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发射在核电厂二回路阀门内漏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电厂二回路管道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关断型阀门,其中重要蒸汽与给水阀门的参数相对较高,一旦内漏,不仅直接影响机组出力,还会造成阀后管道的气蚀、闪蒸、液滴冲击及流动加速腐蚀等老化问题。本文介绍了声发射内漏检测法在核电现场的应用,并基于理论公式及试验数据评估出内漏量,为电厂开展基于状态的维修提供了指导,在提高机组出力的同时,减少了维修成本。
  关键词:声发射  阀门  内漏  老化机理  监测
  中图分类号:TL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5(c)-0045-03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Emission Method in Internal Leakage Detection of Secondary Loop Valve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MA Yong  QIU Xianmiao  DING Zhaojian  LIANG Guangxue
  (Guangxi Fangchenggang Nuclear Power Plant, Fangchengga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8001  China)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shut-off valves are used in the secondary pipeline system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mong which the parameters of important steam and feed water valves are relatively high. Once the internal leakage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the output of the unit, but also causes aging problems such as cavitation, flash, droplet impact and flow accelerated corrosion of the pipeline behind the valv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emission internal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in nuclear power field, and evaluates the internal leakage based on theoretical formula and test data, 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state-based maintenance of power plant, and reduces the maintenance cost while increasing the unit output.
  Key Words: Acoustic emission; Valve; Internal leakage; Aging mechanism; Monitoring
  核電厂常规岛蒸汽与给水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关断型阀门,这些阀门一旦发生内漏,将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及机组出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在高能的二回路管道系统中,阀门一旦发生内漏,还将引发一系列的腐蚀问题,形成更加隐蔽的缺陷。因此,阀门内漏长期以来一直是核电厂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关注技术问题。
  1  阀门内漏的危害
  阀门内漏不仅将造成高品质工质的浪费以及安全风险,还将造成阀门上下游压降过大,而引发一系列的潜在腐蚀老化问题,如气蚀、闪蒸、液滴冲击侵蚀[1]及流动加速腐蚀,这些老化降质如不能被及时探测到,一旦失效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2]。
  1.1  气蚀
  气蚀也称为空泡腐蚀,当流体通过阀门泄漏形成的通道时,流体的流速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蒸发为小气泡。当气泡到达高压区时将迅速崩溃,产生局部真空后导致阀门下游金属管道表面产生损伤。气蚀过程中压力与距离的关系见图1。
  1.2 闪蒸
  当高压液流通过阀门泄漏区域时产生剧烈的压降而形成气泡,由于下游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气泡并不发生崩溃,产生比液体平均密度低得多的两相混合流,这将使下游流体的流速大大增加,高速液体冲击将对管道及其部件产生闪蒸损伤。闪蒸过程中压力变化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见图2。
  1.3 液滴冲击侵蚀
  阀门泄漏流体中的高速流体或者包含液滴的两相蒸汽冲击下游管道表面,将造成液滴冲击侵蚀(LDE),如液滴直径足够大并且速度足够高,将会产生表面破坏。
  1.4 流动加速腐蚀
  流动加速腐蚀(FAC)是碳钢或低合金钢表面氧化膜溶进流动的水或者汽水混合物中,氧化膜变薄且保护性降低,同时腐蚀速率增加,最后腐蚀速率等于溶解速率并保持恒定的一个过程。当阀门发生内漏时,内漏处的流速、温度可能使下游管道对FAC的敏感性加强。
  2  现有管理手段的不足   核电厂在阀门内漏检测时通常采用上下游温度比较法,即通过测温枪对阀门上下游邻近管道本体进行温度测量。通常,当阀门下游温度明显低于上游温度时,可判断阀门未发生内漏;当阀门下游温度接近上游温度时,判断阀门可能存在内漏。然而以上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当阀门上下游温度本来就接近时,该方法难以有效判断出阀门是否发生内漏;(2)当阀门为非水平安装时,即使发生内漏,造成下游临近管道温度的提高也有限;(3)当介质本身不引起管系温度差异时,如常温介质、气体介质,温度判断法将无法使用;(4)仅能做定性判断,无法评估内漏量,对检修的指导性不强。为了有效提高核电厂阀门内漏的检测与评估能力,有必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检测方法。
  3  声发射阀门内漏检测原理
  由于高能管道泄漏时会发出声信号,因此使用常规听音检测理论是可行的。然而,核电厂现场设备繁多,环境干扰信号将严重影响常规的听音检测的准确性。而声发射是一种来自于材料内部,由于突然释放应变能而形成的弹性应力波[3-4]。在一定压差下,阀门内漏时将会发出声发射信号,通过高灵敏度的声发射传感器接收后转化为电信号,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可判断阀门是否存在泄漏。此外,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数据,可进一步计算出泄漏率[5]。
  4  现场实施
  4.1 检测流程
  使用声发射法检测阀门内漏时,流程主要如下:(1)确保阀门是关闭状态,上下游存在足够壓差,以产生湍流。(2)打磨阀门本体外壳及上下游管道上的疏松铁锈,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将其用力按压在测点上。上下游测点应距离阀门0.5~1m。对于温度较高的阀门,可在探头上连接专用的波导杆进行检测。(3)进行检测,记录稳定后的数值。(4)通过将读数信息与实验室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泄漏及其泄漏率。(5)根据泄漏量对机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影响,结合电厂检修计划,在合适的窗口执行阀门维修。
  4.2 测试方法
  在电厂现场测试阀门内漏时,应注意烫伤、误碰以及走错间隔等工作风险。为保证现场测试的准确性,现场上下游测点应距离阀门0.5~1m,阀门本体上可多测几个点,以最高值作为阀门本体值。测量数据为平均信号电平(ASL)。
  4.3 检测结果
  若阀门有泄漏,通常阀门下游读数明显高于阀门上游读数(大约高5~10dB)。该检测手段仪器便携,可进行在线检测或监测[6]。对核电厂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GCT)阀门检测的结果见表1。
  5  结语
  通过声发射方法检测了核电厂二回路汽水管道重要阀门的内漏,阀门解体检查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靠有效。与电厂常规方法进行比对,声发射法不仅检测速率快,结果准确,还能应用于温度法不能检测的领域。
  声发射法可一定程度上计算出现场泄漏率,但该数据需要搭建专门的试验台架进行核实验证。为更好地对现场汽水阀门进行内漏检测,降低泄漏率评估误差,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工作以不断优化定量评估能力。
