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山有路“趣”为径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妙导入,诱发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地提问,精心设计每堂数学课的导入语。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
  例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灵动鲜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故事点缀,引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则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之乐,结合教材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或有趣的背景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概率》一课时,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父亲,令其不太灵活的儿子去买一盒火柴,反复叮嘱要试一试是不是好用。结果,他的儿子一根一根划,等回家时,已全部划完,其父亲哭笑不得。从这个故事中,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抽象的,而是生活中需要的。如果这位小朋友学习了概率的相关概念,就会懂得要知道整盒火柴好用与否,并不需要一根根地全部试一遍,只需要随机抽取几根即可。这个滑稽的故事在愉悦了学生的心境之后,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更加专注地开展概率知识的学习活动。
  三、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探究讨论的兴趣,引出要讲授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幂定理”时,笔者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同学们早就会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鹊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这是诗人的浪漫和夸张。事实上,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再登上一层楼是办不到的,那么要登上多少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外的美景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之后,大家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学生怀着好奇,听得格外仔细。根据之前学过的切割线定理,大家把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公里代入公式算出约需登上19公里高的一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比珠穆朗玛峰的两倍还多呢!深感诗人想象之大胆,手法之浪漫。不少学生还主动出击,有的说:“老师,我算出了登高一层楼(通常3米)所能看到的景距。”还有的说:“我计算出登上泰山所能看到的景距。”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能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四、体验成功,升华兴趣
  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发现以便获得乐趣、体验成功。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议一议”等要求,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活动成功的概率。
  例如,笔者在执教《我为学校绘地图》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测量组、记录组、统计组、绘图组等。让他们各显神通,各展其能,每人都能体验成功。活动中,教师尽可能使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活动开展的环节不失时机地使用肯定性评价语言,努力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对获得的成功进行总结,如让每个学生写“数学实践活动日记”、设计“我的数学生活”手抄报、建立“数学八宝囊”、“成功资料贷”、“快乐收藏夹”,举办“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设计“数学实践活动专题”网页,对学生参与的活动过程拍照留影,建立“数学实践活动撷趣摄影集”,永久保存他们获取成功的宝贵瞬间,使他们今后一看到照片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为他们参与下一个数学实践活动坚定了信心。
  (作者单位:竹溪县中峰花桥寺学校)
  实习编辑 孙爱蓉
  责任编辑 刘玉琴
其他文献
面板堆石坝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利工程中。面板混凝土施工是面板坝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苗家坝水电站面板混
光纤传输网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电力调度、继电保护、自动化等电网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的重要信息。本文描述了青海电力光纤传输网的现状,分析了网络运行中存在的
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是近些年非常流行的运动健身方式、更是一种较理想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瑜伽以其特有的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