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1年至2006年我们为18例病人行肺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机 构】
:
835000,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外一科,835000,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外一科,835000,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外一科,835000,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外一科,835000,伊宁,解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至2006年我们为18例病人行肺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交通的窦道.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医用吻合胶(OB胶)加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或间断残腔冲洗治疗BPF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 总结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管破裂与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1996年至2005年收治的113例食管破裂和穿孔者的各种致伤原因,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死亡率、24 h以内手术治疗与24 h以上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死亡率.结果 28例食管颈部损伤均获治愈.85例食管胸部损伤,手术治疗的治愈率83.0%,优于保守疗法的68.7%,P<0.05.在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例中,发病后24 h内手术者76.7
1989年5月至2006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19例.现报道如下.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愈来愈盛行,但仅靠临床结果很难对OPCAB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内脏缺血程度作出客观评价.胃肠道pH值的监测,可直接反映胃肠道黏膜血液灌注与氧合状况.为此,我们应用胃张力计法测量CCABG和OPCAB者围手术期胃黏膜pH值,以评价二者对胃肠道黏膜血供的影响程度。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右位心心脏移植术罕见,均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者[1-5].2005年11月,我们施行1例右位心心脏移植,现报道如下。
自发性食管破裂发病急,症状特殊,早期(从食管破裂到就医72 h内)易误诊.对于晚期(超过72 h)自发性食管破裂合并脓胸者的治疗,各家意见不一.我们总结14年来对18例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合并脓胸病人的治疗,报道如下。
2005年12月28日,我们为一8月龄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成功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现病婴已生存1年余,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Ⅰ级,未见明显排斥反应。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和红细胞流变学特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正常红细胞变形指数.手术创伤组(A组),SD大鼠24只;同系移植组(B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共48只;同种移植组(C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各24只.B组、C组应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术后1、3、5、7 d移植心的病理改变,同时采用黏性测量法测定红细胞聚集指数
病人 男,22岁.出生时即左侧乳头缺如,相应部位有一米粒大小肿物,质软、可活动,随年龄增长缓慢增大,近5年增长速度变快,无不适,无异常分泌物。
1987年1月至2002年5月我们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23例,占同期胸部损伤3.12%(23/737例),现就其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23例中男19例,女4例;年龄17~50岁,以青壮年居多.膈肌左侧破裂19例,其中2例为陈旧性;右侧破裂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