  参考文献
  [1] 申罡.核电厂二回路冷却系统的冲蚀管理[J].腐蚀与防护,2018,39(7):535-538.
  [2] 李程,李强,罗林,等.阀门内漏原因的分析及解决方案[J].化工管理,2021(7):132-133.
  [3] 李伟,马云栋,蒋鹏,等.基于声学检测系统理论的输油管道阀门内漏问题分析[J].压力容器,2017,34(12):55-62.
  [4] 吴猛猛,董秀臣,孙团.基于声发射的舰船管路阀门内漏检测技术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3(9):166-169.
  [5] 雷红祥.基于声发射的天然气管道阀门内漏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7.
  [6] 张庚.天然气管道阀门内漏流量与声发射信号特征量化关系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下“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更新。特别是MOOC、SPOC和大学智慧课堂等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育模式创新的焦点话题。本文在混合教育一概念的基础之上,探索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教育模式在肌肉骨骼康复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平台 混合式线上教学 肌肉骨骼康复学 教学过程中  中图分类号:G712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应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基于电类专业基础实践环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电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从教学设计、实践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构建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多维度推进实践创新训练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 电工电子 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体系 实践
摘 要:涵洞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不妨碍交通的前提下排除地表积水,保证交通安全、通畅。而传统混凝土箱涵大多为现场浇筑施工,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施工周期长、跑模、漏浆、蜂窝麻面等,受天气影响很大,质量难以控制,后期维修难度大,并且传统高速公路混凝土箱涵常采用现浇施工工艺,虽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但受混凝土龄期、材料运转周期、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维护难度大。目前,许多
摘 要:本文对在《工程力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一种能够提高学员主动学习能力的创新教学模式——“对分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本文中阐述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主题思想,结合《工程力学》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堂讨论、课堂讲授、对分作业的布置3个方面阐述了一些在教学中摸索出的具体经验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 创新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T
摘 要:地球物理场论是地球物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公式较多、知识点繁杂,仅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本文以板书结合多媒体作为基本授课手段,引入探究式教学、理论结合实际、计算机仿真模拟和教学结合科研等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本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为地球物理场论课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理论结合实际 计算机仿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渐成熟,基于“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如何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现状与问题、建设思路、建设方案、课程思政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一流课程建设问题,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一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 一流课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金课  中图
摘 要: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出在全国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积极参与,在课证融通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证融通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证书体系、教学资源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证融通的思路。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机电技术应用 校企合作 课证融通
摘 要:连续管作业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测井、录井、完井、修井等作业领域。目前,国内的连续管作业设备研发进程逐渐加快,众多公司已经能自主研发出适应于石油工程应用的连续管作业设备,但国内的连续管作业技术较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连续管作业设备的质量管理在我国连续管作业技术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开展连续管作业设备的质量管理策略研究,就国内连续管作业设
摘 要: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对于地质行业来说是重要的一类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技术性、科学管理性和技术服务性,是以往地质工作的知识积淀,对今后的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地质资料管理中的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原始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和归档方法,进而提出几个在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和汇交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 资料管理 问题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向着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PPP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中经常发生风险问题,主要涉及到政策方面、市场方面、技术方面,严重影响着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良好建设、发展,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在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领域中应重点落实风险管理工作,为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的后续发展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