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侵犯右冠状动脉致右冠状动脉右房瘘超声表现1例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35岁.主因胸闷气短6d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外院查心脏超声示中-大量心包积液,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收入院.心脏超声示患者右心扩大,右房横径约81 mm,右室前后径约28 mm,右冠状动脉增宽,内径约6 mm,右侧房室沟前下方可见范围约45 mm×35mm的囊性结构与右房相通,瘘口宽约3.5 mm(图1),左冠状动脉未见扩张,右房游离壁可见大小约54 mm×37 mm的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图2),心包腔内测及少量无回声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外周神经脂肪纤维错构瘤的价值.方法 对17例外周神经脂肪纤维错构瘤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并与临床外科手术进行对照.结果 高频超声均可清晰显示外周神经的走行及内部结构,并精确定位外周神经脂肪纤维错构瘤累及的范围.其声像图表现为受累神经呈膨胀性生长,内部可见高回声脂肪组织和低回声神经纤维相间结构,呈“莲藕状”,彩色多普勒示其内无血流信号显示.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外
孕妇,34岁.孕26周2d,孕2产1,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各生长径线与孕周相符,胎儿颅内结构、颜面、肺、腹部、肢体、脊柱未测及异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心脏位置、大小、心轴未见异常,四腔心基本对称,室间隔未见回声失落,二尖瓣、主动脉瓣结构、启闭未见异常,三尖瓣结构、开放未见异常,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未见明显启闭活动,瓣口直径约1.6 mm(图1),彩色多普勒示三尖瓣测及中量反
期刊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VTQ技术对127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及结节周围同一深度的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以纵向剪切波速度值(SWV)表示,记录甲状腺结节SWV最大值(Vmax)、最小值(Vmin)以及结节周围组织的SWV值(Vn),计算甲状腺结节S
目的 探索建立低声强脉冲超声联合SonoVue微泡培养孔内直接辐照增强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入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心肌样分化的方法,摸索超声辐照条件,为超声靶向击破微泡技术在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①以不同的超声辐照强度(0.11、0.33、0.55、0.77、0.99 W/cm2)与不同的辐照时间(0、30、60、90 s)组合于六孔板培养孔内直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追踪及频谱多普勒技术评价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不同阶段腹主动脉弹性功能变化的价值及差异.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追踪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分别对高胆固醇饮食SD大鼠(T1组,10只,高胆固醇喂养4周;T2组,10只,高胆固醇喂养12周)及正常饮食SD大鼠(C1组,10只;C2组,10只)腹主动脉的硬化系数(β)、可扩张度(DC)、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阻力指数(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共240个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VTQ图像,记录检查切面及结节最大径、内部血流、钙化及距离皮肤的深度,并测量横向剪切波速度(SWV),采用ROC曲线方法计算VTQ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结节最大径、钙化、内部血流、距离皮肤的深度及扫查切面、病理类型对SWV
患者女,50岁.因间断胸闷、憋气、头晕、心慌1年,近2个月来频繁发作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心律齐,心率70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Ⅰ、Ⅱ、avL、avF、V4~V6 ST段下移约0.5 mm,Ⅰ、Ⅱ、avF、V3~V6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X线检查:肺淤血,右隔钝,心影呈主动脉型,主动脉
期刊
患者女,58岁,主因间断乏力3年,加重伴腹胀1周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8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4U/L,抗-HCV阳性,血脂四项正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阴性.超声检查:肝形态饱满,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增强、细密,左外叶被膜下测及大小约1.8 cm×1.2 cm高回声,周边回声减低(图1);右前叶胆囊旁测及大小约1.7cm×1.5 cm低回声团,中心呈点状高回声(图2),边界不清.病
期刊
患者女,56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不适,伴头晕、大汗淋漓、一过性黑朦1年余,但可自行缓解。近因高热39℃,明显胸闷、头晕、视物模糊来我院就诊。既往无手术、外伤史。入院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Ⅵ级柔和收缩期杂音。增强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动脉瘤。超声检查:各房室腔大小、室壁运动及瓣膜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期刊
乳腺炎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但部分乳腺炎性病变缺乏典型的炎症反应表现或既往乳腺炎症病史,术前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常误诊为乳腺癌.本研究拟比较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乳腺炎性病变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炎性病变患者99例,其中肉芽肿性乳腺炎2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8例,慢性
期刊