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记之深海探秘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型鱼之国
  随着时间的脚步渐渐加快,地球的形态也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时代。海西运动令许多地方的土地拔出海底,划出属于自己的领地。于是,也就有更多的动植物走上陆地。虽然如此,但是海底的生物也不甘示弱,越来越多的鱼形动物在海中演化出现,而隶属现代的鱼类——硬骨鱼也开始壮大自己的家族了,因而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但是这个“鱼”可与我们现在的“鱼”有很大的差别。那么不同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带领各位参观水下的“巨型鱼之国”吧!
  提塔利克鱼
  提塔利克鱼是在加拿大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的,化石保存情况良好。提塔利克鱼的名字源于因纽特语(生活在北极附近因纽特人所使用的语言),翻译过来是“江鳕”,与鳕鱼有亲缘关系。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提塔利克鱼同时拥有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特征,被认为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物种。它的“鳍”可能无法用来行走,也许能够用来支撑身躯,请在脑中试想一下人类“伏地挺身”的模样儿。提塔利克鱼的前鳍肌肉发达,并且可以像人类的手腕一样自由弯曲,因而当它想要急速移动时,无须担心身体底部的稳定性。
  当然,伟大的科学家们也细心地注意到了提塔利克鱼头顶上的气孔,这表明它拥有功能和腮一样的肺脏。当它在温度较高、含氧量较少的浅海地区活动时,这个器管就会促进其肋骨向更强壮的方向进化,让它能够在任何时间内离开水域,是向陆生动物进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构造。
  对于提塔利克鱼生活的环境,相关研究人员假设,它应该生活在浅海地区,或沼泽,或池塘。也许还会利用它们特化的鳍来岸上走一遭呢!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提塔利克鱼,就去看看电视纪录片《动物世界末日》吧,它可是第二集的主角之一呢!
  菊花变成石头了?
  乍听菊石的名字,你可能觉得非常困惑,以为它是一种石头。其实不然,菊石是一类已灭绝的海洋生物的总称,大约在晚志留纪至早泥盆纪首次出现在地球上,起源于鹦鹉螺。它的身体是盘状壳,卷曲且两面对称。表面光滑,有光泽,可以看到细细的生长线纹。有的还长着非常有特色的花纹,比如纵棱、横肋和刺等。
  平常菊石都懒懒地漂在海上,幸福地晒着太阳,大家也都能看见它们身上发出的耀眼光芒。但是一旦死了,菊石就会沉到海底,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掩埋,从此海面上也就少了一道明媚的风景。但是,你千万不要可惜,因为虽然它们失去了生命,但是同样会留下自己的价值。那么到底是什么价值呢?当海底的细菌分解自身遗体时,会改变水的性质,矿物质的溶解度也就降低,然后一圈一圈地“趴在”菊石的尸体上,也就高度保留了菊石的尸体,为科学家提供许多远古的研究材料。
  快快远离海洋霸主
  邓氏鱼活跃于泥盆纪,被称做该时代最大的“海洋掠食者”,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有脊椎动物之一。恐龙很老了吧,但邓氏鱼家族可比在陆地上出现的第一只恐龙还要老1.75亿年。这个种族的身长从8米至10米不等,体重可以达到4吨,主要就吃身上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从外形上看,邓氏鱼的脑袋上有甲状的包裹物。它的咬合力惊人,最高可达5吨,可以轻而易举地一口咬穿由硬壳保护的鱼类或无脊椎动物,因此有学者认为咬合力是所有动物中最强大的。但是,它无法消化掉食物的硬壳,因而会吐出它们。在当今社会里你一定认为鲨鱼凶猛无敌,致人非命吧,但在邓氏鱼面前,这种肆无忌惮、称霸海洋的鱼类可就什么也不是了。如果被邓氏鱼捕捉到,鲨鱼可要小心不被咬成两截了!也许你要问,既然邓氏鱼这么厉害,为什么没能存活至今呢?有科学家认为,由于体形巨大,邓氏鱼就无法拥有可观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随着岁月的变迁,在其进化中就输给了比它小的鲨鱼,永远地消失在地球上了。
  这位海洋之霸除了拥有惊人的咬合力外,吸力也十分强悍。它居然能在0.02秒内,利用强大的水压把猎物吸进大嘴中。最终,因为同时拥有无比厉害的吸力和咬合力双重技能的邓氏鱼,也就成为泥盆纪时期的海洋霸主,令人闻“鱼”丧胆。
其他文献
看到这个看似恐怖的东西,别急着尖叫,它其实是一株没什么“杀伤力”的真菌。这种真菌学名叫做“阿切氏笼头菌”,原产澳大利亚,后来也被引入别的国家。它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吓人的地方,就是年幼时的模样看似惨白的人手。不过,它成熟之后,就会变成酷似章鱼触须的样子,还可以吃呢。当然,前提是你受得了它那股奇怪的味儿!
