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课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重庆市为例”,探索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生活情境化教学设计,通过真实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提升现场学习力。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情境;问题链;现场学习力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四大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需要教师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变革,将授课内容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将知识运用其中,提升现场学习力。
  一、引入现实生活,情境化书本知识
  现行教材的书本知识一般“去情境化”处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等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被大大简化,易造成书本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给人纸上谈兵之感。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情境化书本知识,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意义。
  情境一:小明家现居住在重庆市第三设计院家属楼,小明每天吃完早餐会骑自行车去渝高中學上学,其父母坐地铁一号线到离家20多千米的惠普产业园上班,从事IT行业。中午放学后,小明一般去爱尚美食餐厅吃午餐。小明高中毕业后,他家打算搬到惠普产业园附近的硅谷翠庭居住。
  设计意图:小明一家的生活场景与很多学生家庭类似,易引起共鸣。让学生从地理视角判断小明一家的生活轨迹涉及哪些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而分析因集聚效应而形成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情境二:小明家从家属院打算搬到硅谷翠庭。这句话里包含很多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和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家属院(楼)和硅谷翠庭两种不同住宅区的差异。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住宅区的形成过程即住宅用地集聚过程,进而引导分析住宅用地集聚前后的优缺点。集聚前,工作单元和居住单元混杂布局,职工上下班方便,但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有限;集聚后,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但职工上下班花费时间增多,有时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教师提供情境三引导学生探究分析。
  情境三:展示重庆市石桥铺附近富丽大酒店门前天桥上同一角度拍到的早高峰8:00(如图1)和晚高峰20:00(如图2)道路交通景象。照片中道路两侧对比强烈,一侧堵车,一侧畅通。
  设计意图:学生对此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只是没有深入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城市人口出现这种钟摆式移动现象的原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使其切身体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情境四:中午放学后,老师随着小明一起去爱尚美食餐厅就餐,把沿途看到的商业街区景象拍照,请大家结合拍摄图片和自己日常去商业街购物的生活体验,在图3画出商业区分布位置。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绘制图总结商业区的分布位置,并分析为什么这样分布。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出商业区布局遵循的主要原则——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
  此外,本节课还设计一些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例如,让学生例举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的生活实例,有学生提到原来在市区的工厂搬迁后原地建起了商场,由此引导分析市区内工厂企业向市区边缘搬迁的原因,从而总结归纳出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结论。
  二、融入真实生活情境,设计系列化问题链
  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需要架设“问题链”这一桥梁。在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为出发点,才能引发学生真思考,最终提升其现场学习力。城市土地利用集聚效应、城市规划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将其落实到生活情境中渗透效果好。
  问题链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电脑城”、“小吃一条街”等同一类商业活动高度集聚的情况,学生也会去“电脑城”或“小吃一条街”消费。课堂可设计如下问题链: ①“电脑城”、“小吃一条街”主要分布在哪里,总结其分布规律。②同一类商业活动的各商家间是什么关系,竞争还是合作? ③他们为何要集聚在一起?④总结同一类商业活动集聚的意义。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形成问题链,问题与情境紧密联系,学生最感兴趣,也易于理解和接收。通过问题链设计,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激烈讨论,学生思维量增加,认识逐渐深刻。学生认为“电脑城”、“小吃一条街”等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且选址要求交通便捷,同时多分布于大型购物中心附近。集聚在一起的商家之间对外是合作关系,对内则是竞争关系。他们集聚在一起可以扩大规模、提升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消费市场的扩大又会吸引其它商家前来经营,这就是集聚效应。教学难点随着问题链的步步引导可迎刃而解。
  问题链二:在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后,因为有前面的情境和问题作铺垫,可设计“我为重庆城市规划献计献策”板块,并设计如下问题链:①重庆市的地域形态有何特点?②分析重庆地域形态形成的原因,并归纳优缺点。③你理想中的重庆工业区和住宅区如何布局?④如果你是城市规划设计师,将如何规划设计重庆未来的发展?
  设计意图:笔者在来重庆的飞机上俯瞰重庆大地,起伏连绵的山脉,弯弯曲曲的河流,地形与河流的阻隔使重庆整个外部轮廓变得比较分散。将这些图片资料提供给学生,引导探究自己所在城市的地域形态,让他们规划设计城市的未来。此时学生群情振奋,积极探究问题,争先恐后为城市规划发展提建议。讨论结束后,师生一起观看重庆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规划视频,最后推出重庆市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山水城市空间格局”。
  问题链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及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生活,使学生深切感受地理学习的价值。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和问题,如果脱离情境和问题,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也无从谈起。
  情境化书本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地理学科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形成生活与地理知识浑然一体的教学情境。同时,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设计梯度合理、遵循学科逻辑的问题链,以此培养不同层面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中学生更是视作文为天下第一难事。作文难写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写的知识或技巧的传授,忽略对学生作文激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朗读激趣    比利时学者G.德朗舍尔说:“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口头语言行为表示了他所做全部事情和他要学生做的全部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则更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
[摘 要]历史是一门缤纷多彩、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新热点,开展丰富的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高中教学活动的途径,也提升了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一历史;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36-02  近几年,围绕着“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和学科核
[摘要]笔者就本校现阶段高中生的英语基础和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指出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并论述了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标。本人在两年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分层教学的探讨与实践,认为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达到“困难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的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地理 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
一、考核方向分析  1.考点分布(表1)  2.考核方向  考察地图知识,河流常是判读等值线图和剖面图的切入点;自然地理中,地形、气候、植被等各要素与河流密切关联;人文地理中,河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且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河流”在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的区位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地理中,古代文明的发源大都与河流联系在一起,至今一些大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仍然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对河流
案例背景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过程”。在互动的课堂中,要求师生间、学生间呈动态信息交流,而不是单向的传授或被动地接受。只有平等地参与课堂交流对话,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当然,有效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问题的设计。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没有巧妙的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巧妙的问题,学生也不会深入思考;没有巧妙的问题,学生得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及较高的专业素养,这是音乐教师的立足之本。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还应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能迎接课程改革中的各种挑战。  一、在教研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教研活动是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探究活动,它是教师成长与进步的“摇篮”。教研活动范围很广,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各级各种培
摘 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为了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教师可以从培养绘画兴趣、创设自由环境、积累生活经验、启发引导幼儿、客观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绘画;创造力;培养  德雷斯德纳指出:“绘画是富有创造力的一种艺术。”保护幼儿的创造动机、创造兴趣,是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要强
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到学生们能否健康成长。法制教育,旨在培养中学生确立初步的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办事的意识以及法律至上的观念。要使中学生认识到法制是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手段,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人的权利。  “模拟法庭进校园”是我们学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又一项新举措,它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形式
我以为《东方老墙》绝不仅仅只是五位军人在长城脚下用眼“望”出来的果实,毋宁说他们是在用炎黄子孙的心去体味长城,用文学工作者的脑去思考长城。  关于长城,我们当然能够熟练地背出:“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我们或许又能够自豪地写出GreetWall——“伟大的墙”这样的洋文字样。然而,我们知道秦皇直道吗?洞悉茶道吗?能够一一罗列出战国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隋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金长城、明长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