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景观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有必要构建更现代和更具审美感的现代景观。植物景观技术是美化环境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城市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为人们创造一个更温暖,更舒适的绿色生活环境。本文就如何应用植物景观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家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绿化;重要性;原则;应用
1 植物造景技术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现代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园林绿化的目标更高。植物景观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景观美化工作,对改善城市绿化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可以为市民提供温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过去,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知不深,因此,不会关注植物绿化是否会影响生态环境。现在,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增强,深刻领悟到“金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所以,合理利用植物景观技术,可以减轻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植物造景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在城市美化过程中,植物美化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景观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环境掠夺性发展和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有必要进行和实施景观美化的技术研究,以逐步恢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 植物美化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观赏植物景观,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噪声污染,遮蔽住所等功能,为人们带来身心健康、 精神愉悦的全新体验[1]。
3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的原则
3.1 美学原则
植物景观技术表现为多种植物形式(包括伸展姿势的树枝和树叶,在水平面上散落的植物等)。此外,水烟展示的一系列美学景观可以给人以宏伟壮丽的山川风情,或舒适宜人的乡村春天色彩,或精致舒适的江南风格,所有这些都可以实现“一物一景”并产生无限遐想。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倾向于建造大量的建筑草图,或建造大片的草原,或建造景观墙,或建造各种花坛,无论哪种建筑草图,都需要植物景观技术来布局。
3.2 生态性原则
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原则是在园林植物生长特征的前提下,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光、热、水资源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综合影响导致不同的植物生长条件。因此,必须注意环境的生态变化趋势。根据自然和谐及生态平衡的要求,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性特点对景观植物进行分配和景观化。一般而言,在景观绿化设计中,应结合生态理念,根据当地情况科学分配不同类型的植物,创造高品质的景观[2]。
3.3 防护性原则
一是在雨涝季节,植物可以很好地避免水土流失。因此,结合实际适量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对防止水土流失尤为重要;二是植物可以有效地保护园林建筑。一般而言,通常在花园建筑附近会大量种植大型乔木,它们不仅可以覆盖炎热的阳光,而且还可以避免花园建筑被过多的雨水腐蚀和冲刷;三是统一、协调地配植植物,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美感,还能为广大群众提供静谧的防风、防雨、遮阳场所。
4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不同的场景现象,设计人员需要灵活运用植物美化技术,结合植物的特点,使植物与景观合理搭配,以提高景观设计的整体柔和度。植物绿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景观绿化建设的许多领域,因此设计师需要发展创新思维,以更好地构建合理、高效的城市生态环境,并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4.1 在道路领域中展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对于城市而言,道路景观对城市的重要性与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一样。在将植物景观技术应用于道路上时,不同的地段应有不同的技巧。因此,有必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和表现来选择实施植物景观配植。在美化过程中应用植物美化技术可以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例如,景观中的主要道路可以使用高大而简单的植物,这样市民就不会感到审美疲劳,同时,他们可以加深对花园路线的记忆并防止他们迷路。或采用整齐统一的种植方法,例如种植常绿阔叶树或秋枫无花果树等遮荫植物,并通过大而密集的植物美化技术来改善景观的生活环境并丰富生活氛围[3]。
在花园的其他分支中,可以使用一些五颜六色的植物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用一些具有明显观赏效果的植物,采用鲜明突出的种植手段;也可以选择在地被栽植区,如玫瑰和牡丹等较小的栽植区域内搭配一株大型乔木,并添加一些与现场不违和的较大灌木,以创建具有明显颜色和高对比度的视觉效果。此外,景观中独特的建筑物,例如雕塑,假山,广场等,也可以使景观更加层次化。
