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花:从非洲海角走出的花卉新贵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得不说,人类是充满好奇心的动物。通常来说,我们关注的事情要么离自己很远,比如说几十亿光年外恒星对撞激荡起的引力波;要么离自己很近,比如存在于我们细胞中的DNA。至于我们身边的绿萝、吊兰和冬青,以及米饭、空气和面条,反而是少有人关注了。所谓习以为常,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新娘的手捧花上——传统的芍药、月季、康乃馨变成宋慧乔手中的日本铃兰。只是日本铃兰的出场机会确实比较少,而真正在婚礼手捧花中撑台面的就要数帝王花了。这种远看像牡丹、近看像莲花的硕大花卉在鲜切花领域大放异彩,成为新的主角。
  我时常在想,在动物和植物的世界中,是不是也有习以为常的厌倦感?那些努力伸展花瓣的植物,那些努力吮吸花蜜的昆虫,又是如何面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的?在它们的生命中,究竟是稳定重要,还是新奇更为出彩呢?
  偏居一隅的帝王花
  對绝大多数中国朋友来说,帝王花仍然是陌生的花卉,因为这种植物的老家离我们中国太远了。
  帝王花是山龙眼科帝王花属的成员,而山龙眼科家族成员的集中分布区在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帝王花属的植物更是偏居一隅,所有成员几乎都蜷缩在南非南部的弗洛勒尔角(Cape Floristic Region)区域,也就难怪帝王花长期独处深闰人不识了。值得一提的是,弗洛勒尔角在2004年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因为这里保存有超过9000种维管束植物,其中有69%的物种都是这一区域独有的,作为世界遗产是实至名归。当然,包括帝王花在内的山龙眼科植物在这个区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说起来,山龙眼科植物是相当古老的一个植物家族,在地球上的陆地还挤在一起构成联合古陆的时候,山龙眼科植物就已经在地球上崭露头角了。只是随着大陆分离以及后来数次冰期的影响,喜欢温暖环境的山龙眼科植物的主要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了非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区域。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山龙眼科植物又独树一帜,成为针垫花亚科。针垫花亚科植物的典型特征就是拥有比山龙眼亚科植物更明显的花蕊,特别是它们花朵上的雌蕊一根根直立起来,把整个花序变成了爆炸头。以插花身份开始流行的针垫花和以行道树出现的银桦皆是如此。
  虽然对大多数朋友来说,观赏帝王花是新鲜事儿,但是对于南非的朋友来说,帝王花是再熟悉不过的花朵了。在1976年的时候,帝王花被定为南非国花。这种植物与南非彩虹国旗一样,都是这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
  帝王花不是一朵花
  看惯了欧亚大陆的花卉,我们再来看帝王花的花朵确实有一些怪异。帝王花那个直径30厘米、看似绣球一样的“花朵”其实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由很多朵小花组合而成的花序。这些小花的花瓣都不是很显眼,反倒是那些花序外围的苞叶异常鲜艳,颜色从乳白到深红,炫彩变幻。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苞叶行使了花瓣的功能,通过自身的颜色来吸引为帝王花服务的动物。其实很多植物都有类似的行为,比如在圣诞节期间绚丽绽放的大戟科植物圣诞红,就是依靠火红色的苞叶来吸引动物的注意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生产”花瓣带来的资源浪费,也提高了吸引传粉动物的效率,对于植物生存是大有好处的。那么,是谁在为帝王花提供传播花粉的服务呢?
  传粉特征一堆堆
  如果仔细观察帝王花,通过它的特征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帝王花很可能是由嗜好花蜜的鸟类来传播花粉的。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预测,是因为花的形态与动物行为的紧密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为植物提供服务的动物是如何来塑造植物的,生物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传粉综合征。
  传粉动物和植物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一直是传粉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形态的花朵吸引不同的传粉者为其传粉。精明的花朵有时会提供一些诸如花粉和花蜜之类的报酬,当然也有些花朵会提供筑巢用的蜡质,甚至是吸引异性的昆虫荷尔蒙。当然,这些工钱和诱饵大多数对应一些特定的动物。比如,想吸引鸟类就需要准备大量花蜜,想吸引食蚜蝇就需要更多花粉。想让顾工上门,做好相应的后勤是必须要做的事儿。
  反过来看,不同种类的传粉者对花朵的喜好也有很大出入。比如,大多数蛾子在夜间传粉,所以更偏好白色、长花管的花朵。有花植物与传粉者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有些植物与其传粉者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有些植物则能够同时吸引多种昆虫为其传粉。
  清除对手用火攻
  除了特别的花朵,帝王花还有一种特殊的生存技能,就是依靠火灾完成重生。对大多数植物而言,火都是邪恶的,因为火焰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对帝王花来说,熊熊燃烧的大火正是涅槃重生的历练。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帝王花有了适应丛林大火的生存秘笈——有些帝王花属的成员有厚厚的“防火服”,外面的火焰再烈,也无法伤及中心的幼芽,这样它们就能在火灾过后迅速重生;还有一些帝王花家族的成员,虽然不能从火灾中逃生,但是它们的种子却能忍受大火的炙烤,甚至只有在大火炙烤时才会释放出种子,完成生命的更新和轮回。
