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倡导教学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学生要形成相应的关键能力,体验式教学是师生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在科学探究、感悟获得知识技能等品质的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旨在落实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课标强调学生体验重要性,使学生在知识形成应用中养成科学态度。研究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内涵意义,提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教学方法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现主动开放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被动学习方式,新课改将过程体验提到突出地位,化学课标强调使学生在熟悉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应用。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化学是初三年级开设课程,传统以讲授灌输方式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對化学的好奇心。体验式教学借鉴社会学等研究成果,形成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构建知识,注重把教师主导转变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改革传统初中化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二、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体验是通过实践认知周围事物,心理学中体验指感觉认知要素整合。体验需要主体经历某种事情获得认知情感。教育者要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在亲历中感受过程,让个体在体验中获得成功。化学教学中体验需要学生用心感受,用脑思考,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探究化学知识。体验式教学内涵丰富,强调主体通过实践认知周围事物,通过学生实践认识掌握知识技能。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中定位自身角色,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教学功能,体验式教学并非适用所有学科。实践中教师要研读教材,在课堂设计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条件感受,体验知识原创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才会形成深刻记忆,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感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优越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作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内涵,发展个体生命智慧,是通过切身体验等手段将知识技能内化形成经验过程。体验式教学适应时代发展,是现代教育广泛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体验式教学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情境性等特点。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研究需要坚持内外因结合,提倡学习者在情境下借助协作活动有意义建构,倡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辅助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教育应重视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学习工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人们通用性在高峰体验时刻显现,高峰体验时能完善运用全部智能。美国教育家库博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总结体验学习过程,认为体验式学习涉及具体体验、抽象概括等学习环节,提倡将知识经验结合。
  (三)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化学课标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新课改下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运用体验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注重实效性,学生在课堂有意注意时间仅占30%,教师要在有效时间内渗透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记忆。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态度发生转变,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化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促进价值观转变,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三、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完成课标要求必做实验。化学教材安排大量实验探究情境,探究实验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体验机会。教师要应用教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动手,获得科学探究乐趣。新课标倡导化学教学回归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将学习融合在学生熟悉生活情境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经验出发,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常用的化学情境创设包括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实验情境要从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实验情境设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如学生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理解困难,教师通过瓶吞鸡蛋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原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后鸡蛋掉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鸡蛋掉落的原因,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是人类生活实践经过总结形成,化学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通过化学史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认识化学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介绍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引导学生追寻化学知识根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流程
  体验式教学流程包括设计教学内容,体验后总结点评等环节。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过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化学乐趣。教师要创设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环境要结合教学内容提供生动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处理情境问题。如在学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时,播放《石灰吟》视频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内涵,通过视频画面,文字情境创设化学反应体验情境。体验式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三)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教师教学设计实施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良好的评价要求关注三维目标达成,评价设计实施科学;评价标准制定清晰完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评价结果使教师做出决策改进教学。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历程,关注教学互动过程。
  体验式教学评价模式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力素质,教师可确定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情况等,同伴可评价在同学活动中的合作精神。诊断性评价可发生在教育活动前,发现特殊困难学生可诊断性实施评价。形成性评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记录、资料分析等。终结性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实现程度评价,考查学生目标达成程度。
  四、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得到很大改善。但目前化学课程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缺乏创设情境反思,未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等。主要原因是教师未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对化学知识获取缺乏体验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新课标要求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深刻理解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模式陈旧
  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受到各种教育观念影响,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但课堂教学模式仍未改变。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真实感受,教师在课堂前精心备课,但静态传授知识方式导致学生发展受限,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化学学习内容通常已有明确结论,教师还原知识发现过程,使学生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行评价制度不合理,仅通过化学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良尺度评价方式片面。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新课程,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现行课堂模式使学生感觉乏味无趣。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沟通,师生心理产生距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不当
  化学教学中教师设计教案目的明确,但课堂教学中对情境创设能否达到设计目的缺乏反思。如空气的组成教学中,有的教师以深呼吸为例证明空气存在,创设情境内容不能起到应有效果。教师可以让坐在窗边的学生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构建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中的经典引入,使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为体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情境创设空洞虚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问过于简单或偏离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脱离生活实际,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五、 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
