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axfdsrf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日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进行输液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患者,实验组采取双向查对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112人,优秀率为7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36例,满意率为90.66%;对照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97人,优秀率为6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02例,满意率为68%;即实验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 这种门诊输液护理制度有效降低了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并且对护士工作能力起到了有效的锻炼作用。双向探查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双向查对 门诊输液 护理 效果观察
  在医疗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护理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担忧,打错药、输错液等情况屡见不鲜。为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1],有关人士研究出双向查对这种机制,双向查对制度可有效的防止输错液、打错药等情况,可有效的防止医患之间纠纷的发生[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日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學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进行输液的300例(男167例,女133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5岁。将本次研究所选择的3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实验组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1岁~12岁,平均3岁;对照组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2岁。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实质性脏器疾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两组患者均连续输液1~7d,平均输液1~3次/d。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输液次数及天数等临床基本资料,得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采取不同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具体实施“三查八对”方法,即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进行检查,核实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时间、有效日期、使用方法,核实患者的姓名及编号。实验组采取双向查对护理方法。双向查对护理方法除以上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外,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以及明确此种护理方法,患者或家属积极配合实施此种护理方法,由护士对患者进行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概述及答疑。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由护理工作评分与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两部分组成,其中护理工作评分由上级护士或责任人根据护理工作的细致程度及完成情况等指标负责评判打出分数(见表2),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以问卷形式做成20道题,每题5分,由患者写出分数。其中评分情况以0~59分为差等,以60~79分中等,以80~100分为优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本次研究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研究结果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基本资料以P≥0.05作为组别之间差异具有可比较性。
  2 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以上方法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具体护士护理工作评分由上级护士进行评价打分,患者满意程度评分由患者或家属进行评价打分(见表1)。
  根据上表中所示,实验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112人,优秀率为7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36例,满意率为90.66%;对照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97人,优秀率为6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02例,满意率为68%;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
  3 讨论
  双向查对制度实现治疗公信息开化、核对制度的双向化及医患人员间的交流化[3],这种方法可全面锻炼护士的临床能力[4],为患者的治疗安全做成了双保险。此种方法护士需要注意的是,在问患者开放性问题时应选择较为简单,并且印象深刻的问题,并且护士自己应熟记所使用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其他信息,以便患者或家属提出问题未解答明了,导致护理工作评价减分。根据此次研究表明,这种门诊输液护理制度有效降低了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并且对护士工作能力起到了有效的锻炼作用。正如本次研究所示,双向探查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燕.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5(2):5-7.
  [2]张云霞.双向查对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55-356.
  [3]卢桂存.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5(5):46-48.
  [4]刘光维,刘丽萍,赵庆华.“双向查对”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4):913-914.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对护理岗位进行分层化设置,建立与之对应的临床护理岗位培训及绩效考核方案,结合临床护理岗位优质管理服务实践,从护理质量、护理重点、病房管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以及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率、跌倒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照,得出临床护理岗位分级管理,能够大大提升护理效能,为促进优质护理创造条件。  【关键词】 护理岗位 分层管理 优质护理 评价研究  开展护理岗位管理是基于护理类别及护理岗位的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目的 分析地赛米松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未患者配合恰当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
【摘 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80例患者,分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服务后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等
【摘 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5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紧张、焦虑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
【摘 要】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5年1月到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给予对照组50名患者一般护理,观察组的50名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进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并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结论:对脑血栓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