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硼替佐米化疗期间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的8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及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使用硼替佐米化疗的MM患者中,20例发生了带状疱疹,发生率约为2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治疗前淋巴细胞减少、治疗前中性粒细胞减少、ECOG评分≥2、使用环磷酰胺、未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与带状疱疹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淋巴细胞减少、环磷酰胺的使用、未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发生带状疱疹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M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高,治疗前淋巴细胞减少、环磷酰胺的使用、未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发生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AICAR)联合干扰素(IFN-α-2b)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EPOCH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疗效,并探讨难治复发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2年12月-2018年1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基因突变体征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226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基因突变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龛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L1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受体(CXCR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相关
目的:探讨影响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总生存期的非遗传学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血液科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例MM
目的:探讨靶向基因测序在疑似髓系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9例疑似髓系肿瘤的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骨
目的: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FA-2-b-β对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原代细胞增殖抑制作
目的:应用多重PCR与毛细管DNA电泳法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主要致病基因中的JAK2V617F及CALR第九外显子突变,并对该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同时设计特异性的JAK261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