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最高奖项——晨兴数学金奖迎来首位女性得主,密歇根大学教授邬似珏获此殊荣。
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王慕道、密歇根大学教授邬似珏分别因在微分几何与几何偏微分方程、对二维和三维水波问题小振幅解的整体适定性做出的杰出贡献获晨兴数学金奖。哈佛大学统计学系教授刘军因对蒙特卡洛推理的重要贡献获晨兴应用数学金奖。
晨兴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颁予杰出华人数学家。金奖及银奖得主均须是在纯数学及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数学家,年龄须在45岁以下。金奖得主奖金为2.5万美元,银奖得主奖金为1万美元。
长发披肩,却有坚强聪慧的内心
邬似珏的研究方向为应用偏微分方程。2001年,美国数学学会授予邬似珏露丝利特尔萨特奖,表彰她五年来对数学的贡献;同年因为在水波方程方面的贡献获得Morningside银章。她研究了完全非线性水波问题和一般性双液流体的运动,得到了形态很好的水波方程索伯列夫空间。
水波是船舶、海洋采油平台、港口和海岸的主要荷载。在工程设计需要的推动和计算机技术与数值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支持下,水波理论在近5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非线性水波理论和计算方法、海洋结构物非线性水波荷载和大面积水域波浪传播等方面更是如此。水波理论在海洋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船舶工程都有应用,在水波数值模拟中也有应用。
据邬似珏的学生说,邬老师平时不苟言笑,基本不参加什么娱乐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埋在办公室搞研究,钻研数学上的难题。但是,她对学生却非常热情,只要学生有问题,她都非常乐意解答。她常常在办公室钻研到很晚才回家,总是一副精神饱满的状态。邬似珏还有一个非常和谐幸福的家庭。
网络上流传有一张关于邬似珏的照片,她戴着一副宽宽的金边眼镜,浅浅的善意的笑意流露出内心的自信。她完全是一副学者模样,黑色的长发披肩,给人非常和善的感觉。她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强聪慧的内心,在数学的征途上一路攀岩,终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她自己能体味。当谈到女性在学术上的困难时,邬教授似乎不以为然,她永远一副孜孜以求的状态,对人和善友好,对待学业一丝不苟,甚至可以为了解决一个小细节上的问题而废寝忘食。这样的奋斗精神忘我精神,无疑注定了攀登高峰的成功。
在获得金奖的颁奖典礼上,邬似珏说,自己平时比较安静,也比较能看书。与男性数学家相比,“能力上看差不多,主要差别不在智力上”。她以自己的两个学生为例解释了男女数学家的差别:男生即便得不到认可也仍然会做,“错了就是错了,还是要去做”。但女生则不会这样,“女生如果不懂就不去做了,她们比较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邬老师不是这样,她有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探索精神,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也许就是这种不服输的钻研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才铸就了今天这一金奖的荣誉。
曾获得陈省身奖的台湾理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数学组主任李文卿也认为,“男性勇于表现,女性则相对保守一些”。除了性格上的差别,李文卿还表示,女性在社会上所处的不平等的地位,也影响她们在数学领域的探索,“她们还要在家庭里承担更大的责任,教育下一代,会比较辛苦一些”。
邬似珏当然也不例外。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度,彼此相互的协调和沟通,当然少不了一番苦心经营。能够获得金奖的殊荣,其中的汗水和泪水恐怕只有她本人才知道。网络上的评论都是一片赞叹的声音,有的网友留言:一般获此奖项的都是男人,女性相对比较少,此次邬教授作为一位女性,竟然得此金奖,实属不易。用一网络流行语来称赞,就是“此属猛女!”
以身立教,为莘莘学子指点迷津
既然能摘得数学上的桂冠,那么对于如何学好数学,邬教授自然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许多学生的脑海中,数学是一门既枯燥又难学的科目。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即使熬夜加点学习,也收效甚微。那么数学究竟应该怎样学才能学得好?
