来,刚要推开院门,就听见小粉在屋里轻轻咳了一声——小粉在家啊!何剑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让小粉闻到酒气,那还得了?  这时候,邻居强子正好出来倒水,强子是不喝酒的,何剑灵机一动,转身就去了
十岁时,小宇跟随妈妈移民美国。小宇适应力强,英文很快就熟练起来,没多久,基本能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了。而小宇妈妈呢,她英文不太好,说起来总是磕磕巴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宇的英文越来越地道,在家里讲话也開始中英文夹杂,可对妈妈的态度却变得生硬起来。一次,妈妈想让小宇帮忙翻译什么,他却嫌弃地对妈妈说:“你天天呆在家里,怎么不抽空学学英文呢?”妈妈听了,落寞地低下了头。小宇觉得和妈妈的交流越来越困难,母
这个故事是爷爷讲给我听的,所以我觉得它一定是真的,虽然有些不可思议。爷爷说,在他小时候,贫穷的人还很多,村子里最穷的人要算阿铁了。阿铁原本开辟有一块荒地,却被村里既有钱又有势的那个人抢夺走了。那个心肠最硬的人警告阿铁:“村里所有土地都是我的,任何荒地你都不能开!”阿铁很伤心。这天,他晃悠到村里的学校,教室里,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讲的是一个园丁在手帕上种植花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阿铁却听得有些
很早时候有座桃花山,山下有一家三口:一对夫妻和婆婆。丈夫叫大牛,妻子叫小西。小西生得眉目俊秀,心灵手巧,心眼儿还特别好。一家人原本好好的,可惜刚成亲没几个月,大牛得了重病,为了给大牛治病,小西跟婆婆省吃俭用,还把家里的牛呀、鸡呀卖个精光,在那灾荒的年月,家徒四壁,连老鼠都不愿来光顾。  入秋以来,婆婆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大牛的病仍不见起色。一天,小西一早去挖野菜,山坡上能吃的野菜几乎已经绝迹了,大家
早年间,冀北以东有个小村子,叫盲肠村。村里男人好斗,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能打起架来。  有人打架,就得有人劝架。这劝架的差事,自然落到了村保长头上。盲肠村的保长不好当,男人们大多性如烈火,拉也拉不开。这不,上任保长因为劝架,头都被打破了。养好伤,他跟上级田乡约辞了官,说啥也不干了。  村保长的位置空了出来。田乡约希望村民毛遂自荐,还把俸禄提了一大截,可无人应征。田乡约急坏了,眼看马上又要交皇粮,没
林老头在机关大院看大门几十年了,一直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今年,孙子小豆子放寒假了没人带,林老头就把他接来,十几平方的门卫传达室,爷孙俩吃住都在里面。  周一这天早上,保卫股的刘勇军刚进单位大门就叫了起来:“林老头,我们大院里怎么跑进来一只野狗,你是怎么看大门的?”  林老头心里暗叫不好,这机关大院墙高门严,连个狗洞都没有,怎么会冒出条狗?会不会是小豆子出来进去的时候没注意,把街上的野狗放了进来? 
张家禾警校毕业后,远离家乡,来到这座陌生的二线城市,当了一名警察。在他单位附近,有条“好吃街”,一到晚上,满是小吃摊儿。4月2日这天,张家禾加班晚了,穿着便衣,顺道去夜市,想吃点串串香,填饱肚子再说。“好吃街”拐角处,有个刚支起的串串摊儿,摊前吊了块简陋的纸板,打印着几个字:“三毛一串”。摊主是个中年妇人,一脸憔悴,两眼无神,又不晓得拿出笑脸来招呼客人。路过的人,闻着她的汤料香喷喷的,看着她的串串
憨二长得呆头傻脑的,也没有外出打工,种着十几亩薄地,养家糊口。一天上午,憨二赶着牛车到紧靠公路的农田里耕地,车上坐着妻子小杏。这是村里唯一的一辆牛拉大板车,其实,不是憨二买不起“喝”油的“铁牛”,而是憨二太珍爱这牛车了,他对牛比对自己都好,一天三顿先把牛喂饱了自己才吃,每天半夜都要起来给牛添草料,风雨无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小杏一坐“铁牛”头就晕,而坐牛车就好似坐热炕头一样舒服。牛车一出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