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倡导教学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学生要形成相应的关键能力,体验式教学是师生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在科学探究、感悟获得知识技能等品质的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旨在落实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课标强调学生体验重要性,使学生在知识形成应用中养成科学态度。研究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内涵意义,提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教学方法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现主动开放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被动学习方式,新课改将过程体验提到突出地位,化学课标强调使学生在熟悉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应用。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化学是初三年级开设课程,传统以讲授灌输方式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對化学的好奇心。体验式教学借鉴社会学等研究成果,形成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构建知识,注重把教师主导转变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改革传统初中化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二、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体验是通过实践认知周围事物,心理学中体验指感觉认知要素整合。体验需要主体经历某种事情获得认知情感。教育者要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在亲历中感受过程,让个体在体验中获得成功。化学教学中体验需要学生用心感受,用脑思考,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探究化学知识。体验式教学内涵丰富,强调主体通过实践认知周围事物,通过学生实践认识掌握知识技能。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中定位自身角色,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教学功能,体验式教学并非适用所有学科。实践中教师要研读教材,在课堂设计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条件感受,体验知识原创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才会形成深刻记忆,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感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优越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作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内涵,发展个体生命智慧,是通过切身体验等手段将知识技能内化形成经验过程。体验式教学适应时代发展,是现代教育广泛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体验式教学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情境性等特点。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研究需要坚持内外因结合,提倡学习者在情境下借助协作活动有意义建构,倡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辅助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教育应重视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学习工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人们通用性在高峰体验时刻显现,高峰体验时能完善运用全部智能。美国教育家库博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总结体验学习过程,认为体验式学习涉及具体体验、抽象概括等学习环节,提倡将知识经验结合。
(三)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化学课标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新课改下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注重实效性,学生在课堂有意注意时间仅占30%,教师要在有效时间内渗透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记忆。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态度发生转变,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化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促进价值观转变,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三、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完成课标要求必做实验。化学教材安排大量实验探究情境,探究实验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体验机会。教师要应用教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动手,获得科学探究乐趣。新课标倡导化学教学回归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将学习融合在学生熟悉生活情境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经验出发,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常用的化学情境创设包括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实验情境要从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实验情境设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如学生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理解困难,教师通过瓶吞鸡蛋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原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后鸡蛋掉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鸡蛋掉落的原因,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是人类生活实践经过总结形成,化学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通过化学史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认识化学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介绍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引导学生追寻化学知识根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流程
体验式教学流程包括设计教学内容,体验后总结点评等环节。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过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化学乐趣。教师要创设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环境要结合教学内容提供生动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处理情境问题。如在学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时,播放《石灰吟》视频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内涵,通过视频画面,文字情境创设化学反应体验情境。体验式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三)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教师教学设计实施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良好的评价要求关注三维目标达成,评价设计实施科学;评价标准制定清晰完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评价结果使教师做出决策改进教学。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历程,关注教学互动过程。
体验式教学评价模式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力素质,教师可确定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情况等,同伴可评价在同学活动中的合作精神。诊断性评价可发生在教育活动前,发现特殊困难学生可诊断性实施评价。形成性评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记录、资料分析等。终结性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实现程度评价,考查学生目标达成程度。
四、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得到很大改善。但目前化学课程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缺乏创设情境反思,未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等。主要原因是教师未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对化学知识获取缺乏体验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新课标要求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深刻理解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模式陈旧
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受到各种教育观念影响,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但课堂教学模式仍未改变。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真实感受,教师在课堂前精心备课,但静态传授知识方式导致学生发展受限,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化学学习内容通常已有明确结论,教师还原知识发现过程,使学生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行评价制度不合理,仅通过化学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良尺度评价方式片面。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新课程,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现行课堂模式使学生感觉乏味无趣。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沟通,师生心理产生距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不当