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系领衔教授,邬似珏是首届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上亮相的参会人员中,十分少见的女性国际顶尖级数学家。作为数学界的精英,谈及如何学数学时,邬似珏建议大家切忌“死读书”,因为错误的学习方法只会事倍功半。像数学这种依赖思维能力的学科,要通过多做各类习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做到活学活用。
除了数学,在孩子的成长教育方面,邬似珏也建议,可以让学生多多阅读名人传记,用名人的事迹激励孩子。孩子们在名人事迹的感召下,会激发出奋斗上进的动力。
当谈及首届三亚国际数学论坛的影响和意义时,邬似珏认为,它的影响力十分大,世界级顶尖数学家、科学家齐聚三亚实属难得。论坛的举办不仅可以让学术得到交流,也可以提升三亚的知名度。
曾多次参加数学学术论坛的邬似珏还认为,这样的专业性论坛应多举办,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更有益于学者研究、探讨。而华人数学家大会,更是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1998年至今,华人数学家大会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对促进中国本土与海外华人数学家之间的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通过这个平台,很多国内数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赴海外交流,共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晨兴数学奖评委会主席、数学家丘成桐称,由于参加高考和奥赛的原因,中国孩子的数学基础并没有打好。他表示,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两者一点关系都没有。国内学生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美国的研究比较重视年轻人,“哈佛前段时间给两个刚满30岁的年轻人终身教职,美国尊重年轻人,而中国则是倒过来,尊重院士、校长。年轻的研究生还面临生存压力,而不能全身心地去做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召开之际,恰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陈省身诞辰99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数学家共同纪念了这两位前辈,以表达对他们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敬意。
“王者归来”,有人这样形容邬似珏获得金奖。巾帼不让须眉,好一个勇敢聪慧的女子,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学有所成,填补了晨兴数学奖金奖上的空白。这样的一种成功的突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胜利和骄傲,更是华人女性的骄傲!对于邬似珏本人而言,也许获得金奖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但对于整个华人女性而言,却是一大步!对于晨兴数学奖来说,则更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大事件!我们祝愿邬似珏教授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顺畅,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王慕道、密歇根大学教授邬似珏分别因在微分几何与几何偏微分方程、对二维和三维水波问题小振幅解的整体适定性做出的杰出贡献获晨兴数学金奖。哈佛大学统计学系教授刘军因对蒙特卡洛推理的重要贡献获晨兴应用数学金奖。
晨兴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颁予杰出华人数学家。金奖及银奖得主均须是在纯数学及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数学家,年龄须在45岁以下。金奖得主奖金为2.5万美元,银奖得主奖金为1万美元。
长发披肩,却有坚强聪慧的内心
邬似珏的研究方向为应用偏微分方程。2001年,美国数学学会授予邬似珏露丝利特尔萨特奖,表彰她五年来对数学的贡献;同年因为在水波方程方面的贡献获得Morningside银章。她研究了完全非线性水波问题和一般性双液流体的运动,得到了形态很好的水波方程索伯列夫空间。
水波是船舶、海洋采油平台、港口和海岸的主要荷载。在工程设计需要的推动和计算机技术与数值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支持下,水波理论在近5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非线性水波理论和计算方法、海洋结构物非线性水波荷载和大面积水域波浪传播等方面更是如此。水波理论在海洋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船舶工程都有应用,在水波数值模拟中也有应用。
据邬似珏的学生说,邬老师平时不苟言笑,基本不参加什么娱乐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埋在办公室搞研究,钻研数学上的难题。但是,她对学生却非常热情,只要学生有问题,她都非常乐意解答。她常常在办公室钻研到很晚才回家,总是一副精神饱满的状态。邬似珏还有一个非常和谐幸福的家庭。
网络上流传有一张关于邬似珏的照片,她戴着一副宽宽的金边眼镜,浅浅的善意的笑意流露出内心的自信。她完全是一副学者模样,黑色的长发披肩,给人非常和善的感觉。她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强聪慧的内心,在数学的征途上一路攀岩,终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她自己能体味。当谈到女性在学术上的困难时,邬教授似乎不以为然,她永远一副孜孜以求的状态,对人和善友好,对待学业一丝不苟,甚至可以为了解决一个小细节上的问题而废寝忘食。这样的奋斗精神忘我精神,无疑注定了攀登高峰的成功。
