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正以超过以往任何新生事物对人们产生巨大影响的影响力和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在这种冲击下,教学模式也面临一场重要的变革,即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变革。作为身处一线的中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在跟上时代发展的同时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进步要求,所以基于网络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网络教学的背景环境
  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步推广,将改变数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手段的创造性工具,它的发展必将掀起一场新的教育改革高潮,使学校教育朝着自由的、有创造性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现在学校加快了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尽快实现数学教育网络化,加快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数学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迅速响应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使数学教学真正进入现代教育的轨道上已是刻不容缓、大势所趋。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应当积极地参与进来,积极进行网络化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1.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地展示出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非是“一支笔、一张嘴”,即教师用一支粉笔写板书,用一张嘴来讲解。数学不像语文、历史等文科,相比之下文字比较少,数字、数学符号、图形等占主要形式。但是一个数学题的证明也会使板书满满当当,黑板的面积是有限的,有时候遇到一道综合性的应用题,黑板就满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很累,学生也会产生疲劳感,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率。有了网络教学这样的模式,教师可以将演算过程提前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演算过程可以是以动画的形式,根据教师的讲解节奏一步步显现的。这样免去了教师写板书的痛苦,学生也不会在教师写板书的过程中分神,造成跟不上教学节奏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函数及其图像这个章节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制图形,手工操作下的图形在精确性上就会差很多,在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上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黑板的画图模式还是二维图形,难以表达出三维立体的形象,学生要理解这部分知识只能靠教师不断地讲解和画出二维图形去想象立体的模式。然而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是有差别的,尤其这样抽象的知识,必然造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就会降低。而且教师在绘制图形的时候必然会用身体遮住黑板。在整个绘制过程中,不管是在教室哪个位置的学生都不可能完整地看到操作过程,由于视线的遮挡继而会使学生在教师费劲演示的过程中分神,青少年正处在精力充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阶段,自然会致使教学效率降低。如果利用网络教学,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自己制作或者搜索网络上现成的相关课件,这样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动画演示画图过程及成品图的形状,都会给学生很直观的过程展示,帮助学生直接在脑中建立三维立体的形象,而不必大费周章,绞尽脑汁去想象了。这样理解起来诸如此类比较抽象的问题就容易很多,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有所提升。网络数学教学的这种优势在几何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尤为显著,教师可以对形状复杂二维、三维数学对象进行操作,使隐蔽的几何关系得到显示,从而延伸学生的视觉,加强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例如,在欧拉定理的推导中,由于有了电脑的帮助,我们可以方便地实现立体图和平面图之间的转化;在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利用电脑的动态模拟功能和交互功能,不断改变相应的参数,使球体按要求不断变化,我们可以把极限的思想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改善学习模式。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堂外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通过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及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都有很好的效果。
  现在的通讯工具已经很发达,除了移动电话外,网络上有QQ还有邮件等各种通讯方式,现在的中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网络时代,所以对网络工具不仅熟悉还时刻在应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例如,可以建立班级内的数学QQ群,在群里大家可以相互讨论,这样就不局限于课堂上,避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在群里提出,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当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辅导、答疑解惑,使学生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以往学生课下遇到困难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有的是因为不在课堂上联系教师不方便;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害怕犯错的心理作祟而不敢去请教。有了网络平台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也能建立学生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关系。教师还能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汇总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更好地适合学生的方式、进度来教学。
  另外,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主动去利用网络寻找答案,遇到问题可以尝试自己先去解决,对于新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一步地学习、独立进行知识的拓展。这样一方面弥补课堂短短45分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由于网络这种形式主观能动性很强,加之“有声有色”,学生利用网络去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会感到非常枯燥。
  总之,在现代化社会,网络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肯定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利用,对于教师来说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争取能建立一套更成熟、更完善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当今提高作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知识基础的薄弱,思想认识不深刻及阅读水平较低外,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态,对作文产生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写作能力是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等综合能力表现。由于每个学生先天禀赋和环境影响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点,面对同一命题的作文就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而重视学生的个性培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 写作能力  1.引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仅仅注重知识传授与学习成绩提升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应切实顺应新课程标准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大部分农村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在上作文课时,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中职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原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耗尽了,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作者就如何培养农村中职生的作文兴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写作兴趣 训练方法 阅读水平  兴趣的产生,有时是天生的,更多的是后天形成的。
作文,试卷上的重头戏,也是让同学和老师倍感头疼的话题。部分学生面对作文抓耳挠腮,感到为难;部分老师评改作文眉头紧蹙,感叹作文教学没效果。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也有同样的感触。为了突破这种现状,切实提高写作效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索、尝试、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写出感悟,供大家参考。  一、博览精读,积累写作源泉。  写作和阅读密不可分。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立足教材,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