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锻炼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 作用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兴趣及注意力,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游戏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多彩,其趣味性、竞争性、娱乐性较强,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游戏,既可以活跃学生的身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关键的是可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在枯燥的体育技能教学课中加入体育游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在每节课中设置的体育游戏都是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所设置的体育游戏有助于运动技术动作的掌握,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身体活动的强度增加对提高身体素质作用明显。如我在小学跑步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间进行比赛,而在游戏项目设置上为:“交叉往返跑”“变速分组接力跑”“捡球跑”等。
  (二)有助于正确动作的建立。在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并在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该项技能。学生所学习动作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的,而看则是学生掌握信息的主要来源。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游戏,让学生对动作有正规的概念,建立正确的动作要领,从而掌握完整的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游戏变换技术动作的时间、空间变化,直观地反映运动变化特点,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技术动作教学。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拼搏精神是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但是,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自理能力弱,竞争意识薄弱。体育游戏中的竞技比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激烈的比赛,可鼓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全力克服困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参与这些游戏,学生强化了竞争意识,培养了拼搏精神。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力手段。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学生特征设计游戏项目。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具体到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设计游戏项目,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
  (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游戏方式。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其使用目的可以分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项性游戏。一般性游戏组织起来比较容易,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准备活动和辅助游戏教学中,起到热身和调节气氛的作用;专项性游戏带有较强的专业色彩,主要应用于专项技术的训练教学中,目的是避免学生在专项运动中感到枯燥与乏味。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的教学手段。
  (三)根据教学对象选取游戏内容。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项目的游戏。比如“十字接力跑”这一游戏就不宜在低年级中开展。因为学生年龄较小,从来没有学过弯道跑和传接棒等技术,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又如“推小车”这一游戏,虽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臂力支撑力较差,做起来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不宜在低年级开展。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取游戏内容。
  (四)根据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总结。体育游戏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成果,结合游戏规则和要求,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总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在评价时应做到公正、准确,对于奋力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学、热爱班集体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在比赛类游戏中获胜的学生,在表扬之余还应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自满,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将在游戏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灵活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努力争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三、体育游戏的类型和特点
  根据游戏的功能,我认为体育游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类型:
  (一)趣味型。这类游戏形式活泼、内容生动有趣,迎合了学生求动、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我国民间流传的打陀螺、抖空竹、放风筝、捉迷藏、荡秋千等均属于这一类。
  (二)情节型。即将游戏以一定的情节或主题串联起来,让学生担任情节或主题中的角色,并随着游戏的情节积极活动、主动思考。如“地道战”、“兔子与乌龟赛跑”、“深山探险”等游戏。
  (三)竞争型。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鲜明特点。例如:“迎面接力”、“夺球仗”等游戏,在激烈对抗中,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踢毽子、跳绳、拔河也属于竞争型游戏。
  (四)教育型。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戏中,如通过游戏“美化校园”或“植树小能手”进行环保教育。
  (五)益智型。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建设儿童乐园”、“拼图接力”等。
  总之,将体育游戏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努力探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精心设计游戏,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福林.体育游戏[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12-13.
  [2]张强.体育教学改革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01(2):11.
  [3]李秋兰.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4]李爱山.浅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小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交际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说英语、讲英语的意识、方法和习惯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用的交际型人才,对学生以后能否学好这种语言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交际能力 做法  怎样才能让
摘 要: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强调主体参与。如何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这是每位教师现阶段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实践新课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课程实施 主体参与 教学策略  1.主体参与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多年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学历结构、英语水平和执裁水平,分析我国篮球裁判员整体年龄结构老化、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英语整体水平较低、科研水平不高、临场执裁水平参差不齐、培养和选拔制度亟待完善,旨在为我国的篮球裁判员队伍的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我国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国家级以上 篮球裁判员 现状调查  现代高水平运动竞技中裁判员的被关注程度日渐提
摘 要: 篮球运动被评为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性格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体育老师更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掌握篮球规则,提升篮球战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本文就这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篮球 有效教学  自新课标实施后,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对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篮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