  无独有偶,在澳大利亚的丛林中,桉树可以自身引发火灾,在消灭竞争者的同时,促使自己的种子发芽;身处地中海区域的岩蔷薇也是玩火的高手,它们叶子中的物质能在温度高于32℃时发生白燃,周边其他植物的灰烬就变成了岩蔷薇生长所需要的肥料。不得不感叹,在自然界的竞争中,智慧和残酷总是相伴而生。
  这样看来,帝王花绝对不是简单的花瓶。它们的花朵不仅仅是渗透了人类的文化和认识,更是亿万年来演化智慧的结晶。如果大家再看到这种特别的花朵,不妨仔细端详一下这个大自然留给我们的遗产。
  帝王花的表亲们
  虽然山龙眼科的名号实在太小众,但是这个家族中的澳洲坚果可以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澳洲坚果的老家在澳大利亚,在18世纪初被德国植物学家发现之前,这些果子就已经是当地土著人的零食了,德国人也很快喜欢上了这种小坚果。到了19世纪末,澳洲坚果被带到夏威夷,在那里生根发芽。由于夏威夷是世界上澳洲坚呆的高产地之一,所以这个果子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夏威夷果。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7年10月16日,科学家们在多国宣布成功探测到第一例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人类首次窥见引力波源头的奥秘。中国包括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国内首颗空间X射线天文衛星“慧眼”在内的多台设备参与观测,中国南极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还帮助人们理解了宇宙中金、银等超重元素的产生之谜。  人类从此变得耳聪目明  人类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古人常常仰望星空,夜观星像。今天,人类建造了
期刊
太阳的光辉洒向脸庞,我打了个呵欠从酣梦中醒来,慢慢走到阳台望向窗外。云卷云舒,漫天花飞,虫儿们正大摇大摆地走在自己的“专属通道”上,小鸟儿正在云朵上建着自己的巢,花儿尽情伸展,在科学家的帮助下,它们已经和青葱树木齐高。  这是2222年。  “吃完早饭快上学去。”妈妈督促道。我点点头,拿起背包走出门外。  我坐着悬浮式公交车直达教室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期待着老师的到来。  “早上好,同学们。”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请允许我代表国际教育产品研发中心,对你们为教育事业乃至全人类的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表示最忠心的感谢!”  研发中心发言人的话音刚落,台下便掌声雷动。两千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少年同他们的家长,满怀憧憬地望着发言人身旁的样品机器人。它的外型与人类几乎相同,拥有温柔的面孔、深邃的眼睛和飘逸的长发。它目不斜视地望向正前方,脸上泛着金属的光泽。  我也是这两千个孩子中的一员。五年前,我的家乡发生了
期刊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康德X号  夜,悄无声息地降临了。空旷的发射场寂寥无人,硕大的发射器矗立在场地中央,如丰碑一般。它的表面,是用新型微纳材料熔铸成的闪光大字——康德×号。大字旁边,是康德的至理名言:“Real freedom does not mean that yo u can do anything
期刊
大家好,我叫“灰灰”,千万不要误会,我可不是那个萌萌的小灰太狼。我的真实身份是让大家谈之色变的家伙——雾霾。不过大家不要惊慌,今天我只是想跟大家聊聊我的前世今生。  最喜欢秋冬季  从2013年开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每个冬季最热的名词。从此以后,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我的身影,尤其是以京津冀为主的北方地区。  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秋天和冬天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人们为了取暖就会燃烧
期刊
进入12月,天气越來越寒冷干燥,不要说北方,就连江南,也逐渐失去了温润。这个季节,昆虫、野花等都越来越少,大地变得枯黄萧瑟起来。不过,在湿地中,随着越冬水鸟的来临,这里反倒变得热闹了。  野鸭是越冬水鸟的主力之一,在华东一带可以看到20多种。一些常见野鸭,如绿翅鸭、斑嘴鸭等,可以同时观赏到100只以上的群体。所以,在这个季节,带上望远镜去野外寻找、观赏野鸭是挺不错的选择。  最常见野鸭与最珍稀野鸭
期刊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个获得物理学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把人类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  玛丽的留学生活:居里夫人自述  我住在顶层的阁楼里。巴黎的冬天特别冷,我取暖的炉子又小,屋子里怎么也烧不暖和,而且还经常缺煤,所以屋子里脸盆中的水夜晚常常结冰。为了睡得暖和些,我把所有的衣服全都压在被子上。  做饭,我用的是一
期刊
看着一向冷硬的婆婆此刻唯唯诺诺,我知道,她对我母亲的成见终于开始冰释了。    1    一天,见我把玩手机,婆婆的眉毛拧成了疙瘩:“新生儿娇气,有辐射的手机要离孩子远些。还有你刚生产完,身体虚,当心屏幕刺激眼睛。”其实,我只是想给母亲报个喜。孩子落地3天了,我还没给母亲打电话。我每每碰到手机,便会被婆婆阻止。  我对婆婆的霸道感到不满,但又不敢拂逆她。刚好手机铃声响起,我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再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