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共建开放透明包容的东亚共同体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ywf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会议。这次峰会的召开向世界表明,中日韩这三个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将携手共谋发展,这将对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在文化底蕴和传统风俗习惯上有共同渊源,在历史上就有着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传统。虽然在近代历史上出现过日本侵占中国的事实,现在仍存在着关于东海问题、钓鱼岛等领土问题的冲突,但在社会日益发展和稳定的现在,为了更好地和平发展,各国都在求同存异的指导思想下,谋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想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寻求合作。在三国峰会前夕,日本新任首相鸠山公开表示,“三国之间存在的历史等问题,越说越麻烦,矛盾也越多,用区域一体化去克服是最好的方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指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互谅互让,共同促进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和谐。韩国总统李明博也表示三国合作是必须的,将对地区和世界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可见,这些国家领导人都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关键的发展时期,他们都把存在的分歧和摩擦暂时放下,以大局为出发点,争取合作发展。
  三国之间的依赖性很强,尤其是在经济合作方面,相互联系密切。例如2008年,中日贸易额超过2000亿元,中韩贸易额接近2000亿元。中国是日韩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日韩则分别是中国的第三、第六大贸易伙伴。而在金融、贸易、环保、能源安全、旅游等众多领域,中日韩三国存在着互补性的資源,在合作中可以各展其长,而不是相互抵消力量。比如在金融方面,日本有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势必对中国、韩国发挥更大影响作用;中国人口众多,日本也有一亿多人口,旅游业存在很大潜力;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方面,日本走在了其他东亚国家的前面,这方面的取长补短也大有文章可做。总之,不论中国,还是日本、韩国,为了其自身的长远利益,都不会破坏现在的格局,而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发展。合作便是彼此最好的选择。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据预测,日美欧等先进国家2009年的经济为负增长,而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实际增长率则可能达到3.9%,而且今后10年还会维持在6.4%的增长水平,因此被视为世界经济景气恢复的原动力。韩国由于韩元暴跌,经济受到巨大的创伤,也需要寻找复苏的突破口。在这种形势下,促成了2008年中日韩三国首脑第一次会议。
  今年9月,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执政后,大胆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并表示将不参拜靖国神社,可以看出日本民主党正在准备逐渐从东亚地区的“历史问题”障碍中脱身,积极开展“东亚共同体外交”,为更好地开展中日的经济合作打下基础。日本民主党是初次上台执政的,其执政经验基本空白,对经济恢复暂时还开不出灵丹妙药,因而便寄希望于通过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改善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领域都取得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韩首脑第二次峰会举行。这是顺应世界区域政治、经济合作趋势的一种选择。
  中日韩三国合作最初是于1999年拉开序幕的。时任中国国家总理朱■基、日本首相小渊惠三、韩国总统金大中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通过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三国在10+3框架内的合作;2003年,温家宝总理与日韩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了推进三国合作的联合宣言,初步明确了三国合作的原则和领域,这是三国领导人首次就三国合作发表共同文件;2004年举行了三国领导人会议,为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制定了具体规划。2008年12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了首次“10+3”框架外的首脑会议,开启了三国互利合作的新纪元,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独立会晤趋于机制化。今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召开,对中日韩10年来的合作作了全面回顾,并对以后的合作作了全面展望和全面规划。
  中日韩三国经过10年的磨合,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这次会议能把建设“东亚共同体”确定为中日韩合作的长远目标,颇具新意,在加强互利合作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层次,有利于巩固和深化三方在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这次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也体现了三国的合作诚意。声明指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开放透明、尊重彼此文化差异是三国合作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今后三国合作应该遵循的原则。三国将秉承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推动三国关系朝着睦邻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
  《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还指出,三国共同利益不断增长,对话机制日臻完善,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并提出在未来充满机遇的10年里,如何规划三国合作方向更关系到三国的可持续发展,许多迹象表明,区域经济合作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三国在对未来合作的规划中,把增进政治互信放在了第一位,并强调要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人文交流、促进亚洲和平稳定与繁荣、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中日韩领导人都对加强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和全方位合作充满信心与希望。
  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而东亚又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作为该地区主要国家的中日韩三国地位就更是举足轻重,三国经济总量占东亚的90%、占全球的近17%。三国的合作不仅可以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实现地区和平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的复苏和稳定增长寄予厚望。尽管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并且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又有历史遗留的一些触及到各国利益的问题,还有现实利益对立等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但是,中日韩领导人从大局出发,从三国的共同战略利益出发,暂时搁置了彼此间的差异和对立,召开了这次北京峰会,为三个国家彼此间分享对方空间和发展机遇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合作凸显了互利共赢的合作主题,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振兴亚洲区域经济开启了新篇章。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责编/彭澜)
其他文献
以主曲霉AS32811为发酵菌种,农用废弃物麸皮7.5g,玉米芯6.0g为出发培养基,在自然pH值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衣康酸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