期刊
摄影师在墨西哥湾拍到了一幅动人场景:成千上万条魔鬼鱼从海面跃起,集体凌空飞跃。它们跃出海面的高度在3米左右。魔鬼鱼学名蝠鲼,身体扁平,有强大的类似翅膀的胸鳍,因为形状吓人而被称为“魔鬼鱼”。至于它们为什么要集体跃出水面,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甩掉身上寄生虫和死皮的自我清洁方式,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它们的一种娱乐活动。  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电锯  在大山中采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巨型
期刊
短暂的菠菜电  有人问,植物要发电。难道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了吗?当然不是,植物并没有舍弃光合作用,毕竟这才是它们的“老本行”,发电只不过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顺便做的事。  我们知道,科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多想。后来,日本科学家利用菠菜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的秘密时,偶然发现菠菜叶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还不断在叶片内产生电流。因为这些电流是光合作用的“副产品”,
期刊
这阵子,迪士尼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超级机器人——大白着实火了一把。它呆萌的表情、臃肿的身材,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颠覆了大家对胖子的印象。《超能陆战队》讲述了科学天才小宏为哥哥复仇的故事。影片从多个角度向大家阐述了“科学”的概念,那么科学究竟是什么?这还得从大白开始说起。  科学是高智能机器人  大白(英文名字是Baymax)是超能陆战队的头号王牌,它是主人公小宏的哥哥泰迪制造出来的医疗机器人
期刊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此刻也会从梦中清醒过来。当你顺着晨光的方向往窗外看去,刺眼的光线会使你不自觉地闭上眼。可这时你一定会体验到一种奇怪的现象:闭上眼睛之前看到的图像好像依然就在眼前,可眼睛确实闭上了,怎么还能“看”到图像呢?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现象,咱们不妨先做个生动有趣的小实验,也许透过它你就能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了。  实验名称:小鸟入笼  实验工具:两张大小相同的硬卡片,一根
期刊
“就是他们。”顺着机场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警长斯科特很快就在人群中看到了这次行动的目标——三名光头旅客。  根据线人提供的情报,一名间谍即将潜入国内。目前还没有搜集到有关这名间谍的真名、目的等情报,只知道嫌疑犯是一名光头男性,将在今天从这座城市入境。经验丰富的斯科特被派遣到这里的机场,协助调查。  因为不知道嫌疑犯潜入的目的,所以不能打草惊蛇,不能盘问、实施抓捕,而是要锁定目标,进行监控。令人意外
期刊
这个小玩意儿看着小,用途可大着呢。通过和智能手机配合,它能够随时随地扫描并翻译你遇到的任何不懂的文字,还能将扫描到的内容同步到移动设备上,直接应用在电子文档、电子邮件或浏览器中。更酷的是,它还支持多种语言。
期刊
战斗的牺牲者  — 靶机诞生  两军对垒,飞机是取得制空权的关键武器,打掉对方的飞机又是抢夺制空权的主要方法。那么如何打掉对方的飞机呢?当然是用导弹呀。  可是问题来了,咱们造出的导弹能不能把敌方的飞机给打掉呢?这得通过实践验证,需要真枪实弹地“放一炮”才行呀。  问题又来了,现在是和平年代,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朋友,就算谈不上是朋友,那也不是什么“死敌”,并不会放飞机过来与你“开战”的,所以眼下在
期刊
十多米的瀑布倾泻而下,将水面拍得哗哗作响。即便是站在岸边,也能感受到水花带来的丝丝凉爽与惬意。可是,此刻站在岸边的斯科特,感到的却是一股股寒意。中午时分,警长接到报案:道恩在这个小湖中淹死了!  说起道恩,他可是本市的风云人物,常年排行全市富豪榜的前三位!他的死亡,引起了斯科特很大的关注。尽管报案人说道恩是游泳时溺水而死,但斯科特还是没有掉以轻心,并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案发现场位于山区一处瀑
期刊
中生代的时间轴  中生代是显生宙第二个代,是显生宙三个地质时代之一,距今约2.5亿年至6500万年前。中生代  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纪。  中生代的地貌  中生代各大陆逐渐移动到接近现在的位置。劳亚大陆分裂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和南极  洲,只有澳大利亚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  破译恐龙  随着二叠纪大灭绝事件的发生,地球也进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