在获得金奖的颁奖典礼上,邬似珏说,自己平时比较安静,也比较能看书。与男性数学家相比,“能力上看差不多,主要差别不在智力上”。她以自己的两个学生为例解释了男女数学家的差别:男生即便得不到认可也仍然会做,“错了就是错了,还是要去做”。但女生则不会这样,“女生如果不懂就不去做了,她们比较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邬老师不是这样,她有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探索精神,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也许就是这种不服输的钻研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才铸就了今天这一金奖的荣誉。
曾获得陈省身奖的台湾理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数学组主任李文卿也认为,“男性勇于表现,女性则相对保守一些”。除了性格上的差别,李文卿还表示,女性在社会上所处的不平等的地位,也影响她们在数学领域的探索,“她们还要在家庭里承担更大的责任,教育下一代,会比较辛苦一些”。
邬似珏当然也不例外。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度,彼此相互的协调和沟通,当然少不了一番苦心经营。能够获得金奖的殊荣,其中的汗水和泪水恐怕只有她本人才知道。网络上的评论都是一片赞叹的声音,有的网友留言:一般获此奖项的都是男人,女性相对比较少,此次邬教授作为一位女性,竟然得此金奖,实属不易。用一网络流行语来称赞,就是“此属猛女!”
以身立教,为莘莘学子指点迷津
既然能摘得数学上的桂冠,那么对于如何学好数学,邬教授自然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许多学生的脑海中,数学是一门既枯燥又难学的科目。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即使熬夜加点学习,也收效甚微。那么数学究竟应该怎样学才能学得好?
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系领衔教授,邬似珏是首届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上亮相的参会人员中,十分少见的女性国际顶尖级数学家。作为数学界的精英,谈及如何学数学时,邬似珏建议大家切忌“死读书”,因为错误的学习方法只会事倍功半。像数学这种依赖思维能力的学科,要通过多做各类习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做到活学活用。
除了数学,在孩子的成长教育方面,邬似珏也建议,可以让学生多多阅读名人传记,用名人的事迹激励孩子。孩子们在名人事迹的感召下,会激发出奋斗上进的动力。
当谈及首届三亚国际数学论坛的影响和意义时,邬似珏认为,它的影响力十分大,世界级顶尖数学家、科学家齐聚三亚实属难得。论坛的举办不仅可以让学术得到交流,也可以提升三亚的知名度。
曾多次参加数学学术论坛的邬似珏还认为,这样的专业性论坛应多举办,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更有益于学者研究、探讨。而华人数学家大会,更是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1998年至今,华人数学家大会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对促进中国本土与海外华人数学家之间的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通过这个平台,很多国内数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赴海外交流,共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晨兴数学奖评委会主席、数学家丘成桐称,由于参加高考和奥赛的原因,中国孩子的数学基础并没有打好。他表示,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两者一点关系都没有。国内学生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美国的研究比较重视年轻人,“哈佛前段时间给两个刚满30岁的年轻人终身教职,美国尊重年轻人,而中国则是倒过来,尊重院士、校长。年轻的研究生还面临生存压力,而不能全身心地去做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召开之际,恰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陈省身诞辰99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数学家共同纪念了这两位前辈,以表达对他们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敬意。
“王者归来”,有人这样形容邬似珏获得金奖。巾帼不让须眉,好一个勇敢聪慧的女子,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学有所成,填补了晨兴数学奖金奖上的空白。这样的一种成功的突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胜利和骄傲,更是华人女性的骄傲!对于邬似珏本人而言,也许获得金奖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但对于整个华人女性而言,却是一大步!对于晨兴数学奖来说,则更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大事件!我们祝愿邬似珏教授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顺畅,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