化学教学中教师设计教案目的明确,但课堂教学中对情境创设能否达到设计目的缺乏反思。如空气的组成教学中,有的教师以深呼吸为例证明空气存在,创设情境内容不能起到应有效果。教师可以让坐在窗边的学生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构建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中的经典引入,使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为体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情境创设空洞虚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问过于简单或偏离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脱离生活实际,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五、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
新课标规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体验式教学内容树立标准,体验式教学要灵活运用课标提出学生活动建议,主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学设计要根据新课标中学业要求,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思考化学实用性。体验式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根据新课标评价学生素养目标达成情况,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一)化学与热能教学设计
新教材中化学与热能是帮助学生建立能量观重要内容,是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优质教学素材。目前对化学与热能教学大多为情景式,主要在导课时向学生简单展示化学与热能的关系,对提高学生化学价值认识素养作用不大。运用生活中自热产品为体验载体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通过认识自热产品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联系。自热饭盒制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感受化学的应用。
(二)自热饭盒制作教学实践
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实践选取生活中自热产品为载体,驱动学生探究产热原理,使学生初步建立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结构网络;通过体验自热产品认识化学反应吸放热反应;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关系,形成能量转化模型。通过实验探究自热包与水反应温度变化,进行实际应用自制自热包,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究创新意识。体验式教学将教研目标要求,教学评价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发放个人学习报告;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为父母准备自热饭,实践完成后对实践结果综合分析。以新课标对教学评价规定,教学评价包括师生互评与自评,学生自评以测试题形式为学习评价载体,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等进行评价。
体验式教学评价以学生制作实物为评价对象,抽象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现场回报情况,直观学习成果包括个人学习报告、小组产品说明书等,直观表现教学实践效果。以相关题目测试评价对化学与热能学科知识掌握度,经过体验式教学学生掌握必备化学知识,表明体验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知活动。过程表现以学生自评为主,大多数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表现良好,对体验式课堂接受度较高。
六、 结语
文章概述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理论,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化学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对教学与评价的指导性,要求教师注重选择人才培养要求匹配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化学现实问题,提出基于生活原型的教学素材。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方式改进提出新的要求,倡导体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養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真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94-295.
[2]贾琳,刘冬蕾.非经管类专业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营销界,2020(31):68-70.
[3]汪晓旭.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及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4.
[4]王璇.幼儿音乐体验式教学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4):179.
[5]严翔,张利霞.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9):152-153.
[6]范凤兰,孙克军.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0):131-133.
[7]王垚,沈博,戴航,于增艳.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组工作》中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2):222-223.
作者简介:
王娟,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刘川中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教学方法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现主动开放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被动学习方式,新课改将过程体验提到突出地位,化学课标强调使学生在熟悉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应用。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化学是初三年级开设课程,传统以讲授灌输方式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對化学的好奇心。体验式教学借鉴社会学等研究成果,形成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构建知识,注重把教师主导转变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改革传统初中化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二、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体验是通过实践认知周围事物,心理学中体验指感觉认知要素整合。体验需要主体经历某种事情获得认知情感。教育者要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在亲历中感受过程,让个体在体验中获得成功。化学教学中体验需要学生用心感受,用脑思考,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探究化学知识。体验式教学内涵丰富,强调主体通过实践认知周围事物,通过学生实践认识掌握知识技能。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中定位自身角色,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教学功能,体验式教学并非适用所有学科。实践中教师要研读教材,在课堂设计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条件感受,体验知识原创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才会形成深刻记忆,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感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优越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作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内涵,发展个体生命智慧,是通过切身体验等手段将知识技能内化形成经验过程。体验式教学适应时代发展,是现代教育广泛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体验式教学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情境性等特点。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研究需要坚持内外因结合,提倡学习者在情境下借助协作活动有意义建构,倡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辅助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教育应重视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学习工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人们通用性在高峰体验时刻显现,高峰体验时能完善运用全部智能。美国教育家库博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总结体验学习过程,认为体验式学习涉及具体体验、抽象概括等学习环节,提倡将知识经验结合。
(三)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化学课标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新课改下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注重实效性,学生在课堂有意注意时间仅占30%,教师要在有效时间内渗透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记忆。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态度发生转变,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化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促进价值观转变,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三、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完成课标要求必做实验。化学教材安排大量实验探究情境,探究实验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体验机会。教师要应用教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动手,获得科学探究乐趣。新课标倡导化学教学回归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将学习融合在学生熟悉生活情境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经验出发,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常用的化学情境创设包括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实验情境要从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实验情境设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如学生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理解困难,教师通过瓶吞鸡蛋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原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后鸡蛋掉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鸡蛋掉落的原因,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是人类生活实践经过总结形成,化学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通过化学史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认识化学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介绍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引导学生追寻化学知识根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流程
