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观光农业产生及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了其发展前景及其为现代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同时,对如何发展观光农业及发展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观光农业;结构调整;就业;发展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新型产业。
1发展观光农业的必要性
(1)市民假日消费需求增长的客观需要。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传统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同时随着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减少,尤其是城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各种污染、城市环境恶化给城镇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城市居民把目光转向农村,从而形成对农村观光旅游业的强烈需求。
(2)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它强调生产与人、自然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倡导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与各行业相互渗透,功能越来越多,其中,田间劳作的欢乐、自然景观的欣赏等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它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旅游农业与其他旅游活动一样,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农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参与。发展观光农业能够有效地带动一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2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议
(1)统一认识。观光农业是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区域。它能更好地将农村在农业和旅游两个方面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观光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同时,还把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观光农业打破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界限,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前实现小康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大力扶持和引导,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考察环境,投资兴业,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观光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2)科学规划。起点要高,功能要多,内涵要深。发展观光农业要重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要体现出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农民的创造才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注重与游客的互动。观光农业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兼顾农业和旅游的发展。
(3)政策扶持。为了加快观光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如:发展旅游业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各地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把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所得税,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行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的投资,可按规定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农具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农产品加工用电享受工业用电价格。
(4)规范管理。为了改变目前观光农业管理职责不明、管理规范程度不高等现象,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做好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打破地域界限,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加强宣传。观光农业是一项新兴的农业产业,要加强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以举办研讨班、研讨会等形式与农业、旅游部门的干部、专业人员和农民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互通信息,借鉴经验;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观光农业,将发展农业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宣传观光农业,树立品牌。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整体上的和谐与统一,以此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观光农业;结构调整;就业;发展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新型产业。
1发展观光农业的必要性
(1)市民假日消费需求增长的客观需要。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传统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同时随着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减少,尤其是城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各种污染、城市环境恶化给城镇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城市居民把目光转向农村,从而形成对农村观光旅游业的强烈需求。
(2)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它强调生产与人、自然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倡导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与各行业相互渗透,功能越来越多,其中,田间劳作的欢乐、自然景观的欣赏等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它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旅游农业与其他旅游活动一样,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农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参与。发展观光农业能够有效地带动一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2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议
(1)统一认识。观光农业是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区域。它能更好地将农村在农业和旅游两个方面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观光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同时,还把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观光农业打破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界限,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前实现小康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大力扶持和引导,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考察环境,投资兴业,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观光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2)科学规划。起点要高,功能要多,内涵要深。发展观光农业要重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要体现出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农民的创造才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注重与游客的互动。观光农业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兼顾农业和旅游的发展。
(3)政策扶持。为了加快观光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如:发展旅游业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各地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把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所得税,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行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的投资,可按规定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农具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农产品加工用电享受工业用电价格。
(4)规范管理。为了改变目前观光农业管理职责不明、管理规范程度不高等现象,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做好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打破地域界限,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加强宣传。观光农业是一项新兴的农业产业,要加强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以举办研讨班、研讨会等形式与农业、旅游部门的干部、专业人员和农民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互通信息,借鉴经验;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观光农业,将发展农业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宣传观光农业,树立品牌。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整体上的和谐与统一,以此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