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线护士50个小时的生死经历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红光,挺男性的名字,却是一个56岁的女医生。当我们提出要她讲述30年前的那场战争时,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山东人的性情表现得一览无余。
  
  两项奖品令人哭笑不得
  
  
  与谢医生(当时她是前线的护士)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一所野战医院,1964年9月9日,广州军区分别在广西桂县、凭祥成立了762和764野战医院。为了援越抗美,1965年6月6日,762和764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组成“野战医院第一所”,秘密前往越南战场,驻扎在越南蒙阳的一个森林里,大伙为此给诊所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就叫做“深山密林红色医疗所”。
  医疗所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边境收拢伤员,“那时中国在中越边界驻扎了许多军队,除了步兵,还有高炮部队、雷达部队,都是为了防止美军打过来。”谢医生回忆说。
  首批支援医务兵刚抵达越南时,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大家起初只能住在帐篷里,“越南当时很穷,我们刚去支援越南的时候,那些老百姓拿水果换我们的生活用品。”谢医生回忆说,“我们出国部队丢的最多的就是手电筒和水壶,这大多是被当地越南百姓偷走了。”
  收拢部队的伤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谢医生回忆说,那时候很多小战士第一次上战场,被美国飞机和大炮震得精神失常了。“当时这种人比较多,但这些人并不是胆小鬼,有些精神失常的战士,一不小心就溜出了医院,沿着铁路跑回越南前线去作战。”伤员失踪后,野战医院则要出动大批人马去找,越南的山洞多,找人是件非常辛苦的活。
  谢医生在这里呆了两年多,也因此获得了抗美援越的嘉奖令。谢医生做梦也没想到,后来她又因为对越作战获得集体二等功的嘉奖。“两份奖品拿在手里心里面不知道啥滋味。”谢医生现在还反复说这事。
  
  50多个小时的抢救
  
  1978年,谢医生他们接到命令,不准休假、探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有军属全部转移到了柳州。那时各种医疗器械都开始做起了准备,谢医生知道要打仗了,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对越反击战是在1979年2月17日凌晨6点多打响的。“当时762医院离我方高炮阵地直线距离大概一两里路,每天的炮弹把耳朵都震聋了。”谢医生的耳朵现在还有点听不清。
  “现代战争真的很厉害,以前是小米加步枪,现代是坦克加炮弹,伤亡太大了。”谢医生现在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第一个抬下来的就是死人,全身是血和泥,我一探心跳和呼吸,全没了,于是我报告主任。那颗子弹从大腿外侧打进去,穿过动脉,这是致命伤。”由于伤亡很大,谢红光和另外一名护士,外加一位医生,最多的时候要看管380多名伤员。
  她当时分在轻伤组,四肢伤残算是轻伤,颅脑伤以及胸腹伤才算重伤。伤员都是当地民工从战场上抢救下来的,他们从战场上下来,第一关就到轻伤组手里。“那时有个大锅炉,一天24小时烧水,伤员一来,除掉衣服就拿水冲。广西的2月份每天都下雨,战士们血啊、水啊、泥啊都混在一起,医疗组的人除了冲洗干净身体,还要清创,能缝合的就缝合,不能缝合的就留存。”
  谢医生至今还记得每个伤员一到医疗所首先就得打三种针,“预防破伤风的针一支、青霉素皮试针一支、链霉素皮试针一支。”野战医疗所借的是老百姓的一个大牛棚,打扫干净后,铺上稻草,再铺上门板。护士们就跪在地上给伤员处理伤口。
  “当时,伤员们都很坚强,一个大约18岁的伤员,胳膊和腿都断了,疼得受不了喊了几声,旁边的战士就说‘不要吼了,你看护士多么辛苦’,听了我们都很感动。”
  
