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入其中,润人细无声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earns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做好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要理解与尊重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讲究合适的方法与技巧。班级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积累创新的,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地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好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理解与尊重;方法与技巧;积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繁杂艰辛的工作,其中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最基础、最重要、最繁杂的工作。
  要做好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的爱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爱这项工作,喜欢这项工作,觉得这项工作有趣、有价值、有意义,从而自愿、主动、积极地去做,即使再苦再累,也会无怨无悔。其二是爱学生,爱他们的天真活泼,爱他们的真诚、坦率。其实,热爱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就是一种爱岗精神,爱学生也就是敬业。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業则是爱岗的结果。
  教育学生,还应理解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性格和个性特征也就不同,教师的教育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如果采取简单的办法处理,表面上学生可能怕你,但弄不好也许学生会把自己掩盖起来。因而老师在严格要求之中,要体现出更多的理解和耐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表现出老师的耐心与理解。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他们的“父母”,又是可信赖的朋友。
  当然,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光有爱心、理解与尊重是不够的,还要讲方法,讲技巧。这样,才能产生实效,达到教育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作用。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给我们作出了榜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糖果”教育法体现了理解、尊重和宽容,用表扬和激励的方法巧妙地化解了学生间的问题,让我们懂得了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讲究方法技巧的重要性。
  在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可尝试以下方法:
  1.表扬激励法。心理学专家认为褒奖的方法是针对对方的潜在能力,夸张他本人暗自得意的事。如一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他对于一些机器的修理非常有兴趣,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聪明能干,激励他认真学习好文化,将来一定能干成大事,促使他成为班上品德兼优的好学生。
  2.理解宽容法。要多理解宽容学生,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尽可能给他们一定的心理准备,而不能操之过急。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3.由小到大法。为了说服对方接受一个比较大的要求,先让对方同意一个容易接受的小要求,一旦他同意这个小的要求之后,就可能同意那个更高更大的要求。此法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比较行之有效。
  4. 以心换心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之间以心换心,达到心心相通,潜移默化,以情感人的效果。
  5.信任尊重法。对学生信任,尊重学生,激发学生更大的潜力。
  6.幽默化解法。幽默的语言,往往能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用幽默的语言来说服学生,比刻板地说教、严厉地斥责、尖刻地嘲讽,自然更为学生所接受。
  7.自歉示弱法。如果在某一件事上,教师自己错了,应该自我道歉。自歉可以形成一种民主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教师的威信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更让学生感到可敬。
  8.榜样示范法。要在班上树立起各种榜样,如劳动能手、讲文明礼貌模范、纪律模范、学习尖兵等等,这样使同学们有样板可学,有差距可找,从而推动整个班级正气上升,各项工作有声有色。
  当然,班级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积累创新的。陶行知先生说:“时时都是创新之时,事事都是创新之事,人人都是创新之人。”只要我们多一点儿创造性,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地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就能做好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美,感悟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收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功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想象;感悟;鉴赏;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
【摘要】文章应是有情物,要有感而发。本文从生活中去找“感”、读书和积累中找“感”、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等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感”在何方;何处而发;我手写我心;观察;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中学生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写作。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不知道怎样开拓自己的思路。所以有的同学面对一道道
【摘要】本文以写人的文言文课文为例,主要探寻在文言文人物教学中采用“读”的方式,让课堂灵动起来,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人物;朗读;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文言文还是一种较新的文体,读起来有些拗口,加上学生没有讲文言文的环境,所以不少学生是不喜学文言文的,笔者想拿初中文言文篇目中写人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新课导入,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表情;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摘要】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仍不可否认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没有这个主导,就像断了琴弦的琵琶,再也弹不起一点音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传统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将元认知的理论应用到生态课堂的教学研究中,提出了类化、转化和内化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生态课堂;学生;元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而是要引领学生仔细品味语言,品味文本,感受字里行间文字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发挥想象,领悟语言魅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魅力的综合方法,希望能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某些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部分;而且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特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的,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际开展的实践模式很重要,它关系到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从中获益的结果。本文将就我们泰兴第三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和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谈谈开发的实践模式问
【摘要】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神奇的叶子》教学设计  【关键词】神奇、叶子、活动、贴画  实践领域:调查与研究,资料搜集与处理,设计与制作,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  方法引导:制作树叶贴画的方法。  活动设计:探究叶子的特点、作用,制作树叶贴画。  一、活动主题背景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除了色彩缤纷的花朵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应该算是千姿百态的叶子了,正是有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叶子,各种各样的植
【摘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呼唤各种理念的同时,更应从教学的对象,这一个个生命个体和他们的生命意识来把握我们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我们语文教育者更应从生命意识出发,形成快乐的语文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学、生活的语文教学,用语文特有的文化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生命之间的对话和尊重。  【关键词】生命意识;回归;课堂教学;爱  【中图分类号】G633.55
【摘要】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坚守信念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我们一定可以收获梦想的果实,命运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关键词】教育;梦想;励志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我1987年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市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均以收废品为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原因,我初中毕业后便去了一家陶瓷厂打工,现在回想起来那仍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灰色岁月。15岁,本该是一个女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