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具有全球性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二十年来发展基本有序,城市规划功不可没。但是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发展,城市规划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未来的规划领域必须有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1  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自2001年12月l1日起,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正式成员。“人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商贸、进出口以及产业结构,还会间接影响到产业的空间布局,政府的规范化管理与法制化建设以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等等,由此会对城市建设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人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会反映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会反映到城市与城市的关系上来,这就包括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包括与国外城市的竞争。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城市的竞争中所表现的综合实力,可以用“城市竞争力”来描述和概括,城市的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对外来企业吸引力的大小。“人世”带来的对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些新要求,这是需要城市去适应和满足的,面对“人世”造成的更加开放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个城市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努力提高竞争力。    规划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力量,它的作用应当是为经济发展机会提供充足、必要的空间,并设法找到最有利于城市在区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有利于城市问题的解决,最具有发展结构的适应性和安全性,最能够体现成本、层次和人文环境特色的空间区位。规划着眼于国家与区域的发展需要,提出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应当承担的作用,也对各种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框架,以保证各个局部发展能够体现总体发展的目标,同时规划也体现了城市发展内在的需要,以及在外部资源供给条件下各个局部在未来预期的发展中将要负担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规划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和富有弹性的,从规划角度综合考虑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问题,以应付人世后的“世界城市”或“全球性城市”的严峻挑战。    2  中国进入了城镇化的新时期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后,在二十一世纪初,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条件已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策,并要求“积极稳定妥当地推进城镇化”。   这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首先,对城市发展不再强调控制,而是要求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其次,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第三,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第四,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小城镇战略,应当是国家城市化总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应大量进入小城镇。    在城镇化的新时期,城镇化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要求,即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45 ,每年有1200万农民转为城镇人口。城镇化的加速,要求在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内部发展的合理化。城市规划肩负着区域城乡统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重任,新世纪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3  改革和创新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快步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城市规划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开发建设就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但还是不能适应国家加快城镇化战略的迫切需求,城市发展中矛盾表现在:1、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数量不小,屡禁不止;2、城市旧区建设密度过高,中心区超强度开发,环境质量下降;3、城市新区开发随意性大,“开发区热”造成用地浪费;4、大城市交通不畅,环境污染加剧;5、城市的建筑和空间体形环境不理想,缺乏协调,缺乏特色,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受到破坏;6、城市生态建设滞后;7、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混乱,沿公路建设成风;8、很多建制镇规划形成虚设,建设混乱,乡镇企业占用大量耕地。这些问题在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机制落后,体制不顺,法制不强,体现在:    (1)新中国城市规划源于“一五”时期学习原苏联的城市规划一计划经济下的规划。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土地有偿使用,原有机制已经不适应。    (2)部门专业规划对城市的影响、一些开发区封闭运行,从“条条”、“块块”对城市整体肢解,使规划在体制上困难。    (3)规划实施缺乏监督机制,法制滞后,有法不依普遍,城市規划法急待修订。    (4)城市实施编制审批及实施制度也有待改进。总体规划内容过多,编制审批周期过长,远不能适应建设实际需求。    (5)区域规划尚未开展。在当前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城乡经济布局结构大调整时期,急待开发区域规划。这是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保护和城镇布局的综合规划。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强调城市(乡)规划的重要性。国务院最近强调“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具有意义”,国务院领导指出:“城乡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规划工作水平,把我国的城市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好,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许多城市的领导已经把城市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法制的健全,有赖于合理体制的需求或建立,而合理体制的建立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规划机制的正确认识与定位。城市规划面临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其他文献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天台县以加强“村容村貌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 空心村改造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认准一条理——要让
期刊
在产品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下,买方市场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产品竞争过渡到顾客满意的竞争。这种新的竞争形势要求企业实行顾客满意
今年3月份制订实施的《天台县新农村建设十大推进工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下一步,要按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理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村庄改造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结合天台实际,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一)推进建设模式创新。  1、创新改造模式。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定位,创新村庄改造模式,强化规划管理,提高新农村规划建设水平,
期刊
摘要:针对射线探伤拍片作业的工程实践和作业时间的特点,根据国家有关辐射防护方面的标准、法规规定,为从理论上消除公众对射线源(X光、γ源)的恐慌心理,以免在施工中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特撰写此文。  关键词:射线源、屏蔽、辐射防护、剂量当量率、剂量当量、吸收剂量、安全距离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使之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保障个人所受到的剂量当量不
期刊
提要 通过对天津市东丽湖地区现状生态基础的分析,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东丽湖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土地利用、交通、绿化等各个方面,运用可持续理论作为支撑,实现东丽湖地区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其中对于东丽湖地区最为核心的生态元素——水,做了重點阐述。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 水 流动 绿色交通 和谐   一 前言  1 背景  随着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的加快,位于天
期刊
摘要:城市经济发展并不单单指城市经济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到城市环境方面的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局对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政府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来对经济进行引导和调控。对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