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古筝音乐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步伐下,如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自觉努力、积极活动、增强开展能动学习的能力呢?我一直都在思考、摸索着,也尝试着把自己的特长——古筝运用于课堂,尝试着让同学们能和我一样随“乐”而起,随“新”而动!
  〓〓在一节课题为《大海》的二年级音乐综合课上,我第一次把古筝搬上了课堂,这一节课正是一首以声音和歌词的美为主题的儿童歌曲,目标是通过听、唱、学、演让学生能够领悟歌曲中蕴涵的“美”。
  〓〓课间,古筝一进教室,就引来了许多的同学围观,有的用手撩动一下琴弦,有的问了很多问题,还有学生说:“老师,你教我弹吧,do在哪里?”……不知不觉上课铃响了,他们还久久不愿回座位。我心里窃喜,这帮家伙好奇了吧。显然,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的前提。
  〓〓果然,一开始上课各个都坐得端端正正,小眼睛可认真的眨巴眨巴,还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似乎在想,老师,看你怎么用?我看着他们一脸认真,悄悄地用琴声引入了课题,我在琴弦上用由弱渐强又由快渐慢的拨弄了几下,让他们猜猜看老师在模仿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是风姑娘来了,有的说是高山流水,还有一位平时课上不爱发言的男生激动地抢着说:“老师,这是时大时小的海浪吗?”一听这回答,正合我意,我激动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也觉得最像海浪的声音。”此时我想我已经充分的调动起了同学们的兴致,不知不觉的把孩子们带入了大海的世界。顺势,我又提问:“那同学们,你们能用你们的身体语言来描述一下大海吗?这时,孩子们都非常踊跃的举手,有的用手臂模仿平静时的海浪,有的用身体前仰后合的模仿起了波涛汹涌的海浪、咆哮的海浪,看看,他们的动作这不都源自于我刚刚的一个简单示范吗?同学们在由弱渐强由快渐慢中感受到了海浪是有起伏的,从而表现了多种形态的海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认为,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尽量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学生才能从内心想学习、想唱歌、爱唱歌。
  〓〓《大海》这首歌曲的歌词是一首很美的诗歌,在学唱歌曲前,我又用古筝为自己伴奏朗诵了一遍歌词,在同学们看来,除了音乐伴奏碟和钢琴外,居然古筝也能伴奏。看来他们的兴趣被我的做法一下子激发出来了,我边弹边看着他们的小脑袋向一边歪着,听得很是认真,又流露出一丝惊讶。果然,我边弹着,只见下面的小观众们不知不觉的慢慢晃动起了自己的身体,他们随乐而动,非常投入,就包括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们也好奇的看着、听着、陶醉着……我的表演结束了,他们却久久没回过神来,似乎在回味着呢。片刻,才想起热烈的掌声,我就趁势行了个礼说:“谢谢大家!”我想我营造的教学氛围已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让孩子们眼前一亮的同时更让学生从身心到身体都动了起来,学生在专注的聆听与感受中自然而然的记住了应该用怎样的节奏和情感来朗诵歌词。通过这个环节,我体会到了,主动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才是一种享受。
  〓〓通过这样一节课,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情材料,甚至用一些新的乐器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再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们进入音乐的世界,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做到师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丰富、互相补充,情感交融,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满足。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作文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写作能力强,实质上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强。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学习写作议论文,必须学会对概念作分析。  议论文中的论点,其实就是在议论文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判断, 而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有时判断就是由一个概念展开形成的。对概念作分析,有助于我们形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目标的实现,仅靠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一次口语交际课是不现实的。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本人认为,实践长才干,给学生创造更广的空间,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如:当今的中学生
安定区地处甘肃中部,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干旱多灾,海拔1 700~2 580m。目前总耕地面积149 904.11hm2,其中山旱地面积96 415.35hm2,水浇地面积8 810.20hm2,年降水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实践先学后教。 “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好语文的第一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的原则  〓〓1.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素质。善于倾听在初中化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一项非常良好的素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与评价的良好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但可以有效说出自己的意见,还能积极采纳小组成员的优秀意见,进而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敢于争论的素
论述了牛出败病在养牛业中的危害性、流行特点、预防措施,做好本病的防治,对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随着沼气池数量的日,大荔县农村户用沼气的安全使用显露出一些问题,如沼气输气管道安装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的应用中的安全隐患。本文将针对实际沼气安装中各部件作简单分析,如导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