  谢医生现在还记得一位断了腿,脑袋也炸得肿大的士兵,他在医疗所一个劲地喊“冲啊,冲啊,战友们冲啊”。这是位真的杀红了眼的士兵,大家都以为他神经失常了,谢医生劝他说:“这里已经是医院了,你就别喊了。”这位战士很清楚地告诉谢医生说:“不行啊,不行啊,我们的战友死得太多了,太惨了。”
  战斗打响前,领导曾对护士们说,几个小时后,就有人来接替,但没想到,由于初期伤亡很大,伤员一车一车地拉下来,谢医生不得不连续工作了50多个小时。“有时候饿了就趁不太忙的时候,拿几个馒头顶一下。虽然医院有食堂,但我们根本就没得时间去吃饭。”50多个小时后,后续部队来了,谢医生睡了一下,“那一觉睡得把我埋了都不知道。”
  
  越南俘虏,想象不到的勇敢
  
  谢医生在野战医疗所里竟然遇到越南战俘,他们共接收了58名,其中还有一个2岁小孩,“那是越南的一家5口被活捉了。”至于活捉的原因,谢医生告诉笔者,“解放军经过他们的村庄,这个村庄的人全躲到山洞里,大家没在意,没想到这些人都有枪,其中一个12岁的大哥开枪打伤了我们的战士,士兵们都怒了,于是一小部分人返回,与这家人展开激战,把女主人打死了。男主人被打伤后,全家被俘,送到了野战医院。”
  “当时我们有些医务人员埋怨送俘虏的人,‘你们不就地干嘛算了’,送这么小的孩子来,害得我们还要照顾他们。”但是前线部队说,主要是看见这家全是小孩子,大家心软了。
  “起先解放军进入越南是非常遵守纪律的,绝对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不是军人的平民一概不伤害。但没想到越南老人小孩都放暗枪,不少解放军不明不白地丧命于他们的枪下。所以后来,解放军对待老百姓就不像以前那么留情了,有些战士气得把越南人的牛都打死。”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被俘的越南人不懂汉语,却会喊“毛主席万岁”。谢医生曾经问他们:“你为什么要打我们啊?”他们摇头,不懂。无论谢医生她们问什么问题,俘虏都喊“毛主席万岁”。
  “我们绝对没有亏待他们,尤其是他们喊毛主席万岁弄得我们也挺感动的,毛主席都去世了3年了,他们还记得他,我们也就心软。”谢医生提起这事不胜唏嘘。
  但在谢医生的记忆里,喊“毛主席万岁”的多半是平民,而真的越南士兵其实挺勇敢。谢医生见过一个胸腔被炸开的32岁的越南报务员被送到了医疗所,因为我方迫切需要她的情报,很多翻译就守在她的病床旁询问。由于她是开放式气胸,医生想把她胸腔封闭,但这位女报务员挣扎着不配合,结果谢医生看着她死去。“她长得蛮漂亮的。”
  还有一个越南的连长,带着个小通讯员一起受伤被俘送到了医疗所。这位连长也受了重伤,当谢医生给他打点滴的时候,他抓起谢的手就咬,“我啪啪就给他两巴掌,我救你你还咬我,他妈的。”这位连长挨了两耳光之后,就不再抗拒治疗了,后来抬去了手术室。
  50多个小时的抢救结束后,谢医生还得继续照顾伤员,只不过后续部队跟上来了,工作稍微轻松了。但紧张的气氛一直没变,尤其是收拢了一些战俘后,时不时传来越南特工前来偷袭的消息,“整个野战医院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的,尤其是太阳下山后,大家都不敢离开医疗所半步。”
  那些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情谊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现在谢医生经常参加广州战友的聚会。2008年12月,一些老战友要组织古道重游,从河内到谅山。但是因为谢医生请不到10天假只能怏怏作罢。“30年真快啊,有时间真想去看看那片土地,拜祭那些死去的烈士。”谢医生暗暗地吁了口气。
其他文献
如果说诚信是人或组织为人处世的外在底线,那么真实则更像是一种内在要求,可遇而不可求。  本月欧盟“满”19岁了,接近中国古人所言的成人标志20岁弱冠之年。由于瑞典诺贝尔委员会送上的一份不期而至的生日大礼——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面临诸多挑战的欧盟又被推上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它是否具备得此奖项的资格及时机是否恰当等等,“惊起一滩鸥鹭”;尽管唾沫星子确实可以淹死人,还好欧盟并非个人,在全球网友和媒
论及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奖学金,不能不提有111年历史的罗德兹奖学金、美国政府参与的富布莱特奖学金和英国政府二战结束后设立的马歇尔奖学金。今年4月,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史蒂芬·施瓦茨曼在中国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其规模和影响力在未来能与以上奖学金相媲美,这就是“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 旨在“通过培养未来的世界领袖,增进中国和西方的相互尊重”,每年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名学生提供来清华大学进行