4.2 在景区公园领域中展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植物造景技术在公园景观中的搭配对于设计师而言是较难应对的,主要因为领域内建筑物多且风格各尽不同,因此需要更深入的创新思维来匹配建筑物。公园的绿色环境来自植物的种植,这与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设计师需要进行设计,以便游客可以体验花园公园的独特魅力。在景观绿化过程中,由于很多建筑物都是人工建筑,例如人造假山,人造水和雕像等,与大自然的岁月形成的奇异景观相比,它一般略显生硬且缺乏独特意境。因此,在绿化过程中,应采用植物景观技术,将植物和建筑物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使游客流连忘返的景致。
我们除了要关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及生长规律外,还应注意硬景区域的绿化搭配。例如,风景区的门可以使用玫瑰或其他攀援植物来装饰,从而大门成为一道風景;在人造水区域,可以使用柔软的观赏植物进行装饰,形成轻松舒适的艺术美;大型建筑物周边,可以栽植多叶植物,以使建筑物更加威严和庄重,并使人们享有崇高的敬意[4]。
4.3 在池塘湖泊领域中展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在池塘湖泊绿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匹配地形和植物,池塘湖泊往往容易出现臭味排放和污泥沉积。因此,池塘湖泊绿化时,应注意水生植物的习性和局部降水。为了解决由沉积物沉积引起的水质浑浊的问题,可以在池塘湖泊内栽植软骨藻和桃金娘藻等被淹没的植物,可以为池塘湖泊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溶解氧。同时,还应控制藻类,以确保水质清澈,使池塘湖泊景观别具一格。如果土壤侵蚀问题是由于降水过多造成的,则可以在池塘湖泊周边栽植飘摇优雅的杨柳、银木、胡桃木等植物,该类植物根系发育独特,不仅可以防止水分流失,而且可以固定土壤,他们独特的形态能进一步提升绿化环境的观赏性。湖泊边可以铺设草坪,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停泊憩息和观赏景观的场所,让游客在该区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结束语:综上所述,植物景观技术是景观绿化的重要技术应用。植物景观技术的应用应充分体现其美化特点,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结合景观设计原则,景观与植物景观技术之间的主要和次要关系,植物景观技术在景观设计中充分配合,对景观的艺术表达和内涵表达产生了浪漫的影响。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植物景观技术也应注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更多现代技术被整合到植物景观的绿化效果中,还可以促进景观生态。
参考文献
[1]李敏.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4):88-89.
[2]陈林.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11):111.
[3]史金辉.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花卉,2020(04):98-99.
[4]奉继富.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2):143-144.
深圳市兰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绿化;重要性;原则;应用
1 植物造景技术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现代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园林绿化的目标更高。植物景观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景观美化工作,对改善城市绿化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可以为市民提供温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过去,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知不深,因此,不会关注植物绿化是否会影响生态环境。现在,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增强,深刻领悟到“金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所以,合理利用植物景观技术,可以减轻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植物造景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在城市美化过程中,植物美化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景观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环境掠夺性发展和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有必要进行和实施景观美化的技术研究,以逐步恢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 植物美化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观赏植物景观,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噪声污染,遮蔽住所等功能,为人们带来身心健康、 精神愉悦的全新体验[1]。
3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的原则
3.1 美学原则
植物景观技术表现为多种植物形式(包括伸展姿势的树枝和树叶,在水平面上散落的植物等)。此外,水烟展示的一系列美学景观可以给人以宏伟壮丽的山川风情,或舒适宜人的乡村春天色彩,或精致舒适的江南风格,所有这些都可以实现“一物一景”并产生无限遐想。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倾向于建造大量的建筑草图,或建造大片的草原,或建造景观墙,或建造各种花坛,无论哪种建筑草图,都需要植物景观技术来布局。
3.2 生态性原则
