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一味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应该是枯燥的、单一的、以练习为主和被动听讲的模式,应使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动起来。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以学生为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14-01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前写了一段话:“我听见了,但有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有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是真正理解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恰当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适时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周围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两段话,都强调了在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以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丰富活动经验,深入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渗透的重要环节。以下我就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在实践中自己获取知识和方法讲讲自己一些浅薄的理解。
  我觉得想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联系生活,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他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而动手操作活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且有效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学会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动起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强化感性认识,丰富学习过程,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数学只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时,才是富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我把本来抽象、不容易掌握的“确定位置”用排座位这一生活常见的事例引入,使这一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而学习数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二、 动手实践,让课堂活起来
  1.在动手中领悟知识
  数学的学习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在发现中感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才能共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去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取积极良好的感悟。这正是从“关注课堂”转向“关注学生”。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都缺乏生活经验,并且有以直观形象为主的认知特点,所以更多的时候都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感知,进而获得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漫无目的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应该建构合理有效地方法与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给他们创设“动手做”的机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指引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数学概念和结论。小学数学的部分知识逻辑性强,也非常抽象,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多以具体形象为主,慢慢地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样,知识与学生的思维中间就形成了一定的距离,这样,就给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想办法努力地缩小这个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不仅能减少这个距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动手中发展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学定教,但现今许多的课堂教学还都是以师为主的教学,学生仅仅只是参与者,并没有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指只是令性地让学生听说,观察,实验,讨论,实践……,虽然学生动了,但其实学生只是围着你打转而已,他们不敢也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会被这些条条框框给立马拉回来,学生的主观思维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所以此时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自己如何上课,却忽视了学生学的能力、学的兴趣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而学生如果能自己由脑而出、由手而做的去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所以适时地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是的,凡是学生能自己干得来的事,就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干,教师决不替代。数学课上,充分利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及媒体优势,使学生自由地参与活动,进行讨论,操作,交流。一个个新知必然会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的亲身体验探索中得以突破。
  三、 合作交流,让课堂亮起来
  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这种“开放式”,“沟通”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组中发言,每个人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所以这种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该在现在的课堂中多倡导。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这体现了数学课堂动态生成。通过动态生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想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作者单位:瑞安市仙降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2)
  [2]冯艳国.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3]刘雪芳.追寻小学数学教学的“美丽转身”[J].新课程学(学术教育),2012(9)
其他文献
"设计"这个词,在我国美术教育领域里公开使用,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国美术从设计所包括的表面形式看,它的源头可以在造型教育的体系中发现.
摘要:大学生英语学习规律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大学生在内化英语知识、培养英语技能和应用能力方面揭示出来的本质的。普遍的。必然的关系或联系的探讨,反映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而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则研究则是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出发,探讨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的研究。通过这种研究,为英语学习者提出最佳的学习方案和学习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通过制定和落实《工程质量监督环节操作规范的实施办法》,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效能,强化质量监督执法地位.
400多年前,我国明代著名的园林学家和画家计成在他划时代的巨著<园治>一书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创作理论.他强调以尊重自然环境和自然形态为前提来充分发挥的主观
在我国土地利用紧张的情况下,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缓解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战略性选择。在分析影响建设用地发展规模的因素——国家的政策、经济、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