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要素视域下的智能教育:模型、路径和挑战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y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作为一种新生产要素,推动智能教育的数字化赋能升级,具有人性化、情境化、集成化和数智驱动等特征。本文通过拓展教育要素的内涵边界,打造“以数据自治演进”的内循环和“以服务主体为中心”的外循环,联合创设了一个集“主体—环境—资源—数据”四位一体的内外双循环系统模型;然后重点围绕健全数据治理和保障数据全周期覆盖、强化数据赋能和优化教学创新、构建教育智能体和服务主体新形态、瞄准人机混合智能和勾画智能教育新图景等,解析“数据+智能教育”发展的多重路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评价是核心素养指向下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诉求,也是高阶思维课堂构建的指挥棒。文章分析了表现性评价对高阶思维发展与评价的适切性,依据高阶思维、高阶学习、表现性评价等基础理论,以具体学科为例,从统整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高阶思维特征与表现刻画、凸显高阶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表现性目标设计、驱动高阶学习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设计、指向行为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评价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高阶思维发
2021年8月19日,2021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新时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线上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教指委委员及来自全国110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院长(系主任)、专家学者参与此次会议。
[摘 要] 在线学习体验备受在线教育的广泛关注,多数研究聚焦于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上,缺乏对其发生、发展问题的深入探索。研究在长达七年的“泰州师说”大规模教师网络课程中,发现养成在线学习体验的“螺旋式”周期规律,每个周期由合作、对话、知识、反思四阶段构成,形成体验核心圈,在目标与评估牵引下呈“螺旋式”上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话语类型分析、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挖掘七年的数据,以阐释在线学习体验周期发生
[摘 要] 在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认知冲突可以为持续的有意义协商、知识创生提供内部动力。很多学习者面对认知冲突时会选择逃避妥协、直接附议等方式,导致学习无法走向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因此,提出有效消解认知冲突的对话提示支架设计四原则,据此设计了选择类、改善/保留类、补充/融合类三类对话结构性提示支架。开展了三轮实验验证支架效果,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对学习者的对话数据进行分析。研
[摘 要] 智能时代,在教育数据被不断挖掘并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引发了数据安全的问题。而伦理规约或可成为实现教育数据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为此,文章以教育数据伦理为基本视角,借助于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探讨了伦理规约在教育数据安全保障中的需要与可能。研究发现,智能时代教育数据安全的实现在伦理层面有较强的诉求,这种诉求通过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德行伦理三个向度得以对外表达。然而,当下面临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