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原则是在园林植物生长特征的前提下,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光、热、水资源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综合影响导致不同的植物生长条件。因此,必须注意环境的生态变化趋势。根据自然和谐及生态平衡的要求,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性特点对景观植物进行分配和景观化。一般而言,在景观绿化设计中,应结合生态理念,根据当地情况科学分配不同类型的植物,创造高品质的景观[2]。
3.3 防护性原则
一是在雨涝季节,植物可以很好地避免水土流失。因此,结合实际适量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对防止水土流失尤为重要;二是植物可以有效地保护园林建筑。一般而言,通常在花园建筑附近会大量种植大型乔木,它们不仅可以覆盖炎热的阳光,而且还可以避免花园建筑被过多的雨水腐蚀和冲刷;三是统一、协调地配植植物,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美感,还能为广大群众提供静谧的防风、防雨、遮阳场所。
4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不同的场景现象,设计人员需要灵活运用植物美化技术,结合植物的特点,使植物与景观合理搭配,以提高景观设计的整体柔和度。植物绿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景观绿化建设的许多领域,因此设计师需要发展创新思维,以更好地构建合理、高效的城市生态环境,并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4.1 在道路领域中展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对于城市而言,道路景观对城市的重要性与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一样。在将植物景观技术应用于道路上时,不同的地段应有不同的技巧。因此,有必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和表现来选择实施植物景观配植。在美化过程中应用植物美化技术可以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例如,景观中的主要道路可以使用高大而简单的植物,这样市民就不会感到审美疲劳,同时,他们可以加深对花园路线的记忆并防止他们迷路。或采用整齐统一的种植方法,例如种植常绿阔叶树或秋枫无花果树等遮荫植物,并通过大而密集的植物美化技术来改善景观的生活环境并丰富生活氛围[3]。
在花园的其他分支中,可以使用一些五颜六色的植物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用一些具有明显观赏效果的植物,采用鲜明突出的种植手段;也可以选择在地被栽植区,如玫瑰和牡丹等较小的栽植区域内搭配一株大型乔木,并添加一些与现场不违和的较大灌木,以创建具有明显颜色和高对比度的视觉效果。此外,景观中独特的建筑物,例如雕塑,假山,广场等,也可以使景观更加层次化。
4.2 在景区公园领域中展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植物造景技术在公园景观中的搭配对于设计师而言是较难应对的,主要因为领域内建筑物多且风格各尽不同,因此需要更深入的创新思维来匹配建筑物。公园的绿色环境来自植物的种植,这与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设计师需要进行设计,以便游客可以体验花园公园的独特魅力。在景观绿化过程中,由于很多建筑物都是人工建筑,例如人造假山,人造水和雕像等,与大自然的岁月形成的奇异景观相比,它一般略显生硬且缺乏独特意境。因此,在绿化过程中,应采用植物景观技术,将植物和建筑物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使游客流连忘返的景致。
我们除了要关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及生长规律外,还应注意硬景区域的绿化搭配。例如,风景区的门可以使用玫瑰或其他攀援植物来装饰,从而大门成为一道風景;在人造水区域,可以使用柔软的观赏植物进行装饰,形成轻松舒适的艺术美;大型建筑物周边,可以栽植多叶植物,以使建筑物更加威严和庄重,并使人们享有崇高的敬意[4]。
4.3 在池塘湖泊领域中展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在池塘湖泊绿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匹配地形和植物,池塘湖泊往往容易出现臭味排放和污泥沉积。因此,池塘湖泊绿化时,应注意水生植物的习性和局部降水。为了解决由沉积物沉积引起的水质浑浊的问题,可以在池塘湖泊内栽植软骨藻和桃金娘藻等被淹没的植物,可以为池塘湖泊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溶解氧。同时,还应控制藻类,以确保水质清澈,使池塘湖泊景观别具一格。如果土壤侵蚀问题是由于降水过多造成的,则可以在池塘湖泊周边栽植飘摇优雅的杨柳、银木、胡桃木等植物,该类植物根系发育独特,不仅可以防止水分流失,而且可以固定土壤,他们独特的形态能进一步提升绿化环境的观赏性。湖泊边可以铺设草坪,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停泊憩息和观赏景观的场所,让游客在该区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结束语:综上所述,植物景观技术是景观绿化的重要技术应用。植物景观技术的应用应充分体现其美化特点,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结合景观设计原则,景观与植物景观技术之间的主要和次要关系,植物景观技术在景观设计中充分配合,对景观的艺术表达和内涵表达产生了浪漫的影响。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植物景观技术也应注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更多现代技术被整合到植物景观的绿化效果中,还可以促进景观生态。
参考文献
[1]李敏.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4):88-89.
[2]陈林.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11):111.
[3]史金辉.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花卉,2020(04):98-99.
[4]奉继富.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2):143-144.
深圳市兰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