体验式教学流程包括设计教学内容,体验后总结点评等环节。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过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化学乐趣。教师要创设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环境要结合教学内容提供生动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处理情境问题。如在学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时,播放《石灰吟》视频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内涵,通过视频画面,文字情境创设化学反应体验情境。体验式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三)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教师教学设计实施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良好的评价要求关注三维目标达成,评价设计实施科学;评价标准制定清晰完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评价结果使教师做出决策改进教学。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历程,关注教学互动过程。
体验式教学评价模式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力素质,教师可确定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情况等,同伴可评价在同学活动中的合作精神。诊断性评价可发生在教育活动前,发现特殊困难学生可诊断性实施评价。形成性评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记录、资料分析等。终结性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实现程度评价,考查学生目标达成程度。
四、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得到很大改善。但目前化学课程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缺乏创设情境反思,未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等。主要原因是教师未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对化学知识获取缺乏体验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新课标要求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深刻理解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模式陈旧
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受到各种教育观念影响,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但课堂教学模式仍未改变。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真实感受,教师在课堂前精心备课,但静态传授知识方式导致学生发展受限,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化学学习内容通常已有明确结论,教师还原知识发现过程,使学生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行评价制度不合理,仅通过化学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良尺度评价方式片面。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新课程,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现行课堂模式使学生感觉乏味无趣。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沟通,师生心理产生距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不当
化学教学中教师设计教案目的明确,但课堂教学中对情境创设能否达到设计目的缺乏反思。如空气的组成教学中,有的教师以深呼吸为例证明空气存在,创设情境内容不能起到应有效果。教师可以让坐在窗边的学生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构建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中的经典引入,使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为体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情境创设空洞虚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问过于简单或偏离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脱离生活实际,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五、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
新课标规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体验式教学内容树立标准,体验式教学要灵活运用课标提出学生活动建议,主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学设计要根据新课标中学业要求,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思考化学实用性。体验式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根据新课标评价学生素养目标达成情况,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一)化学与热能教学设计
新教材中化学与热能是帮助学生建立能量观重要内容,是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优质教学素材。目前对化学与热能教学大多为情景式,主要在导课时向学生简单展示化学与热能的关系,对提高学生化学价值认识素养作用不大。运用生活中自热产品为体验载体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通过认识自热产品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联系。自热饭盒制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感受化学的应用。
(二)自热饭盒制作教学实践
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实践选取生活中自热产品为载体,驱动学生探究产热原理,使学生初步建立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结构网络;通过体验自热产品认识化学反应吸放热反应;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关系,形成能量转化模型。通过实验探究自热包与水反应温度变化,进行实际应用自制自热包,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究创新意识。体验式教学将教研目标要求,教学评价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发放个人学习报告;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为父母准备自热饭,实践完成后对实践结果综合分析。以新课标对教学评价规定,教学评价包括师生互评与自评,学生自评以测试题形式为学习评价载体,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等进行评价。
体验式教学评价以学生制作实物为评价对象,抽象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现场回报情况,直观学习成果包括个人学习报告、小组产品说明书等,直观表现教学实践效果。以相关题目测试评价对化学与热能学科知识掌握度,经过体验式教学学生掌握必备化学知识,表明体验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知活动。过程表现以学生自评为主,大多数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表现良好,对体验式课堂接受度较高。
六、 结语
文章概述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理论,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化学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对教学与评价的指导性,要求教师注重选择人才培养要求匹配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化学现实问题,提出基于生活原型的教学素材。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方式改进提出新的要求,倡导体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養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真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94-295.
[2]贾琳,刘冬蕾.非经管类专业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营销界,2020(31):68-70.
[3]汪晓旭.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及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4.
[4]王璇.幼儿音乐体验式教学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4):179.
[5]严翔,张利霞.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9):152-153.
[6]范凤兰,孙克军.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0):131-133.
[7]王垚,沈博,戴航,于增艳.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组工作》中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2):222-223.
作者简介:
王娟,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刘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