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拾金不昧”到“拾金求报”的社会学思考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flgvd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0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中规定拾金不昧者享有向失主请求适当报酬的权利,由于这一规定触及传统美德,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围绕传统与现实两个维度来分析它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其预防的调查分析表明,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社区、友群等环境因素。提出了加
&#39;边缘&#39;地带的尴尬可以说,畅销的青春小说质量参差不齐.现已有很多学者、专家及学生家长、老师对此表示出深深的忧虑,呼吁应该净化青春小说市场,为青少年出版更多更健
人到用时方恨少亲爱的:你的朋友很少,就算偶尔有朋友打电话来,也是发生问题找你帮忙,不然就只是意思性地问候一下,没有进一步的互动和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