每一座城市,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描述。  从自然环境上讲,菲斯位于摩洛哥北部腹地的山区,阿特拉斯山脉为其阻挡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炎炎热风,而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又将这片土地滋润成沃土。从历史上讲,菲斯初建于公元8世纪,是摩洛哥历史上阿拉伯时期的发源地,是数个阿拉伯王朝的都城。  而各种旅游书籍以及网上搜索又会如此介绍菲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摩洛哥“不得不去的地方”,“世界最值得去
在我看来,只从英国BBC或美国CNN来了解中国,显然有失偏颇;独立的目击者的描述也未必公允,因为个人总会有自己的倾向性。  没错,所有这些有关中国的报道都迫使我把自己今年6月访问中国时的观感写出来。我去北京是为参加“非洲记者专业项目”,这个机会给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带来深刻的影响。  到了中国后,我简直惊呆了,并爱上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在15天的中国之行中,我发现这个由共产党
6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安全会议上宣布了美国增兵亚太的战略。这是美国军方对奥巴马总统所谓“太平洋世纪”讲话的具体落实。帕内塔此次出访亚洲多国,被很多媒体视为绕着中国转,而其增兵亚太的战略也被视为围堵中国的最新举措。  毫无疑问,美国增兵亚太的战略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不过,这一战略能否完全实现仍有待观察。追问这一战略的具体层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现实性与局限性,也有助于我们更
一个强大民族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定期阅兵就是通过检查部队的武器装备的列编情况,达到对外威慑敌人,对内凝聚力量的目的。随着和平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阅兵在每个国家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形式。      法国阅兵,请外国人来参与    每年7月14日是巴黎著名的香榭里舍大街最激动人心的日子。7月14日原为法国政治家罗伯斯庇尔为纪念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而确定的群众性传统节日,1880年,第三共和
如果说一年前你还不知道穆斯林兄弟会,我也许会这么跟你介绍:知道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吧?哈马斯就是从穆斯林兄弟会演化而来,上世纪80年代才成立,而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在上世纪20年代末就成立了。  如果现在你还不知道穆斯林兄弟会,那就有点out了。穆斯林兄弟会是现代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相对较完整意识形态的政治组织。经过80 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当今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规模最大的宗教组织。现在穆斯
出生在保加利亚的妮娜·杜波夫,在加入加拿大国籍以后,曾代表加拿大参加奥运会的体操比赛,然而这不过只是她的多重身份之一。在体坛之外,她是著名的模特,也是演员。最近的热门美剧《吸血鬼日记》一举奠定了她一线美剧女星的地位。图为9月10日,电影《壁花少年》在好莱坞首映,妮娜·杜波夫性感红裙美艳亮相。
戏剧家庭长大的孩子  这一天是摄影师马良的生日,在广州时代·国际单位艺术中心里,他背着一对白色翅膀,在来宾中间来来回回地走:签名、讲解,或者和朋友打招呼,他成了最忙的人。这一天也是他的十年艺术个人展的开幕日,浮图网策划的展览,援引了马良艺术作品里最常见的意象“鸟人”,名字就叫《这个鸟人》。  他是上海男人马良,而不是在神话里那个画什么就能变出什么的马良。按照他父亲的说法,原本原计划生7个小孩,按照
保密的电影  如果没有她,《邪恶护士2》只会沦为一部毫无意义的烂片。  因为有了她,《邪恶护士2》至少以“喜剧不喜,恐怖不恐,女优不露”成为了一部“新三无”印尼电影,让人记住。  她是苍井空。在日本,她是性感的AV女优;在中国,她是“端庄的微博女神”,网络红人;而来到印度尼西亚以后,苍井空成为了一种超越禁忌的文化现象。这个传说中曾说过“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件穿回来”的女星,这一次则改用“一件不脱”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