  新课标规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体验式教学内容树立标准,体验式教学要灵活运用课标提出学生活动建议,主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学设计要根据新课标中学业要求,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思考化学实用性。体验式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根据新课标评价学生素养目标达成情况,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一)化学与热能教学设计
  新教材中化学与热能是帮助学生建立能量观重要内容,是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优质教学素材。目前对化学与热能教学大多为情景式,主要在导课时向学生简单展示化学与热能的关系,对提高学生化学价值认识素养作用不大。运用生活中自热产品为体验载体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通过认识自热产品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联系。自热饭盒制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感受化学的应用。
  (二)自热饭盒制作教学实践
  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实践选取生活中自热产品为载体,驱动学生探究产热原理,使学生初步建立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结构网络;通过体验自热产品认识化学反应吸放热反应;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关系,形成能量转化模型。通过实验探究自热包与水反应温度变化,进行实际应用自制自热包,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究创新意识。体验式教学将教研目标要求,教学评价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发放个人学习报告;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为父母准备自热饭,实践完成后对实践结果综合分析。以新课标对教学评价规定,教学评价包括师生互评与自评,学生自评以测试题形式为学习评价载体,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等进行评价。
  体验式教学评价以学生制作实物为评价对象,抽象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现场回报情况,直观学习成果包括个人学习报告、小组产品说明书等,直观表现教学实践效果。以相关题目测试评价对化学与热能学科知识掌握度,经过体验式教学学生掌握必备化学知识,表明体验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知活动。过程表现以学生自评为主,大多数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表现良好,对体验式课堂接受度较高。
  六、 结语
  文章概述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理论,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初中化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化学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对教学与评价的指导性,要求教师注重选择人才培养要求匹配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化学现实问题,提出基于生活原型的教学素材。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方式改进提出新的要求,倡导体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養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真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94-295.
  [2]贾琳,刘冬蕾.非经管类专业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营销界,2020(31):68-70.
  [3]汪晓旭.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及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4.
  [4]王璇.幼儿音乐体验式教学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4):179.
  [5]严翔,张利霞.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9):152-153.
  [6]范凤兰,孙克军.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0):131-133.
  [7]王垚,沈博,戴航,于增艳.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组工作》中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2):222-223.
  作者简介:
  王娟,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刘川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在紧跟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等做出了顶层设计,并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工作。这对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指导,要求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作为推进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借此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找准教学重点,有效切入教学。实际上在初中数学课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对原有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突破,它打破了“唯知”教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是借助图文并举、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当前,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也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文章力图将思维导图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到小学英语词句、阅读、写作、课后复习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语言测试不仅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语用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还能检验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状态,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高考作为公信力较高的考试,对教师今后的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反拨作用。基于对2021年1月浙江英语听力的研究,文章分析当下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听力课堂的教学建议,以期對高中英语的教与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考;英语教学;反拨作用;浙江;英语听力  一、 2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科模式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而信息技术这一基础学科更是需要通过反复的调研进行改革创新,以迎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到了高中,信息技术的难度的加深给教师的教学也增加了压力。文章从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现状出发,浅谈如何改进信息技术教学,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必须充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合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确保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具体内容,然后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一、 引言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提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尤为关键,因此将德育培养理念贯穿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就小学体育教学和德育培养的融合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不但要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树立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往的小学教育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压力大,因此,需要融入适当的体育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结合高中阶段学生运动员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高中田径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首要目标应培养运动员的奥林匹克精神,其次是发展运动员体能,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并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以此提升高中运动员的田径运动能力,促进运动员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身体训练;运动员;田径;高中  一、 引言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
期刊
摘要:基于萧山区普高近几年来体育选修课的开展,本次研究对高中生的体育选修课进行调查,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采访或问卷调查,以获取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上的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学生体育多样化选修课的满意程度,选课、上课的现状进行统计,以及教师对开课的想法和建议,指出当前体育多样化选修课开设的优点与不足。最终研究表明体育多样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仍有待改进。通过本次
期刊
摘要:伴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师将信息化的教学应用方式——微课应用到自我的创新教学模式中来。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生物教师不仅可以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与讲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还可以使得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内容更加突出,便于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拥有更牢固的记忆。因此本篇文章探究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策略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一、 引言  微课是我国信息化技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活动中渗透生活化教學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高中物理在学生的高中整体教学中是一门具有难度的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所以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活动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提高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程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