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矢状位曲度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it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应脊柱曲度状况,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与脊柱矢状曲度的关系.方法 拍摄、收集27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位脊柱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测量其矢状位胸腰段(T10-L2)、上胸腰段(T10-L12)及下胸腰段(T12-L2)Cobb角.用同样方法拍摄37名健康人的卧位脊柱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其T10-L2、T10-L12及T12-L2Cobb角,以作为对照组,用SPSS统计软件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年龄比较,t=-1.19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T10-L2,T10-L12,T12-L2Cobb角均大于对照组人群,Wilcoxon W统计值分别为812.500,916.500及t=-8.545,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患者胸腰段后凸角度比正常人群的胸腰段后凸角度更大.胸腰段后凸角度的增大可能导致相应节段椎间盘应力分布发生改变,这可能是胸椎间盘退变、受损及突出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CS组)与单纯手术治疗(S组)5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局部晚期食管癌(cT3-4N1M0)患者117例,其中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42例,单纯手术治疗75例.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将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并回顾
目的 探讨胎儿出生体重与胎盘组织细胞中p70S6K关系及在胎盘组织细胞中胰岛素是否可通过磷酸肌醇三激酶/苏氨酸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P70S6激酶)[P1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调节p70S6K,进而调节胎儿出生体重.方法 (1)60例足月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妇剖宫产后胎盘组织按胎儿出生体重分3组,1组:出生体重≥4000 g,2组:3000 g≤出生体重<4000 g
目的 评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PLGA/CS)纳米粒超细纤维复合膜血管外支架缓释组织因子小干扰RNA(TFsiRNA)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改进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CS纳米粒超细纤维复合膜.氯仿溶解复合膜PLGA后测量壳聚糖含量,检测超细纤维复合膜吸水率.建立SD大鼠右颈外静脉一颈总动脉间置移植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PLGA/CS-TFsiRNA纳米粒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Bcl I、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G)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MG患者组(MGG)61例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57例的G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Bcl I存在C-G突变、ER22/23EK存在G→A突变,Bcl I 3种基因型GG、CG、CC频率在MGG依次为3.3%、34.4%和62.3%;HCG依次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它关系到英语课程改革能否顺利
摘要: 以上华0.35 μm 5 V工艺设计了一款640×512-25 μm多功能红外读出电路。 该红外读出电路工作在80 K温度条件下适合多种红外探测器, 如InSb, HgCdTe 和InGaAs。 此设计在分析各模块实现的基础上, 重点设计了像素单元以及阵列的读出方式。 同时, 利用相关双采样技术, 降低了信道里产生的噪声。 最后, 对该设计的电路进行单路、 双路和四路仿真。 其中工作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