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在构建普通高校和谐校园中的独特作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舞蹈表演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参与性强,特色明显,具有艺术的综合性和大众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手段,为社会培养综合人才的平台,同时,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学生平衡发展的需要。其多元性特性,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
  关键词 舞蹈表演 构建 和谐校园 作用
  一、舞蹈表演是构建普通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一)舞蹈表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北京舞蹈学院的李承祥老师曾说过:“舞蹈的美感绝不仅仅是因为动作外形具有的造型美,很重要的因素是通过外形所具有的造型美体现出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色彩。”取材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舞蹈作品,更能引发大学的思考和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现状的探索。通过舞蹈表演这项课程来实施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引导,它能净化人的心灵,能陶冶情操,激励人们追求美好事物。舞蹈表演的参与和欣赏过程更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操、规范道德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舞蹈表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
  优良的审美情操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可以起到开启智慧、激发潜能的作用。舞蹈表演通过在创作、表演、欣赏的三度创造过程中,由参与者参加创作,排练,进而进行角色体验,抒发情感,作为观众,则通过情景的舞台表演得到直接而积极的审美享受,一方面愉悦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综合艺术性强的舞蹈剧,可以使学生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全方位的进行感性体验,从而潜移默化的达到提高思想情操和教化功能。
  (三)舞蹈表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对社会的融合性、良好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标志。舞蹈表演是在所有艺术课程中,最贴近生活,最生动,最具情感表演和感悟的课程,学生在通过表演和创作或欣赏时,通过对人物角色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的展现,通过音乐的诠释,从而认识多资多彩的生活,体悟人生。同时,舞蹈表演强调身心和谐发展,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了体能和协调能力,锻炼了大脑的思考能力,释放了不良情绪。
  (四)舞蹈表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舞蹈表演课程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为广大师生展现自我风采、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大舞台。舞蹈表演既尊重个性发展,又追求团队合作,对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舞蹈表演可以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舞蹈表演在为学生角色扮演体验、团队合作、人际关系沟通方面搭建了平台。在舞蹈表演实践中,光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在活动中,编创、导演、演员、舞美、音效、灯光和幕后等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定位,必须齐心协力,既独立又完整,才能保证演出的成功。
  二、实施舞蹈表演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一)将舞蹈表演纳入高校基础课程
  将舞蹈表演作为选修课甚至必修课纳入普通高校教学内容,通过第一课堂向学生传授舞蹈表演基础知识,搭建舞蹈表演实践平台。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艺术教育作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也都将舞蹈课程纳进了公共选修课程,并在师资方面予以引进专职教师,通过专业老师的培养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很有意义的锻炼机会,大大提高了校园的艺术活力和艺术氛围。
  (二)组建社团作为舞蹈艺术教育的载体
  现在高校社团可谓是百花齐放,成为了大学生校园生活一个非常活跃的亮点。通过打造社团文化来激发学生的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类社团通过提供排演场地、承接演出任务等方面支持学生艺术活动的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积极开展表演创作,并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积极走出校园,开展各类演出活动,提高能力和素质。
  (三)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要重视高校舞蹈教育的实践环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舞蹈实践的情感体验中受到思想教育、提升情操、净化心灵,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发展。把舞蹈实践纳入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打造品牌活动,舞蹈表演是高校组织开展舞蹈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近几年来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一。通过组织多姿多彩的艺术交流平台,扩大了校园艺术文化社会影响,推动校园文化和谐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 邓佑玲.中国专业舞蹈高等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
  [3] 朱敏.论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9(1).
  [4] 佟群英.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5] 冯双白.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反思[J].舞蹈.2012.2(总第366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击剑比赛不仅是技术、战术的反映,更主要是双方反应思维能力的较量。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在提高技术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 击剑 心理训练  现代击剑运动是一项斗勇斗志的个人直接对抗性运动项目,其比赛特点是时间短、节奏快、距离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高运转、快节奏、高竞争给现代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其心理学修养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一直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家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长期以来,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最为直接的手段,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对促
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学治理问题逐步突显,现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论题。大学治理本质上是关于大学决策权力的分配和行使。当前大学办学自主权逐步落实,大学外部权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通过实验研究体育俱乐部锻炼对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境的影响,旨在为高校体育更好地调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提供方法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活动 精神卫生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影响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心境作为一种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要素,其改善状况对心理健康具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百度文库对词语“花招”详细解释:武术中姿式好看但不一定实用的动作。后泛指巧妙的手法,体育教师对武术-“花招”的理解运用到当班主任的工作中,能起到比其他学科班主任工作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武术-花招 模仿引用 各种游戏 班主任工作  百度文库对词语“花招”详细解释:武术中姿式好看但不一定实用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阶段,中学生体育意识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无论从教育改革、终身体育而言,中学体育教学都应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意识 培养  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为让我国从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对体育活动的训练和锻炼都很重视,但由于体育锻炼一般都比较枯燥和乏味,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本文主要从心理对体育的重要性这一角度发展,探讨体育如何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便于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体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